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月饼,意味着什么?
一口香甜,一次团圆,还是一份儿时的记忆?
对于有些人来说,不止于此。
上世纪40年代,在千年古城雁城衡阳,有杨国泰、杨国安以及亲如一家的梁继先三兄弟。梁继先家世代制作酥薄月,从小一起长大的三兄弟,自然也格外喜爱梁家制作的酥薄月。
然而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幸福的时光总是那么珍贵而短暂。1944年,衡阳保卫战打响,15岁的大哥杨国泰被征召入伍。临行前,杨家母亲虽舍不得大儿子,但也深明国家大义,憋住离别的眼泪,默默地给大儿子塞上两块他最喜欢的酥薄月,看着儿子奔赴战场。
整整四十七天,衡阳保卫战异常惨烈,但直到衡阳保卫战结束,杨家再也没能收到杨国泰的消息。而杨家母亲,也在念叨着大儿子的名字中,不舍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随着杨国安长大***,寻找哥哥的下落也成了他人生中的重要一部分。从四处奔走的青年,到满头银发。
2016年,在各方的协助下,杨国安终于找到了哥哥的线索,当年由于各种原因,哥哥不得改名换姓,最后流落台湾。在兄弟两的视频电话中,已逾耄耋之年的杨国泰十分激动,拼命比划着告诉杨国安——母亲,月饼。
见哥哥思乡心切,杨国安老人便找到儿时的玩伴、酥薄月世家、现在的君玲食品集团梁继先家,为哥哥制作了多盒酥薄月,寄往台湾。但无论如何努力还原当年的制作工艺,杨国泰老人总是反馈,已没了当年在家乡品尝酥薄月的味道。
2018年,经两岸多方协力,杨国泰老人在时隔七十余年,终于回到衡阳,兄弟两在激动之余,也不忘再次尝一尝家乡的酥薄月。杨国泰老人方一将饼放入口中,就忍不住连着含糊的话语带比划地说道:味道……小时候的味道!
原来,经过反复尝试,梁家人才发现酥薄月味道的秘密:传统的衡阳酥薄月因为制作的用油特性口感保鲜期不长,在寄与杨国泰老人途中,长途跋涉,经过安检关卡,到达台湾时口感早已变化,自然不是老人家小时候吃到的味道。
这个问题传承到梁继先老人儿子的手里,为完成父亲的夙愿,经数十位老师傅的共同研究,终于攻克了这一难题——采用衡阳本土的山茶油,来制作酥薄月。
衡阳的山茶油,又被称为东方的橄榄油,是国际公认的健康用油,用在酥薄月的制作上,更加健康美味。并且还会使酥薄月的口感维持时间更长久,以至于在存放了15天后,为回乡的杨国泰老人食用,依然是刚制成般的香甜!
看着手中的酥薄月,已是89岁高龄的杨国泰老人忍不住跪倒在母亲的牌位前,捧着一块酥薄月,带着哭腔嗫嚅着:
姆妈,我回来了,可您已经不在了。月饼的味道我找到了,但儿子,却再也不能奉养您了啊!
后来大家才知道,在台湾时,杨国泰老人一直都告诫子孙后代,海峡的对面才是故乡,才是祖国。并且他常说自己是幸运的,还能联系上故乡的亲人。但许多跟他一起战斗、一起去到台湾的人,到离世都未能再回到祖国故乡。
这一次的归来之旅,杨国泰老人带了许多衡阳茶油酥薄月回到台湾,将这些月饼分给当年一起从军的老战友们,都对这来自祖国的小吃赞不绝口。同时,这些均已过耄耋之年的老人,都表达了一个相同的愿望——盼望两岸统一,盼望自己回到祖国的怀抱。
今年,又值中秋佳节,在杨国泰、杨国安以及梁继先三位老人的故事感召下,由衡阳市油茶产业协会主导的油茶中秋礼盒,正式面世。这款礼盒中不仅有着杨国泰老人儿时中的记忆味道——衡阳茶油酥薄月,还融入了衡阳著名两茶之一、有着东方橄榄油之称 的衡阳山茶油。在这个万家团圆的日子里,我们希望,能够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享用一顿好油做的饭菜,品尝一份香甜酥脆的衡阳茶油酥薄月。
同时,我们也与杨国泰老人一样,希望海峡那边的千万游子,终能有一天亲眼看到祖国的团圆,踏上属于自己的回家之旅!
服务热线0734-7777777转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