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2019年8月14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2024-1-9 11:29:09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荷兰合作银行:疾病,贸易问题改变了全球生猪市场不断上升的疾病压力正在挑战全球市场,特别是非洲猪瘟(asf),它继续对亚洲国家的生猪产量产生负面影响,并增加了世界其他地区生猪贸易和生产前景的不确定性。这是荷兰合作银行季度报告的重要信息之一。
荷兰合作银行季度报告指出,asf继续威胁全球猪肉市场,中国猪肉价格开始上涨,世界其他地区对此也持谨慎态度。其他因素,包括疾病管理和天气,正在阻碍欧洲和巴西的生产。中美贸易谈判的恢复是一个积极的事态发展,这意味着中国有机会审查美国猪肉进口的关税。
非洲猪瘟影响全球猪肉市场
荷兰合作银行估计中国当前的生猪损失同比增长40%,2019年底可能扩大到50%以上。但是,由于2019年早些时候大规模屠宰,预计该国的猪肉产量将以较慢的速度下降,全年下降25%,2020年生猪和猪肉产量均下降10-15%。同时,asf在越南,老挝和柬埔寨迅速蔓延,最近又在朝鲜发现。该报告估计,亚洲所有猪群在一年内都有感染asf的风险。欧洲仍然受到asf爆发的挑战,但主要是野猪。该报告补充说,疾病压力预计将影响全球动物蛋白质生产超过5年,而在中国,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全球贸易流量的影响
中国前所未有的供应损失已经改变了全球贸易流动,并将继续如此。该银行的分析师写道,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 2019年的前5个月,欧盟对中国的出口同比增长了41%。
市场投机加剧了国际价格的波动,价格进一步上涨的压力将迫使墨西哥、日本和韩国等传统猪肉进口商积极竞争猪肉供应,导致成本上升。
荷兰合作银行强调市场准入和贸易政策的变化是继续影响贸易流动的主要驱动力。
非洲猪瘟加剧供应紧张度
随着asf在中国的蔓延,价格开始上涨,表明供应紧张。自6月中旬以来,生猪价格比2018年上涨了40%。
大量冷冻肉类库存继续压低价格并对市场回报造成压力。五月猪肉进口量大幅增加,预计2019年下半年猪肉出货量将增加。
预计美国将增长猪肉产量
在美国,预计2019年下半年,生猪存栏和生产力的提高将导致猪肉产量同比增长5.5%。荷兰合作银行补充说,解决墨西哥和加拿大的贸易条件将促进出口,恢复与中国的贸易谈判是积极的,但劳动力短缺仍然是一个关键的制约因素。
欧洲更偏重于市场价格
与此同时,asf在东欧的扩张阻碍了扩张,高温正在减缓生猪产量增长,从而有助于提高市场价格。大多数成员国的出口增加,主要是受到中国需求的推动。
巴西:猪肉出口仍然很高
报告指出,中国和俄罗斯的需求推动了巴西的出口,尽管出口超过了生产增长,但国内猪肉价格仍在上涨。
猪价突破18元,养猪户该如何选择补栏时间?我们可以先看一下目前的生猪价格,伴随8月新一轮上涨的开始,现在的生猪价格已经算是比较理想了,生猪均价已经达到了10块钱,而生猪价格破12的也已经有了福建、广东、广西、浙江、江西、湖南、海南7个省,其中最高的广东已经达到了13.5元,而这还是明面上的价格,据有关养殖户反应有地区的收猪价格已经达到了18元,18元的生猪价格多数养猪朋友想都没敢想过,可现在这已经成为了现实。
