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蚕的世界有点抓狂,1.1万磅黄金,公主间谍,拿破仑和民国主席

2024-1-2 9:19:58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蚕的由来一条蚕一生吐出的丝长度有960米。
蚕属于鳞翅目,蚕蛾科。
蚕最早是一味小吃,1926年山西夏县考古发掘中,意外发现了一个半割取食后的茧壳遗存,属于野桑蚕品种,是家蚕的老祖先。蚕是毛毛虫,自然界中能够吐丝的毛毛虫有上千种,中国人选择其中吐丝多、结茧大的野桑蚕繁育,再基于蚕的饲料--桑叶再做优选,最优品种就成了家蚕。
谁是第一个丝绸之路的开辟者,戍甲卒汉武帝常常对军士赏赐,其中有丝织品-帛,河西四郡的军士把丝织品和西域的游牧民族进行物品交换,这就是丝绸之路上最早的交易。
从建元3年开始,丝绸从长安经过河西走廊,翻越葱岭,进入粟特人的锡尔河和阿姆河,从这片河中地的撒马尔罕转向西南,经过卡拉库姆沙漠到萨珊王朝的东部边境木鹿城。经过萨珊王朝精心建设的道路和驿站,到达底格里斯河畔的萨珊首都泰西封,然后转往拜占庭帝国的君士坦丁堡,最终点是罗马。
萨珊王朝第二波斯帝国的萨珊王朝统治时期的领土包括当今伊朗、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高加索地区、中亚西南部、土耳其部分地区、阿拉伯半岛海岸部分地区、波斯湾地区、巴基斯坦西南部,控制范围甚至延伸到印度,正好位于中国和拜占庭帝国的中间。
公元三四世纪时,丝织物已成为拜占庭帝国全国崇尚的唯一的、高级的时髦服饰。丝绸让萨珊波斯人获得了很大的利润。善于做生意的萨珊波斯人把丝绸做到和黄金一个价,为防止大量黄金外流,罗马元老院不得不下令不许男性穿戴丝绸,同时对妇女使用丝绸也做了限制。东罗马一直想直接建立与中国的联系,以便便宜地购买到丝绸,但被萨珊王朝垄断了交通。
价值黄金1,1万磅的丝绸战争拜占庭帝国每年都要用国家预算的10%,皇帝查丁尼士玩了个小计谋,让同是基督徒的埃塞俄比亚走海路绕过萨珊买丝绸,但埃塞俄比亚的水上力量实在不是萨珊王朝的对手,于是查斯丁二世于530年征讨萨珊王朝。
拜占庭打的不错,但还是没有丝绸,拜占庭一磅生丝涨到8个金宝石,查斯丁二世严令商人售价只能在15个金币以内,商人就破产了,甚至有的商人烧掉了自己的运输船。这场仗打了20年,两国议和,东罗马帝国每年补贴波斯1.1万磅黄金,放弃从波斯进口货物的限制。历史学家认为拜占庭人对丝绸的喜欢,导致拜占庭帝国国库枯竭。
丝绸战争的结果是拜占庭帝国最终被奥斯曼帝国征服,萨珊王朝也被崛起的阿拉伯人消灭,最后一个萨珊王贝鲁斯逃到到长安,当了唐朝的右武卫将军。
偷蚕的间谍丝绸最重要的是蚕种,蚕种在南北朝时外流到于阗,玄奘说,于阗人为蚕建了一座神庙-麻射僧伽蓝。
《大唐西域记》:“昔者此国未知桑蚕,闻东国有也,命使以求。时东国君秘而不赐,严敕关防,无令桑蚕种出也。瞿萨旦那王乃卑辞下礼,求婚东国。国君有怀远之志,遂允其请。瞿萨旦那王命使迎妇,而诫曰:‘尔致辞东国君女,我国素无丝绵,桑蚕之种,自为裳服。’女闻其言,密求其种,以桑蚕之子置帽絮中。既至关防,主者遍索,唯王女帽不敢以验”。
这个故事很可能就是真的,有很多相关记载,英国探险家斯坦因曾在于阗佛寺遗址曾发现一幅画,画的就是这个故事。
