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港电新|中报总结】风光景气上行 锂电拐点将至
2024-1-14 7:50:13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投资摘要
2019h1行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9%,在中信各行业中位于第12位。样本公司中,营收和归母净利润负增速的公司为40%、50%,翻倍的为3%、15%,反映当前盈利能力格局正处于变化中,头、尾部公司均在增加。我们认为下半年最值得关注的行业包括:
光伏——把握下半年确定性机会。下半年光伏市场由国外转向国内,22.8gw的竞价项目以及4.5gw的平价项目投产目标均在12月底,正常光伏电站建设工期至少需3个月,因此q3、q4将是国内光伏建设高峰期,需求向好对于产业链价格产生非常强劲的支撑。
风电——抢装期已开启,产业链逐步业绩改善。陆上风电2021年将全部进入平价上网,抢装潮已开启并将延续至2020年底。2019h1,国内风电设备行业公开招标量已达到32.3gw,同比增长93.4%,预计2019、2020年国内风电新增装机可达25、30gw。原材料钢材同比降低10%,风机招标价从2018q3为最低点(3196元/kw),目前已反弹至3500元/kw以上,仍然有提升空间。
新能源汽车——灰暗期即将过去,优质标的投资价值凸显。行业当前处于基本面加速探底、政策面已处于上升期的阶段,对于行业可以超配,主要基于以下因素:1)销量拐点即将出现。7、8月销量数据较差,预计自9月起,销量将环比改善。2)政策托底预期愈发增强。政策方向将优先to b端的新能源车应用,比如出租车、公交车等。3)基金仓位处于低位。2019q2基金持仓比例为4.88%,处于历史低位。4)板块估值具备安全边际,申港锂电指数当前pe为38倍,处于历史低位。
投资策略
新能源车:推荐高镍正极材料领头羊:当升科技,负极材料龙头:璞泰来,隔膜新贵:星源材质,二线电池新贵:亿纬锂能、欣旺达。
光伏:推荐单晶硅料和perc电池龙头:通威股份,单晶硅片龙头:隆基股份,大量竞价及平价项目进入建设高峰期:阳光电源。
风电:推荐风机龙头:金风科技,风塔龙头:天顺风能,福建省清洁能源运营商:福能股份。
核电:推荐a股唯一纯核电运营商:中国核电,核电主设备制造商:东方电气,蒸发器u形管国产化领军者:久立特材。
电网投资:推荐电网自动化龙头企业:国电南瑞。
风险提示
新能源车销量低于预期;新能源发电装机不及预期;材料价格下跌超预期;核电项目审批不达预期;特高压项目核准不达预期。
内容目录
报告正文
1
行业景气程度不断提升
2019上半年除了钢铁、建筑,各行业均实现了上涨。电力设备行业总体涨幅16.5%,位列第12位,处于各行业中上游。
2019h1电力设备行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9%,在中信所有29个行业中,归母净利润增幅位于第12位,同样处于中上游位置。行业2018年归母净利润下降26%,2019年已经实现扭转。
进入2019年,行业整体已经走出2018年的低谷,由于政策的持续回暖,以及行业自身市场化的推进及盈利能力的提升,行业已逐步复苏,实现了利润及指数的同步增长。我们认为行业增长动力仍然可以延续,2019全年业绩可期。
我们选取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具备代表性271家公司作为统计样本,划分为9个子行业,并针对风电、光伏、核电、新能源车进行了更进一步上下游拆分。
根据样本数据分析,2019h1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7550亿元,同比增长10.42%,实现归母净利润433亿元,同比下降3.04%。从各子行业来看,归母净利润增长的为风电、核电、电机电控、二次设备,增幅最高的为电机电控22.49%,降幅最高的为电站设备46.31%。
所有样本公司中,出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负增速的公司占比分别为40%、50%,出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翻倍的公司分别为3%、15%,行业当前盈利能力的格局正处于变化中,头部、尾部公司数量均在增加。
就具体财务指标分析,2019h1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0.4%,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3%,毛利率同比下降1%,净利率同比下降12.1%,经营性现金流同比转正并大幅增长,资产负债率同比增长1.2%,期间费用率同比减少11.6%,净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8.3%。
虽然电新行业整体在建工程金额下滑12.4%,表明行业整体产能扩张正在减速。但各子行业出现了分化。代表电网投资的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在建工程金额均大幅上涨,表明行业逆周期属性已开始发挥作用。同样新能源车板块在建工程也出现增长,说明中游制造企业仍然处于产能扩张阶段,在政策退坡的背景下,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由于2018年底会计政策的修改,商誉计提减值速度加快,2019h1商誉同比降低20%,预计此趋势仍将延续。
2019h1总体存货及应收账款都较之前出现增速放缓,表明行业整体处于去库存的缩减生产阶段,行业正在积蓄能量等待景气周期到来。
2019年表现较好的子行业为风电、光伏,其他子行业表现较为弱势,主要原因为:
风电、光伏的补贴退坡路径已经明确,政策对于行业的悲观影响越来越低,行业增长动力更多来自于逐渐实现平价上网带来自身竞争力的提升。因而在2019上半年,风电、光伏已经走出2018年的低迷期,实现了国内市场、海外市场加速拓展,并且由于需求向好,产业链价格获得支撑,维持了较高的盈利能力。