导致生猪价格上涨主要是因为非洲猪瘟发生后当地生猪存栏量大幅下降,可供出栏生猪数量不足,再加上生猪调运受阻外地生猪难以进入当地进行补充,导致部分发生非洲猪瘟严重地区屠企提高价格进行抢猪,生猪价格也是持续上涨。
随着生猪价格的上涨,生猪均价突破10元大关,部分地区上涨至12元,最高地区已经达到了18元的水平,那么下半年生猪价格“牛市”已成定局,因为下半年是我国的猪肉消费高峰期,不管是从气候来讲,还是从节假日的刺激来讲,都会对生猪价格的上涨产生一定量的刺激作用,以目前最好13元均价超10元的价格来看,下半年经过两轮上涨刺激后是极有可能达到13元均价的,13元的价格算是“超级牛市”了,因为现在的养猪成本正常情况下只需要6.5-7元,13元的价格将是100%的利润,也就是一头250斤肥猪可以净赚1625元。
养殖户何时补栏比较合适
生猪价格高涨,仔猪的价格自然也不甘落后,此前有准备补栏的养殖户反应,现在30斤仔猪的价格已经达到了1300块钱,后期肥猪价格只要能达到10块多钱或者9块钱就不会亏本会有一定的利润。很多养殖户认为这是一个商机而有了补栏或者重新复养的心,但是现在的生猪补栏疾病的风险还是很高的若是做不好防控一旦发病那么损失也就不更大一些。
笔者认为现在这个时机对于老的养猪人来讲是个机会,而对于养猪新手来讲现在补栏并不合适。再就是对于集团化猪场和散养户是个机会,但对于普通规模化猪场又不合适,主要是因为集团化猪场和散养户相对资金比较充足,抗风险能力也会更强一些。所以有补栏打算的养殖户还是应以自身条件为标准不可跟随猪价变化而冒进。
王中┃我们究竟该不该复养?这世界变化快:昨天有人不想让你养,今天又补贴你,鼓励你养;昨天发誓,这一辈子都不再养猪了,今天,猪价13元/斤了,誓言还算不算数现在,养猪人仍在惊魂未定中,高价的诱惑就开始刺激了。消息灵通人士都知道,现在大北农、双胞胎、新希望六和、正邦都在抢猪场资源,都想抓住未来数年这个百年一遇的高价机会。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不存在养不养的问题,而是养多少的问题。因为他们有实力,亏得起,也赌得起。
前几天,我跟朋友们说过一句话:对于大多数小猪场(甚至包括一些资本实力不足的大猪场),非瘟只给一次犯错的机会,而对那些有钱的主儿来说,可以错3次甚至更多。最近很多朋友咨询我,现在可以复养了吗在此,我撰文一并说说自己的意见。
一、 大环境不好的,不养!
生物安全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或者叫外环境和内环境。我认为大环境(如周边20公里半径内)非瘟威胁较大,周边猪场不稳定(你懂)的,想把猪安全的养到出栏,风险是很大的。尤其是对于中小猪场,大(外)环境不好,猪场内非瘟防控硬件又不具备的,最好是不养。
很多时候大环境决定了所谓的“防不胜防”。比如最近江苏、安徽等地,“小飞”又光临了一次,又洗劫了一遍,让仅存有限的猪场,又经历了一场灾难。一位连云港的朋友,已经经历过了一次,好不容易让猪场稳定下来,刚刚看到希望,现在又夜不能寐了。
当然,中国有些地方虽然也有过非瘟疫情,但人烟稀少,大环境相对不错,养殖密度也低,如新疆、甘肃等省区,完全可以抓住这次机会,毕竟成功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在这些地区,我一般鼓励大养、特养。
二、小环境无法改造的,不养!
