往前数三五年,几乎没有人相信“房价如葱”的论调,有时候大家也只是把这句话当作调侃罢了。但最近这一两年,楼市慢慢冷静了下来,不仅一些城市的房子出现了下调,而且去年忙着“抢房”的人,如今也已“销声匿迹”,越来越的人不愿也不敢再盲目买房了。对此,大家都有深切体会,与过去集体看涨房价相比,这两年看空房价的声音慢慢多了起来,专家学者之间也出现了分化“阵营”。
对此,我们不妨先看看两大“阵营”的主流观点。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过去20多年,对房价几乎一直是看涨的态度。但这两年对房价的预期发生了动摇。现阶段,大家应该考虑的不是该不该上车,而是房价会不会下跌。与钟教授观点不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表示,房地产的支柱作用还会有15年到20年,等到城镇化水平达到70%,这个支撑作用会下降,截至2018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3.37%。
除了专家观点有分歧以外,根据房价统计数据来看,市场的确也出现了分化。根据国家统计局70城最新房价统计显示,70个大中城市里,60个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3个城市环比下跌,其中平顶山以1.6%的环比涨幅领涨,天津跌幅最大,为0.3%。从二手房价来看,48个城市环比上涨,20个城市环比下跌,其中洛阳以1.5%的环比涨幅领涨,青岛跌幅最大,为0.6%。通过数据看,呈现两个特点,一个是城市分化,涨跌互现;另一个是涨跌幅收窄,房价总体平稳。
面对这种“分化”,很多购房者可能就迷糊了,目前到底能不能买房?长此以往,未来20年后,房子到底会是“大葱价”还是“黄金价”?笔者认为,对于这个问题,要从以下几个层面分析。
第一,人口结构以及流动趋势的变化
房子,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归根结底还是买卖关系,一旦没有了需求,要么就是有价无市,要么就是“大葱价”。其中,需求的多少,关键在于人口的多少,未来20年,这是对房价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现阶段,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6-60岁)近9亿人,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但自2012年以来,我国劳动年龄的数量和比重连续7年出现双降,7年减少2600余万人,这个趋势还有可能继续延续。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表示,未来10年左右,中国人口将达到峰值14.3亿左右,人口数量将经历从低增长到零增长再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性转折。
笔者认为,房子越盖越多,再叠加未来人口红利因素减弱,出现“大葱价”是可以预见的趋势。但人往高处走,人随产业走,人口是不断向大城市迁移的。对此,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任泽平表示,未来新增的2亿人口,将分布在全国19个热点城市群。换言之,城市群、都市圈、核心城市的房子依然会是“黄金价”。
第二,房地产定位及发展阶段的变化
众所周知,房子已经盖得够多了,而且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目前我国人均住房面积已经接近40平方米,所以整体不缺房子。但在炒房等因素影响下,现阶段住房资源分布并不均匀。笔者看来,未来20年,我国房地产大拆大建的阶段过去了,下一阶段或许会通过房地产税、空置税等措施把多余的的房子逼向市场,使多余的空闲的房子成为有效供给。
其实,根据这两三年调控政策的趋势看,国家对房地产的态度发生了转变,比如明确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房地产定位正从“发动机”向“稳定器”转变。笔者认为,房地产发展阶段变了,长期平稳是调控目标。未来20年,热点城市的房价大概率会横盘或稳中微涨,但对非热点城市而言,狂欢已远去,房价稳着陆或是大势所趋,而且人口不断流出的中小城市,不排除会出现“大葱价”的房子,所以不建议过多持有此类城市的房产。
第三,居民资产配置方式的变化
截至2018年末,我国居民总资产规模465万亿,其中房产占据70%,金融资产占30%。金融资产中,存款占大头,保险、理财、股票等分别占金融资产的14%、13%、6.3%。众所周知,过去10多年,随着房产金融属性扩大,人们不断把资金投入房地产,而且也获得了不错的回报。不过,近几年,随着人口红利预期减弱,经济不再过度依赖房地产,货币增速放缓,房价上涨动力减弱。wind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70个大中城市二手房价格涨幅2%左右,已经低于信托、银行理财等资产的涨幅。
笔者认为,在房住不炒的定位下,随着房价预期继续转变,未来20年,人们很可能会调整房产在资产配置中的比例。当房子失去暴利标签,投机客自然也会选择主动离场,房价也会回归合理区间。值得注意的是,尤其对于不少靠投机炒作而推高房价的三四线城市,以及处于城镇化末端的五六线城市来说,一旦不再把房子作为资产配置的主要手段,“大葱价”的房子不可避免的会出现。
顾云昌
针对未来的楼市和房价走向,住建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房地产商会联盟主席顾云昌用“4个字”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我国房地产发展需要经过三个阶段:1978年到1998年人均居住面积持续增长,这是还欠账阶段;1998年到2018是人均住房套数不断增长,这是谋增长阶段;未来20年时间,将进入第三阶段,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根据这个观点看,未来房地产市场的走向,用“第三阶段”四个字即可简单概括。那么,“第三阶段”房价会如何变动?
一方面,过去一二十年,随着金融属性扩大,我们盖了很多房子,但有时候忽略了房子最应该具备的性能和品质。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未来改善需求会越来越强烈,有需求就会有市场,这意味着未来高品质的房子会如“黄金价”,越来越多的老房子可能会备受冷落。
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已迈入新型城镇化阶段,未来都市圈、城市群将会“唱主角”。因此,对普通城市来说,很有可能出现“大葱价”,不过对绝大多数普通城市来说,“大葱价”并非真如葱价一般,只是说上涨动力减弱或缓慢下调,但对资源枯竭型以及产业结构不合理的中小城市来说,房价或会出现明显回落,鹤岗、玉门等已经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对都市圈、城市群内的大中小城市而言,房地产仍有发展空间,未来20年房子依然是“黄金价”。总而言之,房价普涨阶段已经远去,未来“大葱价”和“黄金价”并存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购房者应该擦亮眼睛,理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