新能源汽车仍处于补贴退坡的阵痛期,由于6月是补贴过渡期的结束,2019q3预计将是压力最大的季度。行业仍在进行产能扩张,在长期发展目标不变的情况下,短期产能过剩将会对盈利能力、产品价格产生较大的压力,头尾部企业差距将加大,行业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由于会计政策的变更,上市公司进行大规模商誉计提减值,样本2018h1商誉总额684.9亿,2019h1削减至547.6亿,同比减少20%,商誉/净资产由2017年的5.1%降低至3.8%,商誉减值削弱了净利润,但在减值将变为逐年摊销的背景下,降低了未来商誉风险。
行业当前处于去库存阶段,存货及应收账款增速均已放缓,整体需求还未完全进入旺盛期,存货将逐步减少到低位。预计随着后续需求好转,销量向好叠加库存上升,将使得受益公司显示出更大的业绩弹性。
2
光伏:用清晰平价路径应对补贴退坡
2.1 光伏国内与海外两开花
2019年上半年,光伏行业逐步回暖,已走出2018年低谷。自2018年11月起,光伏政策逐步趋于温和,由行政指令化向市场化转变,并且系列政策展示了非常好的延续性,呵护行业逐步回暖。平价上网及2019年补贴电价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维护了市场信心。预计2019年在公开竞价的大原则下,全年补贴额30亿能够支持40gw项目建设,并且下半年竞价和平价上网项目已开始进入建设阶段,为2020年全面进入平价时代奠定基础。
从业绩角度审视,2018年是光伏行业的业绩底和政策底,行业向上发展拥有非常坚实的基础。2019年上半年,行业龙头公司进一步夯实技术和市场领先优势,并且乘着行业快速复苏的东风进行扩产,在海外市场稳步增长的助推下,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进入平价阶段后,政策紧箍咒将被去除,光伏行业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亦将诞生伟大的公司。
我国光伏产业凭借着制造业的效率、成本控制、高周转优势快速发展,目前已占据全球超70%的产能,原材料和设备均几乎实现国产替代。2019年h1国内光伏新增装机11.4gw,出口光伏组件34.2gw,同比增长81%,出口达国内装机3倍。光伏组件出口比例不断提升,我国光伏产业真正成为全球化的产业。
2019h1主要光伏产品价格整体处于下降通道。分种类来看:
硅料:2019年单晶硅料价格下降6.2%,多晶硅料下降20%。
硅片:2019年多晶硅片价格下降11.6%,单晶硅片因为需求较好,价格上涨2.3%。
电池片:单晶perc电池片价格下降30%,多晶硅片价格下降9%。单晶perc电池片6月以来由于新增产能集中投放,而国内光伏电站建设仍未大规模开始,价格快速下降,目前随着需求好转价格已企稳。
组件:单晶perc组件价格下降10%,多晶组件下降6.6%。
2.2 行业整体盈利质量正在提升
在光伏子行业中,我们选取了35家公司作为样本,并按产业链上中下游进行分类:
上游:硅料
中游:硅片、电池片、组件、光伏设备、金刚线、逆变器
下游:运营商
光伏板块2019h1实现营业收入945亿元,同比增长9.6%;实现归母净利润38.1亿元,同比减少14.4%;毛利率为21.5%,同比增加2.2%;期间费用率为13.6%,同比减少21.3%,经营性现金流由负转正。整体来说,虽然利润下降,但盈利质量显著提升。
2019年是光伏执行竞价的第一年,行业面临补贴大幅退坡的局面,但同时政策扰动降低、市场化程度加深,使得行业提升了造血能力,在2019h1海外市场爆发的情况下,实现了业绩的显著提升。2019年全年补贴额降低至25.5亿元,但是能够支持35~40gw的国内项目建设。下半年光伏市场由国外转向国内,22.8gw的竞价项目以及4.8gw的平价项目投产目标均在12月底,正常光伏电站建设工期至少需3个月,因此q3、q4将是国内光伏建设高峰期,需求向好对于产业链价格产生非常强劲的支撑。
从业绩角度审视,2018年是光伏行业的业绩底和政策底,从2019年开始行业逐步上行,目前上行趋势仍在延续。经历了2018年最艰难时刻的大浪淘沙,行业龙头公司进一步夯实了技术和市场领先优势,并且乘着行业快速复苏的东风进行扩产,在海外市场稳步增长的助推下,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经过竞价最终进入平价阶段后,政策紧箍咒将被去除,光伏行业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亦将诞生伟大的公司。
2.3 硅料及硅片表现最为出色
我们将光伏相关公司按照各环节进行拆分,并分别比较各环节的财务指标,综合而言硅料及硅片盈利能力最为突出。
从营收角度角度:硅料、硅片同比增幅最高,电池片、组件出现下滑,主要因为电池片、组件产能扩张较多,对价格产生较大压力。金刚线营收降幅最高,表明在大部分硅片切割环节完成金刚线替代后,金刚线需求大幅减弱。
从归母净利润角度:硅料、硅片同样一骑绝尘,表现出这两个环节在今年拥有非常强的议价权,利润提升幅度高于营收,电池片、组件因为价格下跌,利润下滑幅度较大。
从毛利率和净利率角度:硅料、硅片盈利能力突出,金刚线已经开始亏损,运营商亦因为补贴拖欠,毛利率和净利率出现大幅下滑。
从在建工程角度:除了组件、光伏设备、金刚线,其他环节在建工程均同比下滑,表明产能扩张速度在减缓。
从资产负债率角度:总体资产负债率维持在正常水平,除了金刚线环节,其他环节并未发生大的变化。
从roe角度:硅料、硅片的roe维持在较高水平,其余环节roe同比降幅较大,表明硅料、硅片仍然拥有较强的盈利能力。
从期间费用率角度: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逆变器的期间费用率均实现大幅下降,表明规模化已经能够显著降低费用率,而不易产生规模效应的光伏设备、金刚线期间费用率出现上涨。
