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梳理了一些三国时代历史的干货:时间、空间和人

2024-1-17 5:30:04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大家好,欢迎关注史记新说。历史是由时间、空间和人这三大要素构成的,下面就围绕这三大要素,聊一些关于三国时代历史的干货。
三国的时间跨度正式的三国时代是从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开始,到公元280年3月西晋灭吴统一全国结束,时间跨度为60年。但是在正式的三国时代之前,还有一个三国酝酿形成的阶段,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大起义开始,三国的创业者曹操、刘备、孙坚,都在这个时候借助朝廷公开号召地方组织武装力量镇压黄巾军的时机,趁势招兵买马,迈出了“武装夺取政权”的第一步。陈寿的《三国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都是从黄巾起义时写起。加上酝酿形成阶段,三国历史的时间跨度为96年。
三国控制的地理空间三国的领土是从东汉王朝这块大蛋糕切分出来的。东汉末年,全国的地域分为13州部、105郡国、1180县,另加一个西域。
三国正式建立之后,曹魏占有其中的司隶校尉部,以及豫、冀、兖、徐、青、凉、并、幽8州,共计9个州部,再加一个从属的西城部分,控制的地盘面积最大。孙吴占有扬、荆2州的绝大部分,交州的全部,地盘面积仅次于曹魏。蜀汉仅占益州1州,地盘面积最小。
对应今天的行政区划:
曹魏占据的司隶校尉部在陕西、河南、山西;豫州在河南、安徽;冀州在河北;兖州在山东;徐州在山东、江苏;青州在山东;凉州在甘肃、宁夏;并州在山西、陕西、内蒙古;幽州在北京、河北、辽宁;西域在新疆。
孙吴占据的扬州在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台湾;荆州在湖北、湖南、河南;交州在广东、海南、广西。
蜀汉占据的益州在四川、云南、贵州、陕西和重庆。
东汉十三州
各国的都城及国号来历三国只有蜀汉的都城一经确定就不再变化,从刘备占据益州起直到蜀汉灭亡,一直在成都。
曹魏的都城在曹操当魏公、封魏王时在冀州的邺县,也就是河北省临漳县。至于当时的许昌则是安置汉献帝的东汉朝廷的临时都城。曹丕称帝后,把都城定在洛阳,同时又将西汉旧京长安、曹氏家族的故乡谯县以及邺县、许昌与洛阳并列为五都。
孙吴的都城变动最大,孙权最先的政治中心在吴县,也就是苏州市,后来北移到长江南岸的镇江,再移到建业,也就是南京。夺取荆州后,有短暂时间移到长江上游的公安,也就是湖北省公安县。孙权称吴王时移到中游的武昌,也就是湖北省鄂州市,最后再定都于下游的建业。
魏国的国号是曹操晋封公爵时,封地在冀州的魏郡,因此而得名。吴的国号来历是其占有的地盘主要是在春秋时吴国的故地。而刘备自称汉室的后裔,继承祖宗的家业,所以正式国号依然是“汉”,而非“蜀汉”,更不是“蜀”。之所以《三国志》称刘备建立的政权为“蜀”而非“汉”,原因在于该书写于西晋统一时期,西晋王朝继承的是曹魏的衣钵,曹魏又上承东汉,因此必须把曹魏作为正统,而把刘氏称为蜀,也就是把它视为非正统的地方政权。
三国风格的宫阙
各国的人口数量东汉后期顺帝永和五年也就是公元140年,全国有970万户,4915万人。东汉末年,由于长期战乱,人口锐减了百分之九十,幸存的人口数量只有原来的百分之十左右。曹操的诗中描写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三国都很重视休养生息,人口有所恢复,但总人口也未能达到东汉后期百分之二十的水平。
蜀汉灭亡时仅有28万户、94万人,人口数量最少。孙吴灭亡时有52万户、230万人,人口数量超过蜀汉。曹魏灭亡时有66万户、443万人,人口数量最多。总体来看,孙吴人口是蜀汉的两倍,曹魏又是孙吴的两倍。三国人口合计为146万户、767万人,只有东汉后期的百分之十五。
三国时代铠甲
各国的军队数量军队是衡量三国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蜀汉灭亡之时,全国军队仅存10万人多一点,数量最少;孙吴灭亡之时,全国军队还有23万人,比蜀汉多出一倍。这两国军队的数量大体上都相当于本国人口的百分之十左右。曹魏军队的数字没有明文记载,但按照以上比例推算,其人口有443万人,军队人数应在44万人以上。大体而言,军队数量也同人口数量一样,孙吴是蜀汉的两倍,曹魏又是孙吴的两倍。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