至于蚕种外流到拜占庭,传说南北朝的梁朝信佛,道场里有印度僧,有两个僧人在重金之下成了拜占庭经济间谍。“…尝居赛里斯国(中国),归回时,藏蚕子于行路杖中,后携至拜赞廷。春初之际,置蚕卵于桑叶上,盖此叶为其最佳之食也”。
很多人认为把蚕卵放在竹杖里带到了君土坦丁堡不可信,但想一想并非不可能,有放在竹杖里这种思维,沿路的检查站当然可以应付。拜占庭也学会了用中国现在仍然使用的微生物腐殖发酵热量孵化蚕卵技术,拜占庭开始生产丝绸。
拜占庭的丝绸武器罗马人在丝绸生产之初也采用另一种办法,东部行省的叙利亚人在缴纳12.5%的关税后,把中国丝绸运到君士坦丁堡,然后把丝绸拆成一根根的丝线,再掺上麻线重新纺织牟取暴利。还会把中国素丝染色绣金线,以极高的价钱卖给威尼斯、比萨、热那亚的特许丝绸经营商远销罗马。沿路的丰厚的税收充盈了东罗马的国库。丝绸这么重要,甚至可以左右国家政策的制订。4-12世纪,丝绸成了拜占庭帝国傲娇的国礼和巩固国家间盟约的政治武器。
中国丝绸变了中国独创的丝织机踏蹑技术在6世纪已外流。但中国依然有秘密武器,就是丝的染色。染色和丝织技术同样重要,在敦煌藏经洞中有一些包经卷的绸缎至今依然颜色不变。中国是最早的植物汁液染色国家,周代已经有了掌管纺织品染色的官员“染人”。《说文解字》记载了东汉时期的39种色彩名,中国最早的一种色是中国人喜欢的靛蓝,蓝草染出的。
经线提花还是纬线提花其实是个大问题,5世纪后,中国受到了中亚和西方的影响,从汉代的经线提花逐渐到唐代的纬线提花,唐代的学习能力,手工业水平和组织能力让唐朝本土产的波斯锦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替代了波斯产的波斯锦。假货把真货挤走了,唐代的工匠在西方技术上又创造出更有美学价值的新产品,到7世纪,扬州的番客锦袍已经很有名了。
欧洲有丝绸了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东征,西西里岛国王罗杰二世从拜占庭帝国的丝绸中心里夺得了丝织技工。巴勒莫地区南部波河河谷里有非常多的桑叶,意大利成了欧洲第一个丝绸中心。
中国的新蚕种养蚕利用冷藏的方法改变蚕种的化性(昆虫一年发生的世代数目),他们将蚕卵封闭在罐中,放在阴凉处冷藏,蚕种在冬天也能饲养。
中国并不知道这一切,只是感觉买丝绸的人少了,中国丝绸结束了独门秘器和大宗产品的时代。但中国在蚕种改良技术上依然领先,三眠蚕在生物钟核心调控基因变异过程中进一步驯化成四眠蚕,丝更粗,也更有光泽,最重要的是增加了25%的产量,生丝的销量大增。
法国人学会了意大利技术1811年拿破仑颁布一项装b法令:“凡遇重大觐见仪式或公开典礼,应着绸装”。路易十一、查理八世等国王对丝绸,颁布法令,制订标准,倾力支持,当然最重要的是下订单。最终把法国丝绸做活了。太阳王路易十四的法国正是欧洲一霸,法国顺势成为欧洲时尚的风向标,欧洲各国的订单纷至沓来,法国也就成了第二个欧洲丝绸中心。
结语中国的蚕很受重视,历代因霜、雹、雪、虫灾导致桑树减产或蚕疫发生,政府就会很紧张。
蚕成了神,清末,江南大红顶商人胡雪岩起家就是靠生丝,败落也败落在2000万包生丝上,中华民国主席,资助辛亥革命,孙中山称为革命圣人的张静江其实就是中国当时最好的丝产地-湖州的一个大丝商。
蚕是中国人驯养的最成功的一种动物,改造动物和植物,可能是中国人的天赋,时至今天,蚕这种无脊椎动物的故事依旧在世界继续…
敬请关注是 十分感谢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