从经营性现金流角度:硅料、硅片环节现金流同比增速最高,表明盈利质量最佳,运营商环节现金流状况继续恶化,在补贴拖欠仍未完全解决的情况下,预计将对运营商造成更大的现金流压力。
从存货角度:硅片、组件、运营商的存货量较高,运营商存货增长幅度最高,表明因上半年国内光伏建设规模较低,运营商积累了较多存货,随着下半年国内项目建设高峰期的到来,存货将大幅降低。
从应收账款角度:硅料、光伏设备的应收账款同比增长幅度较大,光伏设备的应收账款增加表明产能扩张仍然在继续。
从商誉角度:商誉主要集中在运营商环节,该环节是投资并购最多的领域。2019h1运营商商誉同比减少40.7%,我们认为这种下降趋势仍将继续。
2.4 投资策略:紧抓下半年确定性的三条主线
光伏最具投资价值的要点在于其确定性强,以及通过规模化、技术迭代能够实现快速降本的能力非常强。在平价上网已经逐步落地、光伏新产品不断推出提升市场竞争力的背景下,行业龙头依靠多年积累形成的成本控制、技术能力、规模优势护城河,不断提升盈利能力。我们认为紧抓下半年确定性机会,可以从三条主线出发:
单晶硅料和perc电池片龙头:通威股份。公司是国内单晶硅料龙头企业,在包头、乐山各2.5万吨单晶硅料产能投产后,硅料总产能已达8万吨,2019h1销售2.28万吨,全年预计出货量在5万吨以上。下半年需求反弹,硅料价格将获得稳定支撑。同时公司也是单晶perc电池龙头,已投放产能12gw,2019h1销售6gw,全年预计销售将突破12gw。并且公司积极扩展电池产能,8gw高效单晶电池产能将于2019年底投放,200mw一期hit产线已经投产,继续夯实公司电池片领先地位。当前perc电池0.93元/w的价格已属于超跌状态,需求反弹后价格有望提升至正常水平。
我们预计通威股份2019年-2021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47.4亿元、437.5亿元和539.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31.4亿元、40亿元和48.3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0.81元、1.03元和1.24元,对应pe分别为15.8、12.4、10.3。给予“增持”评级。
单晶硅片龙头:隆基股份、中环股份。2019海外、国内需求均保持景气,而硅片扩产幅度小于电池片、组件,因此今年单晶硅片供需关系非常有利。2019h1全球单晶渗透率已提升至62%,隆基、中环双巨头占据了单晶硅片总产能超60%。
隆基股份2019h1单晶硅片出货量15.6gw,单晶组件出货量3.5gw。由于建设进度加快,公司将单晶硅片原产能规划提前一年,2020年底可达65gw。电池片方面,2019~2021年产能预计达到10、15、20gw,2019年预计出货量3gw。组件方面,2019~2021年产能预计达到16、25、30gw,2019年出货量可达10gw。产能扩张已体现规模优势,2019h1公司非硅成本同比下降31.75%。
我们预计隆基股份2019~2021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23.3亿元、439.1亿元和522.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42.8亿元、58.4亿元和67.3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1.18元、1.61元和1.86元,对应pe分别为23.6、17.3、15。给予“买入”评级。
中环股份上半年硅片产能达到30gw,月产量突破万吨,我们预计全年公司光伏硅片销售将突破25gw。8月16日正式发布12英寸超大太阳能单晶硅正方片m12,非硅成本相较m2的72半片组件而言下降19.4%,度电成本下降6.8%。未来2-3年内对m12硅片的产能规划为20-30gw,现有硅片产线将保持原尺寸生产,预计2022年五期建成后硅片总产能将达到56gw。
我们预计中环股份2019年-2021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74.8亿元、228.7亿元和297.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2.4亿元、17.1亿元和23.9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0.44元、0.61元和0.86元,对应pe分别为26.1、18.9、13.5。给予“增持”评级。
受益于国内需求反弹:阳光电源。2019h2最大的边际变化就是国内项目建设进度,由于竞价+平价超27gw项目需要在年底并网,按照光伏电站至少3个月建设工期,9月国内项目建设已经进入高峰期。由于竞价和平价项目中,补贴额对项目收益率影响已经很低,民企参与力度大幅提升,尤其阳光电源,共计获得2.43gw的项目,仅次于国电投。已进入名单的项目开工建设,将大幅提升公司下半年的业绩弹性。
我们预计公司2019年-2021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3.77亿元、170.7亿元和214.8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0.29亿元、13.44亿元和16.68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0.71元、0.93元和1.15元,对应pe分别为14.2、10.8、8.7。给予“增持”评级。
3
风电:抢装带领行业进入景气通道
3.1国内风电建设已进入高峰期
风电补贴退坡路径已经明确,政策对于行业的悲观影响越来越低,行业增长动力更多来自于逐渐实现平价上网带来自身竞争力的提升。因而在2019上半年,风电行业已经走出2018年的低迷期,实现了国内市场、海外市场加速拓展,并且由于需求向好,产业链价格获得支撑,维持了较高的盈利能力。
