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手机品牌来说,能雄霸一方自然是有其它品牌难以逾越的护城河,而且这个护城河挖的越深,自己就越安全,在具体的竞争过程中就越具优势。
按世界顶级评级机构晨星公司对各行业“护城河”的研究分析,其认为决定护城河深浅的五个表现分别为无形资产、转换成本、网络效应、成本优势、规模效应。一般来说,一个成功的企业,通常是在这五项表现中全面占优或在某几个方面建立起了独有竞争优势。
就以华为来说,其无形资产中的“护城河”应该是技术优势,借助母公司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持续投入,手机终端成为新技术落地体验的先锋军,自然是其它手机厂商所不能比。比如华为现在能在全球市场保二争一,最大的功臣应该是麒麟处理器的表现,其在近几年突飞猛进的表现,让高通都有点措手不及。但这个海思麒麟处理器的研发,也是积华为数十年功力的坚持最终才成。
而小米的“护城河”则是成本优势,小米开创了微利快消新市场战术,在这几年的发展过程中虽说被对手一直模仿和学习,但没一个对手能够长期坚持下来。原因何在?能做到小米这种质量的,成本上没优势;能做到相同成本售价的,质量上远不如小米手机产品。所以小米雷军能做出“综合净利润率不超5%”的承诺,其它品牌绝对是不敢夸此海口的。
而放眼到全球市场,苹果和三星的成功,同样是凭借其在专利和技术上构建的“护城河”。比如苹果,创新和体验以及对产品的精益求精表现,再加上自成一体的封闭生态,其它品牌很难从外部攻入;而三星则在技术以及产业链上的全面掌控,即便没有任何合作伙伴,三星也可以自己造出一部手机,而其它品牌则寸步难行。
实际“护城河”这个概念是巴菲特在1993年时提出来的,在他看来,一个企业如同一个城堡,而城堡的价值是由其“护城河”决定的。所以华为如此、苹果如此,三星、小米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