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大家好,我是三农阿葵,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葡萄的种植!
无公害葡萄产地应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葡萄园的灌溉水必须经过卫生部门化验,取得水质检验报告。其质量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鲜食葡萄产地环境标准》的要求。其实葡萄的耐旱性较强,只要有充足、均匀的降水一般不需要灌溉。但我国大部分葡萄生长区降水量分布不均匀,多集中在葡萄生长中、后期,而在生长前期则干旱少雨。因此,根据具体情况,适时灌水对葡萄的正常生长十分必要。一般生产上常在以下几个关键时期进行灌水。
1.催芽水:葡萄上架后,应及时灌水,此期正是葡萄开始生长和花序原基继续分化的时期,及时灌水可促进发芽率整齐和新梢健壮生长。
2.花前水:葡萄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开花。在干旱地区或雨水少时应在花前浇1次透水,此期浇水可促进葡萄开花的整齐度,促进坐果率,但在花期不宜浇水,此次水一般应在花前1周进行。
3.催果水:为保证果实和新梢的旺盛生长,在幼果迅速生长期应根据天气情况和士壤墒情浇1次催果水。空国小(
4.采收施基肥后灌水:果实采收后结合施基肥灌1次水,可促进根系的愈合及发生新根,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5.越冬水:在下架埋土防寒前,浇1次防冻水,利于根系防寒越冬。总之,葡萄每年生产,至少灌水4~5次,具体应根据各地雨量多少而定。
目前,我国大部分葡萄园采用地面灌溉的方法灌水。但我国是一个缺水十分严重的国家,人均年占有水量仅为2300立方米,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属13个贫水国之一;每公顷耕地平均占有水量为28320立方米,为世界的45。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70%左右,且用水浪费现象十分严重。目前我国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只有0.4左右,即每年4000亿立方米的农业灌溉用水,有60%左右被浪费,而发达国家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可达0.8~09。因此,釆用节水灌溉技术进行果园灌溉势在必行。葡萄园中最实用的是滴灌。
1.滴灌的优点:滴灌是通过特制滴头点滴的方式,将水缓慢地送到作物根部的灌水方式。滴灌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灌溉的概念,从原来的“浇地”变为“浇树、浇根”。滴灌可明显减少逐渐蒸发损失,避免地面径流和深层渗漏,可节水、保墒、防止土壤盐渍化,而且不受地形影响,适应性广。葡萄园采用滴灌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节水,提高水的利用率传统的地面灌溉需水量极大,而真正被作物吸收利用的量却不足总供水量的50%,这对缺水的我国大部分地区无疑是资源的巨大浪费,而滴灌的水分利用率却高达90%左右,可节约大量水分。面的长
(2)减小果园空气湿度,减少病虫害发生采用滴灌后,果园的地面蒸发大大降低,果园内的空气湿度与地面灌溉园相比会显著下降,减轻了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3)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滴灌系统中有施肥装置,可将肥料随灌溉水直接送入葡萄植株根部,减少了施肥用工,并且肥效提高,节约肥料。
(4)降低生产成本由于减少了果园灌溉用工,实现了果园灌溉的自动化,从而使生产成本下降。
(5)适应性强滴灌不用平整土地,灌水速度可快可慢,不会产生地面径流或深层渗漏,适用于任何地形和土壤类型。
2.滴灌系统的组成:滴灌是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管道上的特制滴水器(滴头或滴灌带)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滴灌仅以少量的水湿润作物根部,是一种局部灌溉。滴灌系统一般由水源、首部枢纽、各级输水管道和灌水器组成。水源可用符合要求的河流、湖泊、沟渠、井泉水等。
首部枢纽一般由水泵、动力机、过滤器施肥罐、测量控制仪表组成。输配水管网包括管道和管件,管网通常分为干管、支管和毛管3级,一般采用塑料管道。灌水器是滴灌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的有滴头和滴灌带等。滴灌的突出问题是灌水器易堵塞,严重时会使整个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因此,滴灌用水一般要做净水处理。排涝葡萄对水淹敏感。因此,在果园低洼地、土壤粘重地、排水不畅地,在雨水多的月份应及时排水防涝。如淹水7天以上,则葡萄根系窒息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