风电在2019年起全面进入竞争配置时代,政策正在将引导行业逐步从补贴、竞争配置,最终过渡到平价上网时代。平价上网政策文件出台,加速风电行业向平价迈进。国家发改委正式敲定风电上网电价政策,推动风电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风电竞争配置正在不断推进,竞争配置办法中,电价降幅好于预期,主旨是引导行业向高质量发展。2019h1行业弃风率4.7%,风电利用小时数1133h,行业弃风率明显改善。
随着政策落地,已核准项目的抢装潮来临。2019h1新增风电装机容量9.09gw,同比增长20.72%。目前已核准未建的风电机组规模超88gw,2019~20年将是抢装高峰,未来风电发展重心将呈现:海上风电+重回三北。
在历经2018年8、9月风机价格历史低点3196元/kw后,风机招标价格持续回升,2019h1国内风机招标价格显著回升,6月2.0mw机组平均招标价格达到h1高点,为3536元/kw,自去年低点上升幅度为10.64%。预计未来三年风电行业景气向上,2020年后迈入平价时代,风电装机将持续放量,招标价格亦将维持高位。
3.2 行业景气提振经营业绩
在风电子行业,我们选取28家公司作为样本,并按照供货商和运营商进行了分类。
风电板块2019h1实现营业收入588.6亿元,同比增长27.1%;实现归母净利润43.9亿元,同比增长13.3%;毛利率为23.6%,同比减少7.7%;期间费用率为16.6%,同比减少14.1%。
2019年风电行业基本面显著好转,主要在于已核准项目的抢装以及传统电力企业加大风电资本开支。
由于自2019年起,新核准项目将执行竞争配置办法,即公开竞标获得项目,电价项占整体打分40%比重,目前已发布的各省竞争配置办法中电价降幅好于预期。当前存量已核准未完工项目至少88gw,当前已开工46gw,还有42gw尚未开工,这部分项目需要在核准后2年内,即2020年底前并网,否则将无法锁定相对较高的标杆电价。预计抢装潮将在19年到来,并持续至2020年。
在能源清洁化的大背景下,配额制、绿证等支持清洁能源制度逐步推出。按照配额制要求,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需从2017年的7%,增长至2020年的11%。传统电力企业在火电、水电逐步衰退的情况下,新能源是未来发展重要选项,风电因具备规模效应、利用小时数高,更受大型央企青睐。华能国际披露2019年资本开支计划为354亿,其中风电投资高达240亿,是2017年的3.4倍。传统电力企业的加入,使得风电投资市场再一次升温。
3.3 零部件业绩率先反弹,整机盈利拐点已现
我们将风电相关公司按照各环节进行拆分,并分别比较各环节的财务指标,综合而言铸锻件、风塔环节盈利能力最为突出,而风机整机盈利拐点已经出现。
从营收角度:风机的营收规模最大,风塔、机舱罩的营收增速最高,中游制造环节营收增速高于运营商,表明风电建设已经开始加速,订单持续转化为业绩。
从归母净利润角度:由于运营商利润率最高,因此归母净利润规模最大,铸锻件、电缆净利润增速最高,表明在营收改善同时,成本端因为原材料(钢铁、铜)价格下降亦大幅改善,进而推升净利润提升。铸锻件环节中,吉鑫科技实现扭亏为盈,日月股份净利润实现翻倍。
从毛利率角度:铸锻件毛利率改善最为显著,整机毛利率下降幅度最大,主要是由于2018q2/q3风机招标价处于历史低位,一般12~18个月交货期,低价订单对2019q2盈利能力产生较大冲击,之后毛利率预计将持续改善。
从净利率角度:铸锻件、电缆净利率提升幅度最高,整机净利率降幅最高。可以看出供货周期短的环节净利率改善更快,而供货周期较长的整机、风塔等当前处于净利率低点,预计在风电行业仍然维持景气的情况下,净利率将会逐步改善。
从在建工程角度:整机、叶片、风塔、机舱罩环节在建工程同比增幅较高,表明这些环节产能扩张幅度最大。
从资产负债率角度:整机环节资产负债率最高,机舱罩环节资产负债率同比增幅最大,表明机舱罩处于产能扩张阶段。
从roe角度:铸锻件、电缆因为盈利能力提升roe改善幅度最大,整机roe改善还需要时间,大部分环节roe均为向好趋势。
从期间费用率角度:大部分环节实现了期间费用率的下降,表明需求好转后,发挥规模化优势,能够有效降低期间费用率。
从经营活动现金流角度:铸锻件因为需求提升,回款大为改善,现金流大幅增长,整机现金流压力最大,运营商现金流状况较好。
从存货角度:整机存货价值量最大,并且仍在大幅提升,表明整机作为制造环节的末端一环,应对需求旺季的备货量已显著提升。
从应收账款角度:除了铸锻件,各环节应收账款均同比增长,风塔应收账款增幅最高,表明需求量正在逐步提升。
从商誉角度:风电整体商誉较低,主要集中在整机、运营商环节,汉缆股份已于2018年底完成了所有商誉减值,其他环节商誉减值趋势仍将继续。
3.4投资策略:关注受益于抢装的龙头企业
陆上风电2021年将全部进入平价上网,抢装潮已开启并将延续至2020年底。补贴退坡至2021年平价路径已经非常清晰,政策扰动作用小,行业通过提升自身造血能力实现盈利提升。2018年是风电企业业绩底部,自2019年起业绩逐步提升,并且按照供货周期,由周期较短的铸锻件、叶片,逐步向周期较长的风塔、整机过渡。我们认为受益于抢装的各环节龙头值得关注:
毛利率即将触底反弹的风机龙头:金风科技。2019h1,国内风电设备行业公开招标量已达到32.3gw,同比增长93.4%,预计2019年国内风电新增装机或达25gw以上。作为风电行业龙头企业,公司目前在手订单充沛,外部待执行订单总量为14.8gw,在手外部订单共计21.2gw,另有内部订单为0.7gw。下半年业绩因量价齐升,将触底反弹,实现快速回升。2019h1风机板块毛利率11.31%,同比下降14.23 pct。毛利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2018q3低价订单的影响,低价订单消化完成,将重新把公司毛利率推升至正常位置。
我们预计公司2019年-2021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69.1亿元、467.2亿元和569.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34.9亿元、44.6亿元和57.3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0.83元、1.06元和1.36元,对应pe分别为14.9、11.6、9.1。给予“买入”评级。
