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楼新村改厕工程绝大部分楼幢,由于难以达到完全同意,搁浅了。
怎么办?应该把改厕项目转为改造。
如何达到最大公约数,一边尽可能减少矛盾呢?
我看了一下公示,除了个别人提出要解决家人工作等诉求外(这个政府应该关注解决,而且要优于新村问题解决),多数是要求增加面积和回迁。假设政府不与民争利,我认为是可以做到就地回迁的。为什么?陈述如下:
钟楼新村前后间距比较大,可以南北拓展三五米,甚至更多,比如七八米(后面会补充说明),东西向小区内部没有必要宽到开大卡车,也可以调整。这样每户增加20到40平米是可以做到的;
最下面设置半沉式车库,这样底楼采光没有影响;
周边可以有六层楼的高度,假设造5层楼高,就可以拆除少量的楼,比如已经全同意这次改厕的楼幢,这样前后间距可以大幅度调整;
旧楼不涉及电、煤、水的配置扩容,再加上政府政策费税倾斜扶持,多出来的楼层可以出售,每平米可以有2万元,这样算下来,每改造四户的投入,便有一户的回报率。如果建造6层,收益更多。因为钟楼新村多数楼只有4层。换句话,就是以增加土地使用律,降低投入。也就是说,在不考虑或者少考虑电、水、煤的情况下,建筑成本是很低的,不要说住宅,商业性楼层也只有千多元(可以参考规范的建筑工地上,上墙的公示,其中涉及“建筑成本”),如果加强审计,加强反腐压力,财政可以少投入,乃至不投入。而且这样做,就能获得最大多数居民支持,最广泛的认可,改造就可以早日上马。但是这样做,政府开发“无利可得”,然而在这无利可得的后面,政府威望与亲民形象那是花钱也不一定买得到的啊!期待本届政府开始能真正落实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如果有居民要求外迁,那么政府可以介入协助解决。那是更为有利的局面。
祝愿钟楼新村民众是有福的,是有福报的,在改造过程中涌现焦裕禄式的干部群体。
姑苏区便民服务员
居民,您好! 您的意见和建议已收悉。我们将在钟楼新村的改厕工作完成后,积极考虑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姑苏区住建局
2014-4-17 10: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