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福建卫生报
惟妙惟肖的蛋雕
五彩斑斓的黏土
精美的钢丝工艺品
你是不是以为
今天福小卫要和大家介绍
民间手工艺人?
这些作品可都来自
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一群大三的学生
而做蛋雕、捏黏土、弯钢丝
竟然是他们口腔技能训练课的内容
快来看看是怎么一回事!
不会手工的民间艺人不是好的口腔医学生
“牙科钻头”,在老百姓看来是口腔科专用医疗器材,单凭它发出“吱”的声音就会让你觉得很无法言语的酸爽。
而学生们需要用这个医学专业设备,进行雕刻。
“蛋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啊。”一名大三的口腔医学生说,在打磨鸡蛋壳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不小心就会失败。
每个蛋雕作品差不多要花费1个小时的时间,要求他们必须要娴熟得掌握”手机头”的握持方法、支点、力度等。
通过细致、精心的打磨,各种符号、图案才能在蛋壳上呈现出来。
“一弯情深”—正畸初体验
弯钢丝也是训练课程中的一项,从基本的圆形、方形开始做起,渐渐就要弯出自行车、汉字等复杂的图案。
牙科诊室“神还原”
仿佛感受到了口腔医学生的浪漫
“摘下星星给你,摘下月亮给你”
“操作课其实蛮有趣的。弯钢丝,同学们常常弯得手很痛,但看到漂亮可爱的成果后还是很开心,同时这又能锻炼到同学们对金属丝弯制的操作。”口腔医学院2009级的陈胜兰回忆,大三的时候还有用石膏雕牙模型,那时就要按照临床的标准来了,要雕得很逼真,而且都记录成口腔操作课的成绩。
口腔的特色教育 提高动手能力
“口腔这门课程对动手实践能力的要求特别高,每一个学生毕业后都要直接面对病人进行实际操作,尤其是在实习期间,他们就要面对口腔患者,进行实际操作。因此对口腔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很高。”福建医科大学口腔解剖生理和组织病理学教研室主任吕红兵说。
训练除了动手能力外,还要求对医学人文和美学方面的素养有所涉猎和了解,还要涉及到美观和功能。
这些精彩纷呈的手工课背后,都是为了增强学生使用医疗器械的手感,使学生们更好的掌握基本的操作,这样才能保证今后在实际操作中患者的安全性。
据了解,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已连续七年举办“一专一品”口腔医学生培训计划,涵盖标准化病人大赛、口腔健康知识宣讲大赛、口腔诊所设计优秀作品展示、手机头雕鸡蛋大赛、持针器十字绣大赛、弯钢丝大赛、超轻粘土作品大赛、雕牙大赛。
口腔医学生脑洞大开,真实演绎常见疾病的表现、诊治,宣传口腔健康知识,使用口腔治疗工具如手机头、持针器、三角针、钢丝、黏土、蜡块等,制作出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手工艺品”。
为口腔医学生的心灵手巧点个赞!
end
编辑:乔一
福建卫生报记者:张帅
原标题 纳尼!捏粘土、弯钢丝、雕鸡蛋居然是医学生的上课内容?想不到医学生们是这么的心灵手巧……
医院宣传人专属的超级案例公开课火爆来袭!4月27日18:30,20个超级宣传案例将在2019健康界峰会首届「宣传我最强」专场开讲,满满干货,不容错过!免费报名咨询:18311301805(手机/微信)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