盈利能力稳定且产能扩张的风塔龙头:天顺风能。2019h1风塔及相关产品生产量22.24万吨,同比增加43.39%,销售量20.38万吨,同比增加21.74%。同时公司在山东鄄城投资建设塔筒工厂,计划年产能10万吨,预计将于今年底完工投产,风塔产能将进一步提升。目前公司风塔产品单吨毛利约1850元,且持续处于上升趋势。目前公司在常熟工厂拥有300套叶片产能和300套模具产能,濮阳项目预计2020年投产,投产后公司将共计拥有叶片产能900套,模具300套。
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3.6亿元、65.4亿元和76.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7.36亿元、9.83亿元和11.83亿,每股收益分别为0.41元、0.55元和0.66元,对应pe分别为16、12、10倍。给予“增持”评级。
海上风电潜力巨大运营商:福能股份。截至2019年6月底,公司控股运营总装机规模4.9gw,其中风电装机规模0.75gw,天然气发电装机规模1.53gw,热电联产机组装机1.24gw,燃煤电厂装机1.32gw,光伏装机0.043gw。报告期上网电量合计85.04亿千瓦时,供热量293.51万吨,公司装机规模和发电量稳步增长。公司莆田石城、平海湾f区海上风电项目预计将陆续分批投产,合计增量400mw,今年预计全年有150mw海上风电可以投运。此外,公司已获得长乐外海c区498mw项目核准,未来新项目建设将逐步加速。
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8.2亿元、106.7亿元、11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3.1亿元、16.1亿元、18.7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0.84、1.04、1.21,对应pe为10.2、8.26、7.1。给予“增持”评级。
4
新能源车:底点已至,静待花开
4.1补贴退坡冲击行业发展
2019年补贴政策大幅调整,平均降幅超55%,并且2020年完成全部退坡。在行业基本面正在下行探底过程中,政策面往往先于基本面触底。进入2019年后,推动新能源车发展政策层出不穷,尤其在过渡期结束附近,接连取消动力电池白名单、发布《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等,政策托底意图更加显著。我们认为行业在19q3基本面接近触底之际,政策面上行将推动基本面快速走出底部,重归上行通道。
进入2019年之后,面对补贴退坡后市场反应的不确定性,新能源车产业链各环节谨慎情绪加剧,上游原材料和电池厂商均进行了减产,行业目前正处于减库存阶段,后续将因为排产提升转而恢复库存。截止2019年7月,新能源汽车累计完成销售共70.8万辆,预计全年实现销量150万辆。截至目前,2019年销量高峰为6月,月销售15.2万辆。
对比近三年的各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来看,2019h1上半年较2017、2018年同期均有增加。由于补贴过渡期结束,7月销量仅为8万辆,同比下降4%,环比下降47%。8月销量由于客车补贴到期,仍面临巨大下行压力,上游原材料、中游电池材料价格陆续触底,行业走势已贴近谷底,预计9月新能源车销量即将迎来反弹。
2019h1由于产能扩张,产能利用率仍然处于低位,以及补贴退坡造成的压力,产品价格整体处于下降通道。
上游:电解钴价格2019年下降27.2%,钴粉价格下跌33.8%,氢氧化锂价格下跌34.9%,硫酸钴价格下跌24.7%,三元前驱体价格下跌10.7%。近期钴、镍产品由于供给端减产,价格开始反弹。
正极材料:2019年下跌5%,近期由于原料钴、镍涨价,本月涨幅3.5%。
负极材料:2019年价格维持稳定,下半年石墨化产能投放后,价格承压。
电解液:由于上游六氟磷酸锂、ec溶剂涨价,2019年价格上涨20.78%。
隔膜:2019年价格维持稳定,拥有比较强的价格护城河。
电池:磷酸铁锂下降25.6%,三元电池价格维持稳定,补贴退坡后价格承压较大。
4.2 行业正在经历艰难时期
在新能源车子行业,我们选取了57家公司作为样本,按照上游原材料、中游四大材料及电机电控、下游电池进行分类。新能源车产业链可分为:
上游:原材料,包括锂、钴、镍等
中游: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锂电设备、铜箔、电池总成
下游:新能源车企
新能源车板块2019h1实现营业收入2155.7亿元,同比增长16.4%;实现归母净利润87.5亿元,同比减少7.9%;毛利率为20.3%,同比减少5.2%;期间费用率为14.6%,同比减少14.9%。
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度过政策培育期。新能源汽车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年产量从2010年的7200辆,提升至2018年的125万辆,并将在2020年突破200万辆。而且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并且逐步进军海外市场,融入全球电动化浪潮。随着制造能力的不断提升,对政策补贴的依赖性逐步降低,目前政策主旨为推动行业平稳通过“最后100米”,全面进入充分竞争的平价时代。
4.3 隔膜及电池业绩突出,行业仍处成长期
我们将新能源汽车相关公司按照各环节进行拆分,并分别比较各环节的财务指标,综合而言隔膜、电池表现优异,行业仍然呈现出成长期态势。
从营收角度:负极材料、铜箔的营收增幅最高,各环节营收均为正增长,表明行业仍然在扩张周期。
