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平桥区陈畈村:建设花样新农村 产业振兴富村民

2024-1-14 23:25:59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只在歌声中听过的鲁冰花,没想到现在在平桥区洋河镇的陈畈村能亲眼见到了。
5月13日,记者来到陈畈村,看到大棚里的五颜六色的鲁冰花正争奇斗艳,村党支部书记李永良自豪地说:“一盆能卖100元呢!”
找准定位服务于民 努力实现农业强
陈畈村位于信阳市平桥区洋河镇南1公里,总面积9.89平方公里,21个村民小组,107国道在东侧2公里处与312国道交汇处,区域优势明显。
2014年,李永良作为成功人士返乡置业,先后担任陈畈村的村委会主任、村党支书记。
说起当初为何要发展花卉种植基地,李永良可谓是目光长远:“花卉的消费近些年来呈越来越旺的趋势,家居装饰美化、人际交往礼品、商业活动这三大领域对花艺的需求量也是与日俱增,商机无限!花卉产业作为第三产业在不断发展起来,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发展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5年4月,李永良带头成立了信阳市平桥区茂晟源高效农业合作社和洋河农机农艺合作社,是一个在新形式下为属地洋河镇陈畈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合作性经营实体。
李永良和陈畈村村支两委班子经过实地考察学习,发现种植观赏切花芍药和栀子花切杆市场需求量很大,具有很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和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决定大力发展花卉产业,进行鲜切花生产。
“我们都是门外汉,只有不断地到处去学习。”李永良邀请中国林科院、河南农大、信阳农林学院的专家来村现场指导,芍药、栀子试种取得成功。在各校专家的指导下,还逐步开发出了更多优质高效的林果、花卉,其中油牡丹、核桃、黄梨、芍药、菊花2800亩,各类观赏经济林1000亩。
倾心于民根植村里 努力实现农村美
走进村里,道路两旁的果园里、花圃中生机盎然,一座座小楼掩映在绿丛中,处处是幸福之家。
每年的四月中旬开始,正是芍药花盛开的季节,陈畈村的芍药花也进入盛放期,几万株芍药竞相开放,色彩艳丽,姿态万千。
据李永良介绍,通过流转荒山荒坡4000余亩,还栽培了“冠核一号核桃”2850亩,栽培木本花海棠、樱花、美人梅八个品种1200多亩,套种了油用牡丹和观赏牡丹与芍药500多亩,现已绿树成荫,一片花的海洋,招来上千名游客前来观赏。
建造了2000多平方米大棚,引进了进口鲁冰花、蝴蝶梅、火龙珠、绣球花等名贵花做盆景;引进了进口鸡冠花、芝樱、欧石竹做城市园林绿化用;种植了50多亩观赏芍药鲜切花,不仅供应鲜花店,还净化美化了村庄环境。
牢记使命承载村情 努力实现农民富
放弃百万年薪,却回乡甘作辛苦操劳的致富带头人,李永良的做法让家人很是不理解。“更多的是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吧。”曾从事建筑行业、已过知天命的李永良现在说起村里的花卉种植,却是滔滔不绝。“我们村里种植的芍药花刚开罢不久,接下来飘香的就是栀子花了。”
李永良告诉记者,茂晟源高效专业农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种植花木订单回收,带动240户村民,230人参与就业,每年为村民增收300多万元。合作社帮扶6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为每户带来劳务收入2700余元,为本村2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无偿提供50亩土地,栽种好桅子花交给他们签订回收合同,有力保障了脱贫后的产业支撑。
洋河农机农艺合作社流转了1000余亩土地,种植无公害水稻、给30多名村民常年提供就业岗位,为85户缺劳力和特困户提供机耕、机播、机收和产前、产中、产收并订定单收购,受益群众235户,举办科技农业培训25次,教学与实地实验相结合,参加培训人员600多人次,为信阳农林学院学生提供实地教育实习2000多人次,为振兴农业强做出了突出贡献。
近几年来,在李永良的带领下,陈畈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打造特色农产品,是李永良发展陈畈村经济的另一条路子。
茂晟源高效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的百亩无公害有机粳稻,已获得了丰收,优质糙米达到10元/斤,深受消费者青睐。
依托茂晟源高效农业合作社和信阳粮源农业科技合作,陈畈村打造了一批颇具当地特色的农副产品,目前注册的有洋河糙米、陈畈小烧、陈畈黄豆酱与豌豆酱、信阳荆芥、信阳茴香、信阳豇豆、信阳香椿、环湖湾牌鱼等十余个品牌,填补了信阳农副产品的商标空白。
目前,一个以生态农业为主题,协同发展生态旅游为引擎的产业集聚的新农村雏形已经在陈畈呈现。李永良告诉记者,下一步,陈畈村将大力建设牡丹生态农业观光园、农家乐、水上乐园、婚纱摄影等乡村旅游项目,大力发展种植鲜切花产业,保障村民就业,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同时为全村孤寡空巢老人安置集中居住正在紧张的规划中。“让人们在花海中徜徉,在林荫小路中漫步,尽情享受美丽乡村的乐趣。”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