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的大爷大妈把替儿征婚的要求提到了新高度——公司考核3.75。
且不说kpi达到3.75有多难,就想问这样的征婚要求儿子本人是否知情?
在结婚率再创新低的当下,结婚这件事儿,还真是父母比子女急。
结婚的条件有很多,结婚的目的也并非只有一个。然而抛去其他因素,单从健康角度考虑,结婚能让人获益吗?
在查阅了一些资料后,dr.why得出了如下结论:
一般而言,结婚是有利于健康的;但不和谐的婚姻关系不利于健康。
即使夫妻感情很好,假如一方身体状况不佳,另一方的健康也会受影响,而且受影响程度更大的是女性。
如此看来,结不结婚还真是需要掂量掂量了。(当然前提是你得先有个男/女朋友
单身可能真的惨兮兮“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这座围城有利于城中人的健康。
在疾病发生率、癌症风险、术后恢复等诸多方面,婚姻都是对人有利的,而单身带来的健康风险,与吸烟、肥胖和久坐等造成的健康风险是类似的[1]。
2013年刊登在《临床肿瘤学》杂志上的一项涉及70多万癌症患者的研究[2]显示,相比于独身者(未婚、离异、分居、丧偶),已婚者更倾向于早诊治,死于癌症的风险降低了20%。此外,已婚者癌症治疗不足的风险显著低于独身者。
也就是说,结婚能够给癌症的诊治和生存带来健康益处。
实际上,单身的癌症患者可能会遇到“不公正”的治疗。比如,有些医生会因为患者单身、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持,而拒绝给患者采取副作用高的药物治疗。
特拉华大学的joan delfattore教授最近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撰写了一篇文章[3],讲述了她的癌症治疗故事。
几年前,delfattore教授确诊了ⅳ期胆囊癌,经手术治疗后需要辅助化疗。
但是第一位肿瘤医生在得知她无父无母、无夫无子、无亲兄弟姐妹时,拒绝了给她采取吉西他滨治疗,原因是这位医生认为不能冒着严重副作用的风险,给像她这种情况的患者采取辅助化疗(大概就是怕她没人照顾吧)。
好在第二位医生认为delfattore教授的堂兄妹、朋友、同事足以为她提供社会支持,因此给她采用了吉西他滨+奥沙利铂治疗,这才让她活到现在还能写文章吐槽单身的癌症患者所遇到的“不公正”治疗。
joan delfattore图源:特拉华大学官网
2015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者分析了婚姻状况与心脏手术后功能恢复的关系[4],他们纳入了1576名接受心脏手术的50岁及以上老人。
结果发现,相比于已婚者,独身者(离异、分居、丧偶)心脏手术后2年内死亡或出现新的功能障碍的几率高了大约40%。
这又一次证明了结婚真的能带来健康益处。而科学研究对单身者健康的敌意似乎不仅这些。
加州大学的研究者对8万多人的数据分析发现[5],与已婚者相比,未婚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增加了58%,丧偶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增加了39%,离异或分居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增加了27%。
研究者还很“恶毒”地把与未婚相关的预期寿命损失定义为“未婚的惩罚”(never married penalty)。
有意思的是,男性的“未婚的惩罚”要比女性严重,即男性与未婚相关的预期寿命损失比女性更大。
当然,不是说有了婚姻这个保护伞就意味着更健康了。相反,夫妻一方的健康状态会给另一方的健康带来很大影响,他们可能会“同病相联”。
夫妻的「同病相联」2006年,延世大学的研究人员对3141对韩国夫妻的健康数据分析发现,妻子患有代谢综合征的男性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比妻子健康的男性高29%;而丈夫患有代谢综合征的女性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比丈夫健康的女性高32%[6]。
2014年,加拿大的研究团队对75,498对夫妻开展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配偶有糖尿病史的人,其自身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了26%[7]。
图源:pixabay.com
2016年,一项对3889对夫妻随访25年的研究数据分析[8]显示,原本不胖的参与者,如果配偶在随访期间变肥胖,那么其自身变肥胖的风险增加了78%。
也就是说假如配偶变胖,本人也更有可能变胖,而且这种影响女性大于男性。具体而言,丈夫的bmi每增加1个单位,妻子的bmi增加0.15个单位;反过来,妻子的bmi每增加1个单位,丈夫的bmi增加0.1个单位。