非瘟疫情大环境下有些猪场还是成功的躲过了,除了一些防非的措施得当,细节做得到位以外,猪场的小(内)环境,也就是布局和结构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扬翔在亚计山里养了3万多头母猪,他们采取的是新型楼房养猪的模式,每层就有约1000头母猪,这个密度已经是很大了。但是,扬翔在贵港两次被列为疫区的情况下还是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他们在介绍经验的时候,承认楼房养猪模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有些猪场,地理位置离街道、村庄很近,人流较多,而猪场内又是通槽饲喂、通槽饮水,圈舍之间没有实心墙隔断,粪便也不好进行无害处理。还有南方的一些猪场是半开放的,老鼠、苍蝇、蚊子、蜱虫等都很难控制,这样的猪场复养的风险也是很大的,很难做到切断。对于一些无法改造或和改造意义不大的猪场,建议在疫情的高压威胁下,最好是暂时不要复养。
三、不具备防非技术的,不养
有些猪场硬件很好,大环境也说得过去,但还是“中招”了,甚至中招后连原因都找不到,为何因为漏洞太多,主要还是缺乏防非知识和操作技能。有些猪场的老板到现在(非瘟进入中国已经超过一年了)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样的消毒方式才是有效的,不知道如何切断传染源,不知道一旦病毒进场后如何处置。这样的状态,最好不养。如果盲目复养,那就是赌,就是靠运气,风险是很大的。
在有效的非瘟疫苗没有出来之前,要想保证猪场安全,依然要靠系统的防非措施。系统的防非知识和技术,这是软件,只有软硬两手都要强,“中招”的几率才会低。
有人说,非瘟“防不胜防”。其实,我是不认同这种看法的。非瘟的确很难防,但绝非不能防。采取有效的、甚至是过度的手段,都是为了降低中招的概率。60%和90%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四、经不起失败的,不养!
这几年,有些猪场在扩建的时候就已经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前一段时间又被非瘟洗劫一次,经济已经十分困难了。现在猪价虽高,但非瘟疫情利剑高悬,风险还是很大的。如果再也经不起一点失败,最好暂时别养,建议等到疫苗出来或疫情稳定再说。
五、几句感慨
1、复养,一定要“量力”而行;
2、高价下,总是有敢冒险的挺身而出;
3、很难过,一些小猪场没能力抓住这次高价机会了;
4、有些地区鼓励养猪保供给,但是并不欢迎小散回来了;
5、较长一段时间内,机会可能是那些财大气粗企业的;
6、有能力防住的企业,赶紧赋能客户吧,让大家一起共享你的能力;
7、有些企业手下留情吧,做生意把良心放在第一位,就是有效,能不能价格低一点;
8、养猪真正的进入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含量、高收益的时代了;
9、还有猪的,加油吧,对于防非,怎么都不过分;
国家发改委:将扩大养猪场产能 启动补贴联动机制近一段时间来,猪肉价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主要是因为去年8月份以来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导致我国生猪生产供应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记者今天从国家发改委了解到,各级政府将重点支持种猪场、规模养殖场恢复和扩大产能,及时启动价格补贴联动机制。
国家发改委表示,目前出台了财政、金融和土地等多项扶持政策,重点支持种猪场、规模养殖场恢复和扩大产能。同时积极引导肉鸡等养殖行业扩大生产,增加替代品供应。据有关部门定点监测,今年上半年,肉鸡出栏量大幅增加,同比增幅达到15.8%。同时肉牛和肉羊出栏也明显增加,整个肉类蛋白供应总体平稳。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 岳修虎:没有受到疫情影响规模养殖场能繁母猪的存栏扩大了一倍,有一些规模养殖场(生猪)出栏提高了20%到30%,个别的甚至提高了60%以上。
与此同时,为应对猪肉价格大幅波动,今年4月份以来,全国已经有29个省份启动了价补联动机制,共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超过20亿元,补贴困难群众8000余万人次。按人均每天2两肉测算,精瘦肉价格上涨10%,每人每月可能增加支出10元左右,按价补联动机制发放的补贴,能够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大的影响。如果今后物价涨幅继续扩大,补贴标准还将相应提高。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 岳修虎:建立了一定规模的猪肉储备,可以有条件有能力、保障重要节假日和消费高峰期的居民猪肉消费。另外一方面还进行专项部署,加强市场监管,将严厉打击囤积居奇、串通涨价等不法行为。同时加强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尽快恢复生猪产能。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