从归母净利润角度:与产品价格关系非常大,上游原材料、正极因为价格下跌较多,利润出现大幅下滑。隔膜、电池显示出来极强的盈利稳定性,也是各环节中拥有最强的盈利护城河。
从毛利率角度:锂电设备毛利率在各环节中最高,隔膜和电解液毛利率增幅最高,上游原材料和正极材料因为价格下降毛利率降幅较大。
从净利率角度:上游原材料、正极材料净利率降幅最高,电池由于规模效应最为突出,净利率增幅显著高于毛利率。
从在建工程角度:主要集中在上游原材料以及电池,表明这两个环节正处于积极产能扩张中,在建工程同比增长幅度最高的是隔膜,新型湿法及涂覆产能是新产能扩展方向。
从资产负债率角度:大部分环节资产负债率均在提升,表明当前仍处于产能扩张周期,上游原材料、电池是负债率最高的环节。
从roe角度:负极材料、锂电设备是roe最高的环节,除了电池、隔膜、铜箔roe同比大幅增长,其他环节roe均在下滑。
从期间费用率角度:各环节期间费用率均在下降,表明行业向上发展过程中,规模化对降低期间费用率效果显著。
从经营性现金流角度:除了电解液,所有环节经营性现金流均为正,电池现金流由负大幅转正,主要是因为宁德时代现金流由10.6亿提升至72.8亿,表明龙头处于强势地位,回款力度显著提升。
从存货角度:负极、电解液存货同比增幅最大,由于行业整体仍处于降价周期,因此存货价跌风险仍然存在。
从应收账款角度:大部分环节应收账款均为同比增长,表明回款压力正在加大,电池应收账款数额最高,但已同比下降,回款正在改善。
从商誉角度:不同于光伏、风电各环节商誉下降的状况,新能源汽车部分环节商誉仍在增长,尤其是负极材料、隔膜,表明新能源汽车当前阶段仍然还未形成牢固的头部集团,行业仍然有增量机会。
4.4 投资策略:精选竞争力强环节龙头
行业当前处于基本面加速探底、政策面已处于上升期的阶段,对于行业可以超配,主要基于以下因素:1)销量拐点即将出现。7、8月销量数据较差,预计自9月起,销量将环比改善。2)政策托底预期愈发增强。政策方向将优先to b端的新能源车应用,比如出租车、公交车等。3)基金仓位处于低位。2019q2基金持仓比例为4.88%,处于历史低位。4)板块估值具备安全边际,申港锂电指数当前pe为38倍,处于历史低位。我们认为具有竞争力的各环节龙头可以重点关注:
受益于原材料涨价的正极材料龙头:当升科技。公司锂电正极材料及其他材料业务营收12.79亿元,同比减少18.01%,毛利率为16.83%,占总营收94.43%。正极材料采用成本加成方式,净利润增速与出货量趋势一致。2018年底公司产能1.6万吨,公司积极进行扩产,2019年6月底海门三期投产1万吨产能,2020年初常州一期将投产1万吨产能,预计2020年初公司产能可达到3.6万吨,2020、2025年公司分别达到5、10万吨。
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9.7亿元、52.9亿元和70.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3.92亿元、5.24亿元和6.52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0.9元、1.2元和1.49元,对应pe分别为25.2、18.9、15.2。给予“买入”评级。
积极拓展湿法产能的隔膜新贵:星源材质。公司在传统具备优势的干法隔膜的基础上,大力拓展价值量更高的湿法隔膜和涂覆产能,在常州布局的湿法隔膜项目以及超级涂覆工厂项目投产在即,将增加3.6亿平米湿法隔膜、4亿平米干法隔膜和10亿平米隔膜涂覆加工产能。
我们预计公司2019年-2021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24亿元、13.2亿元和19.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2.69亿元、3.45亿元和4.65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1.4元、1.8元和2.42元,对应pe分别为17.8、13.8、10.3。给予“买入”评级。
业绩持续超预期二线电池龙头:亿纬锂能。公司目前建成动力电池产能9gwh,包括2.5gwh方形lfp, 3.5gwh圆柱三元,1.5方形三元,以及1.5gwh软包三元。公司2019年计划扩建1.5gwh方形lfp产能,预计今年年底建成。依照规划,三元软包电池2019年年底将形成3gw产能,明年下半年再建成9gw。公司持有电子烟生产商麦克韦尔37.55%的股份,由于电子烟市场的快速发展,麦克韦尔的利润仍在快速增长,2019h1公司已确认投资收益3.68亿元,全年投资收益预计将达到7亿元以上。公司发布业绩预告,2019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将达到8.8~9.5亿元,同比增长140%。
我们预计公司2019年-2021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3亿元、95.3亿元和128.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2亿元、17.2亿元和22.2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1.23元、1.78元和2.29元,对应pe分别为34.2、23.7、18.4。给予“增持”评级。
5
核电:正式重启带动供货商业绩
全国目前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机组共计47台,装机容量48.73gw,在建的核电机组共计10台,筹备中的核电机组共计15台,装机容量16.6gw,预计2020年总装机将达到51gw。2019h1新增核电装机容量1.25gw,同比增长10.62%,累计装机容量47.66gw。
2019年“华龙一号”4台机组及2台cap1400机组已获核准开工,将带动中游设备制造及施工环节业绩大幅增长。继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之后,中国核电与俄罗斯原子能建设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徐大堡核电站3、4号机组总合同》,合同金额为17.02亿美元。我们认为从2021年起,这4台机组将陆续开工,为核电项目建设再添新军。
