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农民打工20年,带领农二代农三代回乡?养老还是创业?

2024-1-13 20:44:27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改革开放40年,绝大多数农民工打工也有着20年左右的时光,一部分农二代学习生长的城市里,农三代甚至还出生在城市里。这些融入到或半融入到城市里的农二代农三代年轻人,会有着什么样的未来呢?
农一代:被称为农民工,中国实体经济制造的产业工人主力军
除了农民工自己,似乎没有再会注意到数以亿计的农村打工群体的身份问题。然而,在中国经济改革进入到深水区的重要节点之时,这些一直在外打拼的农民工们,面对未来却显得无所适从。显然,那个拥有一亩三分地和老宅的地方,虽然每年或许只有春节才会大包小裹地回去住上一阵,却是他们实实在在地根。一个现象比较突出,这些早期出来打工的农民,多数都在城市里购置房产,但显然并不是在他打工的地方,而是在家乡的省城或其他城市里。根在农村老家,触角却延伸到城市。
当年龄已经成为第一代农民打工者继续在城市里打拼的障碍的时候,这些人面临着从未有过的迷茫。曾经幻想着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便可以一直工作赚钱养家糊口下去,如今在一纸招聘公告上受限的年龄而使打工变得异常艰难。曾经用他们的勤奋、努力和奉献精神,托起中国实体制造业飞速发展,如今因为年龄因素,第一代农民工便就此告别实体制造业的工作岗位。曾经的辛苦付出,因为没有缴纳社保,只有最近几年才缴纳过一些,对于未来城市的生活,略显有些力不从心。
于是,我们看到,农民工一代的农民们,随着就业年龄的受限,逐渐淡出了城市打工的队伍,返回家乡似乎成为他们最佳的选择。
如果我说,农民工一代的使命还没有结束,或许有些人并不相信,这些年过40岁的人,还会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潮当中崩发出什么样的能量呢?或许这一批对中国实体制造业发挥举足轻重作用的产业工人中坚力量,又将在中国新一轮的乡村振兴过程中,同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与当初他们只身一人闯荡城市不同,如今他们拥有相当的视野和经济判断能力,多年的打工积累,足够他们在农村开启一番事业,人在中年以及多年打工积累下来的精力和能力,更使得他们在中国乡村经济振兴过程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有人会质疑,难道中国所有领域开创性的事业,都要这批历尽艰辛的70后中国农民来完成吗?确实如此,其实,任何一个大历史时期里的发展,无非就是一个时代人的奋斗的结果,包括欧美日韩等国家。
不信,你可以看看,现在的农业创业者,现在的家庭农场的主力,现在合作社的牵头人,绝大多数都是经过历练的70后,他们拥有打工经历,然后选择回乡创业。
农二代:再不想重复父辈的工作,先享受现在,再思考未来
对于出生在城市里的农民身份,很多农二代并不认命。即便曾经做过留守儿童,后来随同父母在城市里生活上学,他们也仍然拥有一颗与城市人平等的心。当农一代的辛苦打拼和省吃俭用,换取了农二代优良的教育和生活条件之后,再加上国家的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状态,使得绝大部分农二代逐渐开始拥有一纸文凭,可以在城市里寻求更加有尊严的工作。或许这也是当初农一代辛勤付出期待获得的结果。
然而,这样的结果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很多农二代成为房奴,同时,那个只有春节才会回去的老家,仍然是其最具根基的地方。这是一个尴尬的夹层,他们确实是城市里生活长大的城里人,但他们又确确实实是农村人。习惯于城市的生活,从来没有接触过农田和土地,农村与城市之时的游移——向左转?向右转?
仍然有一部分农二代有着非常强烈的农村情结,选择在新一轮乡村经济的振兴的过程中选择创业。显然,这部分80后或90后新生代“农民”创业者,其身份已经不再是纯粹的农民,他们更像具有农村情怀的城市农业创业者。因此,品牌100分认为,未来中国农业经济领域里的富豪们,将出现在这些80后和90后的农二代当中,他们也将是中国乡村真正振兴的旗帜性人物。
农三代:“心中无城,心中无农”的一代,更加向往城乡之间自由转换
对于农三代,我们无法预料未来,或许10年当中,中国经济的变革,就会让那些曾经向往城市的农民们的后悔,也或许未来10年当中,中国农业仍然原地踏步,进一步拉开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但是显然,无论如何,农三代都不会再为“城与乡”之间选择而痛苦,他们开始忽略城乡之间的差别,他们的生活也一直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游移,喜欢哪里就在哪里,这是一种身份与空间的自由。
我们非常希望看到的是,当农三代真正成长起来的时候,中国已经实现乡村振兴大计,人们不必再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选择而苦恼,在心理和空间上,城乡之间更加自由,中国农民及他们后代能够随意呼吸任何地方的空气。
结束语
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中国一代代农民奋斗的历史,无论是中国实体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还是未来中国农业实现乡村振兴,都离不开勤劳、勇敢、奉献的中国农民。在中国现代经济发展历史上,一个且唯一个顶天立地的名字——农民工——正是他们撑起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片天。当人们展望未来40年中国经济的前景之时,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这即将到来的40年,仍然属于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他们将前赴后继,创造中国经济新一轮的辉煌。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