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今年高考有点不给力啊,清华北大一共录取173人,苏州包括张家港,昆山太仓,吴江一共才4人,大多数都是苏北的,有点尴尬。
市教育局便民服务员
尊敬的网友,您好!2018年高考录取工作尚未结束。往年苏州高考的总体成绩是不错的,如去年,全市本一上线率近40%,本二上线率近90%,本一、985、211高校达线率均与苏锡常等地持平;在高考报名人数仅占全省人数7.27%的基础上,全市本一、本二上线人数达到省上线人数11.95%,贡献率超过您所讲的兄弟城市,400分以上考生在全省占比8.93%,超过这些兄弟城市。此外,去年全市高中阶段有396名学生在省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一等奖,有近350名学生被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等国外知名院校直接录取。预计今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考试招生和录取方式逐步健全的结果,更是苏州教育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教育规律、优质均衡发展的结果。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判断一个地区教育质量的标准,不是只看考上清华、北大等高校的人数。2013年教育部下发文件,即《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教基二[2013]2号),文件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充分发挥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推动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并依据党的教育方针、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国家课程标准等有关规定,公布了“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方面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主要内容,着力构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国家相关文件历来要求对教育质量的理解从关注升学向关注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转变、评价标准从只关注学习结果向关注教育目标的达成转变。公平的教育,是为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平台,使每个不同情况的学生都得到适切的教育,我们努力地去这样做。当然,我们要对每次高考进行反思,对一年的教育教学的得与失进行总结。对于好的做法,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做法,依然要坚持;对于对于一些不良现象,要坚决查处。欢迎社会各界进行监督,多提建设性意见,共同打造有利于每个学生得到更好发展的平台。感谢您对为苏州教育的关注!希望您今后多为我们提供好的建议,多出谋划策!
江苏的人才都出国了,中国教育。。。哎
抛开考试成绩这一因素,苏南的学生在学校所属地域选择上,还真没把北京放在首位。
有偿家教和校外培训机构这股风不刹住,教师的精气神不上来,情况不会改观!
北大,清华也不是首选???哈哈,你真会自娱自乐!要是别的学校不怎么上心的话还同意,北大,清华还不在心上?怕是分不到吧,别骗自己了。
留不住人才,培养好了都出国深造啦!教育部要反思啊
你这是预招的大哥,而且你发的苏北学校没可比性,那绝对是集中了一个地级市最顶尖的生源,全部抢走。
如果放到外省,湖南那种学校那就是一个省的顶级生源全部抢走
那么苏州也有顶尖的学生吧,不在这个学校,总在别的学校,那么苏州大加起来的北大,清华的学生有多少呢?大家都用整个地级市来比比,不还是比别人少了吗?
苏州总体比苏北好,但是拔尖的确实不如苏北几个市啊。
苏州一节课两个小时补课费800,一个老师补课一年挣个几百万很正常,在学校里教学生才几个钱啊
外面的培训代课机构,搞得公办学校老师们人心浮动!哪有心思好好教书。新进的老师尤其是中小学拘束的很,且小部分就混混日子!目前仍然保持高水平教学的就那些地方财政雄厚肯花钱在公办教育的地方了。
真不是首选啊,苏南考入世界top50的学校的学生超级多哈,人家根本就不参加高考哈。
木渎高中啥时候不是苏州大市的了?请楼主在仔细看看。另外苏高中"老贵族"和园区星海"新贵"请仔细了解一下。考虑到苏州这些即是学霸又是富贵子弟们的圈子基本流行出国,再加上选近不选远,选质不选名的考生!
说句夸张点的,北京那是985的上清华北大211的上985本二的上本一本三的上本二。苏州这边则是颠倒过来,还有领导为了政绩把名额拿出去。
楼主你等着
马上有人会说你眼界低
苏州牛人都出国了,和国际接轨
但是看看别人无锡,无锡和苏州差不多
怎么考生少,还比苏州考的好呢?
专业大于学校,我们首选包邮区,
北京那环境真的不太好
我数了一下,5个。
苏州中学公众号今天发榜,3个清华保送生。
哎,我一初中文化人操心却是清北名校,哎
那样学生就分散了学风就不浓烈了,那些学校都会为了预招做有组织的准备,而苏州几乎不会这样。
现在就是生源吸血。无锡天一都来苏州招最好的学生了,何况是其他呢。
你再看湖南的长郡雅礼湖南师范附中,哪年预招一个学校不是几十个,但是能说明湖南的教育比江苏好吗。
星海高中一个都没有,不要告诉我能考上人的都出国了,那为什么南京有那么多考上的,难道南京考上的都是没钱出国的吗?
起码我小学初中班里一大半同学都出国了,家里都是有钱啊~
2018-6-26 13: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