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AI芯天下丨抢占制高点:《科创板创新科技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2024-1-13 22:12:24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前言: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模式正在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从世界经济产业链条、价值链条的位置来看,中国企业也正在从低附加值产业向中高端行业攀登。这一过程并非坦途。
近日艾瑞咨询发布了《科创板创新科技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以科创板为契机,梳理了中国制造2025所辖6大板块,梳理了我国科技行业发展近况以及面临的问题。
后台回复“科创板创新科技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就可以获取《科创板创新科技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完整版)的全文pdf版本下载链接。
全球合作下的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2000年以后,中国高科技产品的出口规模飙升,这源于之前数年中国工业基础和技术能力的上升。
但在这一表象的背后是全球全面科技化的宏观环境,尽管高科技出口总额飙升,但高科技出口占比却始终保持在20%-30%之间。
所以这是一轮硬需求拉动的上升。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到一个数据背后的现象是,在目前大企业全球化战略多年的浸润下,全球贸易已经从过去的制成品贸易变成了半成品贸易,以全球为尺度的供应链,任何国家都无法占据绝对领导地位。
现在,在新一轮技术急待落地应用的时间关口,高科技产品的普及就是新一轮全球合作下基础设施建设的开端。
信息软件成下个核心主战场
在这一领域里中国一直在跟随美国的脚步迅速壮大,同样是在2000年后,我国ict服务出口总规模起升,并始终与美国保持同步。
但在占比上,中国在2005年后反超了美国并进一步上升。这种现象背后隐含的信息非常庞大,正向去看的话,这是由中美之间产业差距造成的,中国借鉴了各国已经成型的先进经验,在信息和通信领域发力形成了跨代竞争的态势。
从负面的角度去看的话,这或许是由于中国对外服务本身就很局限,导致信息和通信异军突起。不过无论如何,信息和通信技术已经被推上了历史舞台,在可见的5-10年内,都将成为国际角力的重要战场。
科技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
在所有科技类国际贸易的背后,是一个国家综合科研能力的体现。2016年,中国科技期刊文章数量首次超越美国。
种种数据都说明,在后工业时代的科技制高点的竞争中,中国表现出的方向性和落地性无可置疑的正确。
时至今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已有细微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理论向实践的转变;其二,专业领域向泛领域的转变。而这两个方面,也将对中国今天的社会经济形态产生巨大影响。
2013年后,中国重大科技成果应用率从88.5%的峰值开始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直到2018年,我们预估这一数字将下降到86.6%。这一方面源自前文多次提到的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问题,另一方面也源自中国科研力量的提升。虽然有国家的大量补贴,但在诸如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技术成果转化为民生产品尚需时日。
对战略的认可程度体现在最终消费端
科技产业是一件事关居民生活方方面面的问题,在很大层面上它并不可见。宣传和民意引导在国家意志和战略面起的作用固然不可或缺,但听明白了和实际行为之间的鸿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硬化指标。
这不仅仅体现在科技类产品民族品牌的拥戴程度,还体现在一个国家居民整体的消费品牌倾向上。
出口、投资和消费,宏观经济三驾马车中,消费者在最终消费的领域,是一个国家工业基础,民族品牌形象和信任度的指标。这种消费倾向虽然不能直接影响科技产业,但对于科学技术的商业化存在近乎决定性的影响。
市场经济一切以供需关系作为市场考量,而用户的消费倾向则直接影响着对国产和进口的信心,如果民族品牌得不到足够重视,那么科学技术的商业化将受到严重的制约。
中国制造2025:资本市场的目的是服务实体经济
《中国制造2025》于2015年提出,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
其中,指出“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重点,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
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分类,科创的内涵可以分成六大板块,但实际上每个板块所包含的内容极其庞杂,几乎每一个板块都可以独立成为支撑一方产业的支柱。也因此科创板以科技创新为旗帜的行业,大多服务于中国更庞大的制造业,服务于中国的工业基础,实体经济。
高新产业注重硬件设备的作用
2018年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开始出现大规模变现,在此之前的商业化进程相对缓慢。
信息技术以软件为核心,但面对物联网、商业与生产智能化等多重实体商业的影响,软件能够迅速成长的先决条件是硬件设备基础设施的完备。
高新产业未来增速处于相对温和的状态,5-10年内实体智能化普及率如果能上升到一定程度,那么行业会迎来更疯狂的爆发。
过去几年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除了通信基础设施的完备以外,还有赖于个人服务的标准化和规模化。之所以能做到标准化,源于个人数据的易得性和需求的同质化。
但是企业服务完全不同,一方面企业数据获取难度大幅提升,另一方面不同行业企业需求千差万别,所以难以标准化进而规模化。而这一切有可能因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落地而改善。
高端装备制造成制造强国转型的战略要地
制造业是强国之基,在此基础上,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这件事本身还充满了战略意味。
高端装备制造业所包含的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深海钻采等领域,无一不是系统性工程,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工业实力和科技能力。
随着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基础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在上述领域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突破,但仍存在显著差异,比如:核心零部件,设备核心系统等尚需国外进口。
为了更好的与社会资源实现整合,帮助创新驱动、军民融合等战略的深入执行,可以尝试采用公私合营模式和产学研模式作为高端装备业的发展路径,在保证国家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同时,调动企业、科研机构的积极性辅助我国顺利转型。
科创板承载市场创新推进的期望
科创板承载着各方对资本市场在推进科技创新及经济转型发展中的殷切期望。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中国科技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
当前,我国正处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时期,亟须扶持大批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当足够多的能够承担风险的长期资本投入到创新中去,国家的创新发展路径和创新优势就能形成,科创板给在创新技术中成长的创业企业带来更多机会。
科创板的开闸意味着国家对科技创新公司的高度关注。未来十年是机器学习智能算法的时代,科技创新对产业加速发展的重要程度要远高于历史上的任何时刻。
我国在这样一个历史时刻推出科创板,将鼓励产业内的科技创新,促使中国科技创新生态加速形成。
科创板对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和新经济发展、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会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结尾:
科创板正在发展中不断成长、完善。在各方面的创新必然会使“硬科技+高成长性”公司脱颖而出,并得到充分发展,起到先锋示范作用。同时,科创板也将成为我国打造与发展高科技行业、新经济相匹配的资本市场的试验田,为推动科技创新贡献新的力量,并且会持续发力。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