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州电视台报道,知道苏州成立了个《交响乐团》,已经2年了,定位中国一流,世界一流,乐手全世界招聘,但是二年来无论电视台还是广播电台没听过苏州《交响乐团》演奏过一首乐曲(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演奏上海交响乐团60年代江南人民欢迎的《江南好》),这2天又在宣传它搞了个世界专业作曲比赛,一等奖没有,二等奖有,作为纳税人我不关心一流还是世界级高手,我只想问问这个乐团是自负盈亏吗?它没化纳税人的钱吧?什么时候能为苏州人们演出呢?假如苏州娘家人都听不到演奏的曲目,建议把苏州去了,改成《世界交响乐团》!
工业园区便民服务员
网友您好,关于你所反映的问题我们已经向宣传部反映,待有回复后予以反馈,感谢您的关注。
工业园区便民服务员
您好!感谢您的宝贵意见与热心指导!苏州交响乐团成立于2016年11月18日。自成立以来,乐团始终致力于公益惠民,所有演出场次均设置80元公益票,占可售票数的31%,特别是格调室内乐系列音乐会,更是用全场100元(含导赏、音乐会、茶歇)的超低票价,积极普惠苏州市民及全国各地交响乐爱好者。自成立以来,乐团开展大量的公益性艺术教育普及活动,两年来共举办77场次,将交响乐艺术带给各行各业市民近2.4万人次,线上观众近6万人次。2018苏州金鸡湖作曲比赛由苏州交响乐团主办,苏州市委宣传部、苏州工业园区宣传部为比赛指导单位,是一项面向全球的大型音乐专业赛事,旨在鼓励作曲家通过西方交响乐的音乐语言与形式,融合以昆曲、评弹、民歌、江南丝竹为代表的传统苏式音乐文化与审美,创作出富于苏州特色和艺术感染力的优秀原创交响乐作品。今后,苏州交响乐团将进一步立足苏州,增强文化自信,共享艺术成果,为促进苏州城市文化繁荣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再次感谢您对苏州交响乐团的关注与支持!
顶下楼上,很实在很有道理,呵呵
一个要做世界一流的〈交响乐团〉居然没有自己的创作班子(作曲班子),又来个世界专业级创作比赛,请〈交响乐团〉团长出来解释解释什么叫“世界专业级创作比赛”,这样看来你们的〈交响乐团〉是不是应该改成《世界专业级交响乐团》了?!乐团的基础建设都没有搞象样,还拼命吹,要真是“自负盈亏”,那就不关我这个纳税人的事了!拜托你们:立足于艰苦创业,立足于苏州父老乡亲......
苏州现有芭蕾舞团、交响乐团,民乐团
楼主刚知道有这么个乐团?怎么又和"纳税人"三个字搞到一起了?不好意思,乐团刚成立时我就有幸欣赏了他们的演出,却从来没有想过要在电视里观看一场完整的音乐会。请问楼主,你何时在电视里欣赏过一个大型乐团的演出,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你将苏州交响乐团当成了自娱自乐的群众演出还是普通的演出队?知道乐团的成员来自世界各地,却不知道这是个职业交响乐团,走的是市场化之路?请放心,该乐团不会动用你这个纳税人交的钱,苏州广电也无权随便录制和播出人家的演出,最多也就是做个报道,来个广告。该乐团早已经在,且会继续为苏州家乡人演出,只不过是你要舍得为欣赏这样的演奏花钱买入场券而已。
我以为,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文化和精神需求也势必会提高。交响乐和歌剧、舞剧等也不再是属于少数人的曲高和寡的东西,其不断发展和受到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一代的欢迎毫不奇怪,与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相得益彰,并不矛盾。苏州交响乐团,苏州又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苏州城和苏州人的骄傲!
经常在公演啊,为啥不去买票看?水准还是非常高的
请问是是自负盈亏吗?
哪一个交响乐团有自己的创作班子?老柴马勒格什温勋伯格这些作曲名家供职于哪一家乐团?
问题是哪一个交响乐团搞过世界级“专业”创作比赛的?老柴马勒格什温勋伯格这些作曲名家是专业级吗?
我只想问问这个乐团是自负盈亏吗?它没化纳税人的钱吧?
没有选票一切免谈。
冒充金刚钻的人太多了,世界上乐团都是国家供养或财团支持,还没听说过乐团要自负盈亏
即便没有我骄傲的份,又哪来你指责的份?看看自己发出来的东西吧,我不说你无知已经是很客气的了。你以为自己这个“纳税人”很了不起?你以为苏州的名片也“只有评弹和昆曲”?不喜欢和瞧不起苏州,你来干什么?社会发展只拼经济,不讲文化?请问你对苏州和苏州人又有多少了解?
在全世界的交响乐界,一个公认的基本事实便是:一个交响乐团的成活与繁荣,政府和财团的政策、资金支持,对于乐团来说,是如空气和水一样必不可少的。在国内,能够得到政府和企业足够支持的交响乐团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的交响乐团......
这个时候要与世界接轨了?选择性接轨嘛。
你自己说自己是“老糊涂”,看来真的老糊涂了,看清楚:我只想问问这个乐团是自负盈亏吗?它没化纳税人的钱吧?
花了如何?不花又怎样?你是不是也该问问电视台是否是自负盈亏的,有没有花你这个“纳税人”的钱,为何不转播这个交响乐团的演出,两年后才让你知道原来苏州也有这么个交响乐团,而且就连“苏州娘家人都听不到演奏的曲目”?我是“老糊涂”了,那你又是什么?我再糊涂也不会对知识产权保护一无所知,更不会去要求人家为自己演奏上个世纪“60年代江南人民欢迎的《江南好》”。
“苏州交响乐团,苏州又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苏州城和苏州人的骄傲!”好象新时代糊涂人也想当文化人了,弄几个外国乐手,很快就可以成为“苏州又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拉?!
融合以昆曲、评弹、民歌、江南丝竹为代表的传统苏式音乐文化与审美,创作出新时
期兼有传统性与国际化的“双面绣”苏州的古城新音韵,并基于新作品应该具备的创
造性探索精神,推出富于艺术感染力的优秀原创音乐作品。通俗地说,就是所有的参
赛作品都要蕴含“苏州元素”。我认为《苏州交响乐团》有这个前提观点是值得肯定
的,但是用对世界作曲者重奖的方式想获得成功,很难,往往钱化了,难成“名片”
,因为外国作曲者生长在他们的文化氛围中,一张邀请能让他们立刻明白了“苏州元
素”?就是同一国,同一曲子,由于氛围有差别,演奏的效果完全不同,据个通俗例
子:《步步高》,这首儿时在苏州玄妙观播放的广东音乐,只有广东乐队的高胡琴师
才能演奏出广东的韵味!而当前苏州元素的代表曲本人认为有三:1.苏州民歌代表作
苏州城市宣传片朱虹演唱的《苏州好风光》;2.江南丝竹为代表的传统苏式音乐《江
南好》;3.融合以昆曲元素的上海民族乐团俞逊发演奏的《姑苏行》。想要成功成为
新创作作品的成功,我想无论作曲者还是每个演奏者起码应该熟知这些成功作品的内
涵,说句不好听的话,让其反复演奏也无尚不可,作为老一代曾经是中国音协(某市
)的分会会员也衷心希望生我养我的家乡苏州有新的名片!
2018-12-2 08: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