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周五发布公告,在1%关税配额外今年再增发80万吨滑准税进口配额,受此消息刺激,美棉止跌反弹,在连跌三日后收获阳线,郑棉也表现出一种“靴子落地”的积极反应,盘面走势偏强。在2018年6月份国家增发80万吨滑准税配额增发后,市场就有预期滑准税可能还会增发,3月份以来国储政策迟迟未出,市场对此预期更加强烈,因此一直对市场造成压力,周五消息落地后利空出尽,棉价情理之中短线反弹,但反弹行情能持续多久值得期待。
国内棉花市场进入3月份后,金三银四行情未能启动,相较年后采购小高峰,需求有所下滑。织造企业分批下单,随行就市议价,且订单较年初减少,抑制纺企采购意愿,近期郑棉主力合约多次尝试突破16000关口,但终未能站稳,一方面是下游刚需采购,市场仍持观望心态,另一方面受仓单打压,盘面上行较为吃力,4月份仓单增加了5.48万吨,总量已接近90万吨,是去年同期的2.4倍。因中美贸易已进行九轮谈判,后续谈判进入深水区,市场对未来预期仍谨慎乐观,因此在现货悲观情绪未有效缓解前,套保的压力还一直存在,在05合约交割前棉价始终存在回调风险。
棉花回调后将是建仓的好时机,棉花后期行情积极看多。从供需上来看,虽然今年库存消化较慢,社会库存较去年同期高,以及配额增发,供需或可维持平衡,但增发配额终不能代替国储,供需存在错配可能。2019/20年度全球棉花供需也存在变数,虽然预期供需略有结余,但受中美贸易关系影响,美棉种植意愿下降,印度国内市场供需偏紧,价格不断攀升,出口受到影响,变相抬高我国用棉成本,另外全球主产区进入种植季,天气炒作存在机会。
美棉种植意向不及预期
根据2月份usda展望论坛对全球市场的预测,2019/20年度全球棉花市场供需略有结余,产量将达到126.5百万包,为历史第二高水平,需求125.5百万包,产需盈余1百万包,产量增加8百万包,其中主要来自于美国、中国和印度。因为预计弃收率下降,美棉收获面积预计为12.93百万英亩,美棉产量预计达到22.5百万包,增加4.1百万包,中国产量预计增加0.5百万包,印度预计增加1.5百万包。但从3月份美国农业部发布的种植意向报告来看,美棉种植意向大幅下降,从2月份预计的14.25百万英亩降至13.78百万英亩,亦低于前期ncc预计的14.45百万英亩,按照2月份预计的9.3%弃收率计算,产量较前期预估减少0.75百万包。除了种植意向较预期下降以外,今年对天气的预期比去年明显要好,气温处于正常水平,西南棉区没有干旱迹象,但今年是厄尔尼诺年,美国飓风增多,天气将反常多变,对产量预期的影响将更为频繁。
图1:美棉种植面积预测
图2:2018年同期天气对比
印度棉花国内需求旺盛
根据4月份cai对印度国内棉花的预测,2018/19年度印棉产量3250万包,较前期预期缩减10%,另外因外汇市场的高度动荡迫使印度纺织企业增加对当地棉花的需求,导致近期印度棉花市场价格攀升,印棉价格两周内从5500 - 5600卢比/公担上涨到6150 - 6200卢比/公担。今年msp价格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提高,印度北部长纤维27.5 - 28.5毫米棉花的最低支持价格是5350卢比/公担,印度棉花进口成本提高,但国内市场因抛储延后低质资源供应不足,且3月以来低等级纱走货较快,对低价低质的棉花需求增加,根据张家港库存数据显示,4月2日港口印棉库存为4639吨,4月8日降至4236吨,印棉库存减少403吨。
图5:印度棉花价格
当前国内棉花供需状况
从供需情况来看,当前市场年度内供需基本平衡,截至3月份我国棉花社会库存500万吨,较去年同期高109万吨,加上国储库棉花270万吨,以及进口增发80万吨,供需与去年相比并不紧张,但仍然存在供需错配的可能,因为滑准税进口高等级的棉花更加划算,而国储抛售的棉花多质低价廉,可能存在低质棉花供应短缺而用棉成本提高的可能,此外国储棉花也存在新旧更换和补库的需求。考虑进口美棉对市场的压力,从当前美棉的出口情况来看,出口已完成预估的82.31%,未签约剩余57.84万吨,中国今年已累计进口美棉17.28万吨,还有签约未装船美棉17.75万吨,若中美谈判协议承诺进口美棉,短期可进口的量为75.12万吨。
增加进口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一方面会冲击国内市场,短期市场供给增加,另一方面考虑进口价格问题,当前国际市场供需偏紧,进口棉价差收窄,棉花进口造成国内用棉成本提高。郑棉09合约在16200附近将存在套保压力,在05合约交割前上行空间不会太大,注意后市回调风险。未来全球供需仍有调整空间,天气将反常多变,未来推升棉价上涨的题材较多,炒作空间可能更大,期价回调将是中长期建仓的良好时机。(作者:赵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