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结束的高考中,江苏的作文题引起了热议,题目中写道:“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有专家分析,这段材料提倡的是一种包容的文化态度,如果抓住这个主题,有很大概率拿高分。今天要逛的街巷——皮市街,就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形成了它独特的风味!
皮市街,北接文昌路,南连广陵路,六百多米长,十米左右宽,路上铺设着花岗岩麻石,是老城区居民出行的一条重要通道。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扬州市作家协会秘书长徐颖宏,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青少年时光,对于街上的一砖一瓦,他都十分熟悉。徐颖宏回忆说,刚建街的时候,南皮市、北皮市都有卖皮货的商人,很多商人不是扬州人,是回民,他们吃羊肉比较多,在他们集聚的地方就有个羊肉巷,后来还有大芝麻巷和小芝麻巷。
随着历史的变迁,曾经的“皮货一条街”逐渐演变成了更加多元化的商业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汇聚了手工业、餐饮、生活服务等各类店铺,十分热闹。如同鱼骨状排列的两边巷子里,居住的都是老扬州,为皮市街增添了浓浓的烟火气息。徐颖宏说,过去皮市街南边、北边都有烧饼店,最南边还有药店、机面店、煤炭店等等,特别是到了夏天,街上乘凉的人会把凉床、藤椅摆在路边,大家一边纳凉一边侃大山,形成一道独特的市井风景线。
虽然现在搬家了,但徐颖宏经常会回来转转,寻找记忆中的老街味道。在文人学者看来,皮市街也是一个好去处:这里有扬州最早的基督教堂,有万寿寺、兴教寺等历史遗存,还走出过多位文化名人。
扬州作家储怀明介绍,这条巷子里住过近代最出名的中医——耿氏中医。耿家六代为中医,老百姓为了表达对他们的厚爱,就把这条巷子以他家的姓命名,叫作耿家巷。
1915年出生的耿鉴庭,是耿氏中医的传人,他从小跟随父亲耿蕉麓学习中医,18岁就能独立行医了。他从小居住在这里,受到扬州人包容性格的影响,他不排斥西医,在20岁的时候,他又考到江苏省医学院去深造西医。
融汇中西的耿鉴庭成为了我国著名的耳鼻喉科专家、医史学家、文献学家。除了耿家,在近现代史上,皮市街里走出过多个领域的大家。储怀明告诉记者,卞家、支家也是中医,在皮市街上保留着他们的故居。不像东关街和广陵路上盐商家里的园林式建筑,这里基本都是前后两进或者三进的民居,保留着原汁原味,非常漂亮。徐颖宏介绍,评话艺人王少堂曾住在三多巷,周边还住着著名导演许幸之,他曾执导了《风云儿女》这部电影。此外,朱自清也在皮市街住过,还有很多近代和当代的文人,比如丁家桐、朱福烓、马家鼎等等,年轻的时候都生活在皮市街。
没有高墙大院、没有盐商巨贾,但皮市街有商业气息,有人间烟火,也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一条包罗万象的老街。2006年皮市街进行了升级改造,“重生”之后的皮市街,更是把包容性发挥到了极致。
过去,皮市街的宽度只有三四米,2006年改造之后,拓宽到了11米。交通顺畅了,配套公共设施完善了,皮市街吸引了一批80后、90后的青年创业者落户,变成了“创业一条街”和“文艺一条街”,拥有众多“网红店”。储怀明说,这些新潮的店跟传统的皮市街民居巧妙融合了,咖啡和功夫茶在一家店里,大油火烧和西式下午茶同在一个屋檐下,充分体现了皮市街的包容。
边城书店是最早入驻皮市街的“网红店”之一,老板王军来自安徽。2007年,他创办了这家以古籍修复、古籍文创为特色的书店,2012年他把书店迁到了皮市街。边城书店负责人王军表示,自己非常喜欢这条街的氛围,它与边城书店的文化也是比较契合的。
在经营书店的同时,王军还经常走街串巷,收集了不少和皮市街有关的老物件,记者在书店里看到他收藏的同治年间的云蓝阁名笺,非常精美。
云蓝阁,是晚清时期扬州著名的纸号,位于当时的南皮市街上,经营内容为纸笺、扇面等,也帮客人装裱字画。王军介绍,这块有些残缺的木板,正是云蓝阁的招牌,“武林”二字,可能因为店主是浙江武林人。以前其他人可能没把这个东西当回事,就将其一锯为二,做成箱子里的一个隔板。王军无意中看到这个招牌,一下子就看到了其中的文化价值,辗转几手才把它买下来,准备把它修复好。
在店里堆积如山的古籍中,也有一本和皮市街有关。王军介绍,在民国的时候,靠近皮市街有个叫藏经院和宛虹桥的地方,这两处都是印制佛经的,这本扬州藏经院存版就能充分展现扬州的文化。
因为来到了皮市街,王军这个外乡人迅速融入了扬州;他又倾尽所学,保护和传承起了扬州文化,这真是一种美妙的缘分。从古至今,在这条几百米长的老街上,每一户原住民、每一家老字号、每一个新商户都各有特色,但它们又和谐共存、相映成辉,共同酿出了皮市街独一无二的风味。
储怀明感慨,皮市街既有传统扬州文化的典范,又有现代社会新潮的文艺范、时髦性,把古典和现代交融糅合在一起,形成了现在皮市街的特色,再加上传统的石板路,漫步在皮市街,可谓是独有风味。
如果哪位高考的考生正好住在皮市街,在作文中写一写这条街的历史文化,讲一讲它的包容和谐,一定能拿个高分!其实扬州的大街小巷可以入诗、入画,也可以幻化成充满灵气的文字。生活在这座美丽包容的城市,真是我们的幸运和福气!
来源丨扬州广电“扬帆”手机频道
编辑丨王嘉楠、朱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