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南方钓友跟我说,他有些担心当地生态,河里本土鱼种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没有人要的小罗非鱼。
每次钓友都是扫兴而归,自己梦寐以求的鲫鱼、鲤鱼没有钓到,反而罗非鱼、清道夫闹个不停,白白搭上几十元的饵料不说,最后空军回去很是狼狈。
真是这样吗?我认为钓友有些“杞人忧天”了,虽说广东、福建等地罗非鱼、清道夫泛滥,可也有很多地方生态一直不错...
最近,几位广西钓友,在后山水库钓鱼,碰到一群非常稀奇的鱼类。这鱼比罗非鱼、黑鱼还猛,每次都把鱼钩吃到肚子里,当地人都说这是号称“泥鳅之王”。
当地钓友反映,这鱼太多了,本想用蚯蚓钓鲤鱼,没想到这种“泥鳅之王”疯狂抢食......
“只要饵料入水,这鱼就来抢吃,吃的时候非常凶猛,几乎都是黑漂,每次都把鱼钩吃在肚子里,摘钩非常麻烦,害怕背上的尖刺,因此都是直接割断子线。”
这鱼学名中华棘鳅,很多地方也叫刀鳅,同属泥鳅类目,属亚热带鱼种。相比起我们常见的泥鳅,刺鳅体型更大,头部更尖,浑身暗绿色有很多斑点,不知名的钓友初次钓到可能被吓到,也不敢轻易食用。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钓起刺鳅都被扎伤,这鱼有一种“秘密武器”,可谓是全副武装,表皮光滑满是黏液,背上长了一排坚硬锋利的细刺,就像刀锯一般,一不小心就被隔得手破血流。
刺鳅对水质要求极高,喜欢生活在溪流、溶洞之中。随着环境的改变,体型巨大的刺鳅越来越少见,普通个体的刺鳅已经卖到百元一斤,有价无市不容易买到。
当地老乡说,一位村民捉到一条大刺鳅,比小孩手臂还粗,很少见也很难得,被人一千元当场买走。
不知众位钓友见过刀鳅吗?如今什么价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