核电仍然是是国家能源结构的重要部分,中国广核已登陆a股,显著提振板块估值,进一步增加资本市场关注度和活跃度。中广核被美列入实体清单,国内市场将通过更多的信息沟通消除对于美国制裁的影响,行业仍在稳步发展。新项目开工将拉动产业链相关企业,尤其是中游制造企业业绩提升。我们预计未来每年新开工核电机组有望达到每年4~6台,拉动投资超1200亿。由于中游设备制造商将率先参与项目建设,我们认为核电产业链公司尤其是国产化核电设备制造商,将因为核电业务对利润增厚的高弹性凸显投资价值。
在核电子行业,我们选取了24家公司作为样本,按照运营商和供货商进行了分类。
核电板块2019h1实现营业收入1756亿元,同比增长10.2%;实现归母净利润126.2亿元,同比增长12.6%;毛利率为25.2%,同比增长2.45;期间费用率为14.3%,同比增长2.8%。
核电基本面已经发生变化。自2018年11月份至今,已有6台机组获得核准,包括国电投cap1400示范电站项目,采用“华龙一号”机组的福建漳州1、2号项目和广核惠州1、2号项目,拉动总投资超1200亿。根据生态环境部公告显示,漳州1号机组将于9月30日开工,正式拉开核电重启序幕。核电产业链中,设备制造占比约50%,并且在项目开工后业绩即开始兑现,相关上市公司将显著受益,实现业绩反弹,中游制造商业绩已经显著提升。
核电企业分为供货商和运营商,供货商业绩受核电新项目建设节奏影响较大,运营商业绩较为稳定,由于核电装机规模稳定增长,运营商业绩仍然拥有成长空间。
核电新项目重启序幕已经拉开,将带动产业链上公司实现业绩反弹。推荐a股唯一纯核电运营商:中国核电(601985),具备多元化核电产品线的制造商:应流股份(603308),蒸发器u形管国产化领军者:久立特材(002318)。
6
电机电控:发力新能源车领域
在电机电控子行业,我们选取了8家公司作业样本。
电机电控板块2019h1实现营业收入117.4亿元,同比增长7%;实现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22.5%;毛利率为25.1%,同比增长1.6%;期间费用率为18.5%,同比减少7.3%。受益于电力投资回暖,盈利能力正在稳步提升。
我们看好优质电机电控企业融入新能源车供应链实现快速发展,看好电机龙头:卧龙电气。
7
电源:电池回收及梯级利用风口将至
在电源子行业,我们选取了14家公司作为样本。
电源板块2019h1实现营业收入182亿元,同比减少1.8%;实现归母净利润9.5亿元,同比减少20.3%;毛利率为20.5%,同比减少3.4%;期间费用率为17.3%,同比减少10.7%,板块盈利能力仍在下滑。
我们看好积极拓展消费电池与储能电池的高弹性电池生产商:鹏辉能源。
8
电站设备:电网自动化仍具备成长空间
在电站设备子行业,我们选取了9家公司作为样本。
电站设备板块2019h1实现营业收入213亿元,同比下降0.1%;实现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减少46.3%;毛利率为26.9%,同比下降6.5%;期间费用率为19.1%,同比减少20.5%。该板块保持了较好的盈利能力,并且在雅中-江西特高压项目核准、特高压项目持续建设的推动下,良好的业绩有望持续。
我们看好电力供给侧改革驱动下的智能电网改造需求增长,推荐电网自动化及工业控制龙头企业:国电南瑞。
9
一次设备:特高压项目驱动业绩增长
在一次设备子行业,我们选取了47家公司作为样本。
一次设备板块2019h1实现营业收入1055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归母净利润49.7亿元,同比下降6.1%;毛利率为19.8%,同比增长2%;期间费用率为14.3%,同比减少11.3%。在特高压项目上马,投资加速的背景下,板块盈利能力基本保持稳定。
我们看好铜价下跌对低压电器利润率中枢的提升,推荐特高压设备龙头企业:平高电气,低压电器及分布式光伏龙头企业:正泰电器。
10
二次设备:泛在电力物联网触发新一轮成长
在二次设备子行业,我们选取了46家公司作为样本。
二次设备板块2019h1实现营业收入576亿元,同比增长4.4%;实现归母净利润38.1亿元,同比增长14.5%;毛利率为23.8%,同比增长2.2%;期间费用率为16.9%,同比减少13.1%。
2018年能源局下发通知加快推进9项重点输变电工程建设,包括12条特高压工程,合计输电能力5700万千瓦,将于2019、2020两年给予审核,近期雅中-江西特高压直流工程已经核准。特高压投资加速将利好:
电网设备厂商产能利用率提升。平均每条特高压投资约210亿元,其中设备占比约60%。
清洁能源消纳问题将有效解决。2019年国网提出加快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计划于2021年初步建成,2024年全部建成。2017年国网智能化投资额为124亿元,未来投资额将大幅提升。
我们推荐国网旗下继电器设备供货商:许继电气。
11
投资策略
2019年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已实现复苏,业绩正在稳步上行。我们认为行业的在补贴退坡路径已明确的情况下,将通过市场化、规模化提振业绩,逐步实现驱动力转换,实现规模和盈利能力共同提升。我们认为之前提出的两条发展主线仍然将发挥作用:
主线一:结构性变化驱动下的发展方式转变。补贴退坡倒逼行业转变粗犷的扩张型发展方式,从数量发展转变为质量发展,未来消费者将成为决定行业发展空间的重要因素。
目前正在成长的新能源车仍然处于资产负债表驱动阶段,多种技术路线仍处于市场和成本竞争阶段,在补贴退坡、平价上网即将到来的背景下,符合政策要求的高能量密度、高性价比的方向是引领行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光伏、风电的平价路径已经清晰,竞争格局和规模化优势是能够从行业内脱颖而出的主要决定因素。光伏海外出口竞争力,也将决定光伏企业的发展潜力。
