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港:对节丛丛
2024-1-5 19:53:57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对节丛丛
原创作者|空港
本文首发“空港的美篇”,版权归原创作者空港所有
本篇没有盆景界的名角大伽,只有一些喜爱盆景,勤劳、善良、积极向上的普通盆景人!
剪去生活的烦脑,屏蔽城市的喧哗,我到山里去!
今年冬天,我来到了湖北京山县的宋河镇。
山林一片咫尺现,风韵万种汇寸间。
这里是对节树的故乡。
枯草对节三界外,疑似锦绣画中人。
宋河是一个老镇,山山水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空气清新、天气温晴、地质丰腴而润泽,适合动植物生长。
本篇的主角名叫周述军。他是宋河镇盆景协会会长,宋河工商联合会会长,多届政协委员。一九九五年被评为首批全国青年文明号。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开始涉足盆景行业,承包了宋河镇带王冲周庄家庭农场,拥有九百多棵盆景桩材和七万多棵对节树苗,现从事农作物、花卉苗木种植及销售等行业。
他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更热爱自然、热爱盆景事业。他经常从事一些公益活动,是一个勤劳善良的热心人。
周庄盆景园曾获得:荆门市十佳盆景园和省级市示范家庭农场荣誉称号。
京山市盆景协会,是一个团结奋斗的集体。在老会长袁凤海、新会长郭新明的带领下,定期举行各种盆景活动,多次参加省市及全国的各类盆景展览。
今天,他们也来到了周庄盆景园开展活动。
上图的这棵大树被人们称为“龙树”,也不知有几百年的树龄。但我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形态的对节树,若不是园主介绍,还不敢相信真伪。为此,我不知道我的盆景生涯,是否处在一个诗意栖息、认知缺失的并存状态。无论怎样,走出去多了解、多学习,才能意识到自己的匮乏与平庸。
看见这“龙树”,就想起了邢进科先生所说的一句话:“我们进入了远古时代。”
这里凉风习习,仿佛几个世纪以来的曲折沧桑都疑结在这棵“龙树”里,缓缓地化作微风回归自然。它享受着雨露的滋养,完美无瑕。在阳光的照射下,它衬着自然的背景,浮雕般的凸了出来,彰显着那股刚柔相济,古老苍劲,侧枝曲梢,悠然自然的模样;带着和人们一样的热情,注视着、聆听着盆景人朝着苍穹攀登!
一眼望去,这里对节丛丛。
“常青”也好,“杂木”也罢,都是物质的传袭。我们尊重地球上每一位生命,只要能为自然带来雨露,为人类带来阳光,都是需要保护的!
以下,是周庄盆景园的部分对节树桩。虽然不是什么获奖之作,但这些树桩能给盆景人带来许多盆景艺术创作的灵感与欲望。
春天来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那个“龙树”是否已穿上了新装?我没有按奈自己的情绪,向往着那山里泥土的气息,还有对节树嫩芽清新的气味,都在山里酝酿,等着我的到来。
我决不辜负自然的垂爱,紧跟春天的步伐再次来到宋河镇。
园主正打理着自己的盆景,等着朋友们的到来。
京山市盆景协会经常开展这种盆景交流活动。协会负责人万章玲女士及黎剑华先生等到园切磋技艺。
本篇介绍的树桩,是制作丛林盆景的好素材!相信能让盆景人产生许多的联想。
这“龙树”已穿上了绿装,它用自己的新貌给了我们许多对未来的憧憬与提示。
我们都是一些平凡的人,但我们也能干一些不平凡的事。也许工作、生话、事业都会让我气喘吁吁,当我感觉很辛苦时,会有一个声音告诉我:“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坚持住,因为你正在走上坡路!且行且历练!”
我就是本篇的过渡桩,我正朝着盆景艺术发展的方向努力前行!
本篇献给正在努力的盆景人!
不求世俗盆中景
为乞人间真善美
愿我国世代相传的盆景事业有着美好的未来!
该用户其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