对于这一现象,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janice kiecolt-glaser给出的解释是,假如你的伴侣的生活方式不太健康,就会给你宽松的环境,你感受不到社交压力。你不会因为大吃大喝、不爱锻炼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感到羞愧,甚至还会与其一起陷入到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中[1]。
简而言之就是近墨者黑,要胖大家一起胖。
男人比女人更想得开人活着总免不了得病,而面对配偶的健康问题,男人似乎比女人更心大。
2000年,在荷兰开展的一项研究[9]显示,相比于配偶健康的女性,配偶患有癌症的女性受到心理困扰更多、生活质量更低;而配偶患有癌症的男性受到的心理困扰和生活质量,与配偶健康的男性没有差异。
即同样是面临配偶身患癌症的处境,男性比女性更想得开。
与上述研究结果类似的是,2001年,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995对老年夫妻的数据发现,同样是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类风湿关节炎),女性的心理压力与其自身或配偶的健康状况有关,而男性的心理压力只与自身的健康状况有关[10]。
人一旦上了年纪,眼不好使、脑子不好使是常有之事。那么,这类健康问题是否也会影响配偶的健康呢?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strawbridge教授的两项研究给出了答案。
2007年,strawbridge教授分析了418对老年夫妻的视力障碍对其配偶的健康和幸福感的影响[11]。
结果发现,夫妻中的任一方视力障碍都对自己和对方的身体机能、幸福感以及婚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但是丈夫视力障碍对妻子的健康、幸福感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大。
2009年,strawbridge教授又对404对老年夫妻开展了研究,以评估认知功能对配偶的影响,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丈夫较低的认知功能与妻子随后5年较差的健康状况和较低的幸福感有关,而妻子较低的认知功能却与丈夫的健康状况和幸福感无关[12]。
希望看到这样的研究结果,已婚的女性朋友不要太过悲伤。。。
图源:pixabay.com
我们不禁要问,婚姻为何会对健康造成影响?而女性又为何受影响更大呢?
尽管可能有许多其他的原因,但是炎症[1]是目前科学家们了解最多的。
首先,婚姻的不幸会改变人的行为,而这又会影响健康。比如,当一个人因为婚姻不幸而感到压力时,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健康、注意锻炼、适度饮酒)就消失了。这一切的行为改变都会促进炎症,从而影响健康。
其次,心理压力可以促进炎症。当面对婚姻中的压力时,大脑就会产生压力激素——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也是炎症途径中的重要因素。
一般而言,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产生心理压力,而心理压力又容易促进炎症,这就会导致女性的健康风险大于男性。
此外,女性对于婚姻生活中美好或糟糕事件的细节记忆得更清楚,也更容易去思考或回忆这些事件。所以,婚姻对女性健康的影响更大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点题外话对于不和谐的婚姻,心理学教授janice kiecolt-glaser还给出了以下建议[1]:
当夫妻关系不和时,最好的解决方式是婚姻疗法(相对于单独个人的治疗,夫妻双方共同参与治疗),这可以让夫妻双方能共同思考婚姻中的问题,鼓励他们从对方的角度思考并解决问题。
而当治疗无果时,是继续一段不理想的亲密关系更不利于健康呢,还是结束婚姻关系独自生活更不利于健康呢?
不同的研究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比如有研究发现,相比于那些婚姻不幸的人,单身的人静息时的血压更低,即他们的健康状况更好。
但一项关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研究显示,单身者与处于不幸婚姻中的人疼痛状况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单身或维持不幸的婚姻,对健康的影响没有差别。
尽管研究结论不一,但绝大多数人能够迅速从离婚的阴影中走出来,只有10%-15%的人离婚后的健康风险增加了。而至于离婚后的寂寞,多跟亲朋好友相处交流就好了。
dw暗语
愿你拥有独身的实力,也拥有结婚的勇气。
最重要的还是有个健康的身体!
参考资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