未来1-2年投资机会将集中在结构性变化,市场占有率重要性将高过盈利能力,光伏领域的单晶替代和高效电池片、新能源车领域的高镍ncm811/nca正极、高性价比lfp在技术成熟和成本具备竞争力时,将打破原有市场结构,诞生新的龙头企业。
主线二:具备逆周期属性的电力投资加速。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对外贸易遭遇阻力的背景下,扩大内需成为了稳定经济增长的应对措施,电力投资由于覆盖范围广、投资额高、持续时间长,成为了扩大内需的重要选项。
在电网投资领域,能源局下发通知加快推进9项重点输变电工程建设,包括12条特高压工程,合计输电能力5700万千瓦,总投资约2000亿,将于2019-2020两年给予审核。2019年国网提出加快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计划于2021年初步建成,2024年全部建成。2017年国网智能化投资额为124亿元,未来投资额将大幅提升。
在核电领域,6台核电机组已核准,并将于今年开工,包括国电投cap1400核电示范工程项目、“华龙一号”福建漳州1、2号和广东惠州1、2号机组,总投资额超过1200亿元,将推动核电相关企业,尤其是中游制造商实现业绩反弹。
我们认为下半年最值得关注的行业包括:
光伏——把握下半年确定性机会。下半年光伏市场由国外转向国内,22.8gw的竞价项目以及4.5gw的平价项目投产目标均在12月底,正常光伏电站建设工期至少需3个月,因此q3、q4将是国内光伏建设高峰期,需求向好对于产业链价格产生非常强劲的支撑。
风电——抢装期已开启,产业链逐步业绩改善。陆上风电2021年将全部进入平价上网,抢装潮已开启并将延续至2020年底。2019h1,国内风电设备行业公开招标量已达到32.3gw,同比增长93.4%,预计2019、2020年国内风电新增装机可达25、30gw。原材料钢材同比降低10%,风机招标价从2018q3为最低点(3196元/kw),目前已反弹至3500元/kw以上,仍然有提升空间。
新能源汽车——灰暗期即将过去,优质标的投资价值凸显。行业当前处于基本面加速探底、政策面已处于上升期的阶段,对于行业可以超配,主要基于以下因素:1)销量拐点即将出现。7、8月销量数据较差,预计自9月起,销量将环比改善。2)政策托底预期愈发增强。政策方向将优先to b端的新能源车应用,比如出租车、公交车等。3)基金仓位处于低位。2019q2基金持仓比例为4.88%,处于历史低位。4)板块估值具备安全边际,申港锂电指数当前pe为38倍,处于历史低位。
展望2019下半年年,电新行业仍具备投资机会。
新能源车:新能源车目前正处于低谷,2019q3有望走出底部,回归正常发展轨道,长期发展确定性高。推荐高镍正极材料领头羊:当升科技,负极材料龙头:璞泰来,隔膜新贵:星源材质,二线电池新贵:亿纬锂能、欣旺达。
光伏:下半年国内项目建设高确定性带动行业进入需求高峰期。推荐单晶硅料和perc电池龙头:通威股份,单晶硅片龙头:隆基股份、中环股份,大量竞价及平价项目进入建设高峰期:阳光电源。
风电:抢装带动行业进入景气通道,业绩持续提升。推荐风机龙头:金风科技,风塔龙头:天顺风能,福建省清洁能源运营商:福能股份。
核电:新核电项目核准拉开了核电重启序幕,将带动产业链上公司实现业绩反弹。推荐a股唯一纯核电运营商:中国核电,核电主设备制造商:东方电气,蒸发器u形管国产化领军者:久立特材。
电网投资:12条特高压项目陆续上马,总投资超1500亿元,极大拉动电力设备相关公司业绩。同时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推进,将打造电网新的发展模式和生态。推荐电网自动化龙头企业:国电南瑞。
12
风险提示
新能源车销量低于预期;
新能源发电装机不及预期;
材料价格下跌超预期;
核电项目审批不达预期;
特高压项目核准不达预期。
作者介绍
贺朝晖,清华大学硕士,7年能源产业工作经验,曾就职于东兴证券。
往期精彩回顾
深度
【申港电新】动力电池加速探底等待反弹
【电新行业2018年总结】从结构性调整和逆周期属性中挖掘投资机会
点评
【申港电新|中报点评】】福能股份(600483):火电增厚业绩 静待海风投运
【申港电新|中报点评】隆基股份(601012):业绩超预期 单晶巨头引领行业成长
【申港电新|中报点评】璞泰来(603659):业绩符合预期 石墨化投放提升盈利
【申港电新|中报点评】当升科技(300073):业绩符合预期 产能及海外市场稳步扩张
【申港电新·点评】天顺风能(002531):业绩超预期 乘行业东风快速增长
【申港电新·点评】金风科技(002202):出货量大幅增长,盈利拐点已至
【申港电新】中环股份(002129)中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 布局大硅片抢占未来
【申港电新】恩捷股份(002812)中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 湿法隔膜龙头地位稳固
【申港电新】亿纬锂能(300014)中报点评:中报业绩超预期 麦克韦尔提振利润水平
【申港电新】通威股份(600438)中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 产能释放规模效应凸显
【申港电新】阳光电源(300274)中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 下半年将受益于国内项目启动
【申港电新】星源材质中报点评:中报符合预期 湿法产能与订单同步增长
周报
【申港电新】电新板块盈利能力正在加速分化中-20190902
【申港电新】光伏建设节奏扮演下半年最大变量-20190826
【申港电新】核电行业当前重点关注问题探讨-20190819
【申港电新】动力电池加速探底等待反弹-20190812
该用户其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