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喜华:从美术老师到养猪大亨
2024-1-1 10:50:46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要有极大地勇气和足够的谨慎,才能创造出巨额财富。
——罗斯柴尔德
商业重心的转变,一夜暴富的例子屡见不鲜。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原为英语老师的马云建立起来阿里巴巴,在几年时间内就成为了中国首富;“为自己代言”的陈欧,公司成立不到一年总销售额便突破1.5亿。现代创业不需要雄厚的资本与后台,人人都在发家致富,但你甚至可能不知道身边那个不怎么起眼的朋友是何时走上创业成功道路的。所以你需要的是寻找到合适的机遇,成功的大门就会向你打开,肖喜华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子。
肖喜华自画像
肖喜华自画像
肖喜华,湖南攸县人。攸县广安农牧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株洲智能生态猪场项目发起人。
坚持与专注走向成功的唯一途径
1999年大学毕业的肖喜华在一所中学当美术老师,这是一份令人尊敬的职业,但令人惊讶的是,一年后他便辞职去了广东,当他再回到家乡攸县网岭镇,身份已经转变为一名养猪倌。
当时候不仅没有人理解他的做法,乡里邻居都笑话他是大学生养猪没有出息,而最生气的是他的父亲,觉得家里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却回来养猪让他脸面无光。
年轻时候的肖喜华
“行业不分高低贵贱,无论是养猪还是当老师,只要用心去做事,都值得被尊重。”
外人与家人的不理解并没有挫败肖喜华的信心,2004年肖喜华在网岭镇建起了他的第一座养猪场。
创业路上没有一帆风顺。2008年的冰灾和2009年的蓝耳病几乎摧毁了他的整个猪场。肖喜华在谈到这段经历时表现的很平静,“走这条路没有什么苦没有吃过,2008年冰灾的时候,猪场的饲料运不进来,猪饿得不行了,我们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保证饲料供应。后来,每次遇到困难时,我都会想起那年,自己是如何的努力。”
2009年蓝耳病盛行,肖喜华养的两百头母猪不吃不喝,他转变想法改用一种“菌草”喂养,没想到立竿见影,猪们开始进食。而这次磨难也成为他创业路上的一次转机,那时他便开始有想法走一条“循环经济产业”之路。
2010年对于肖喜华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鑫广安董事长刘满秋成为他人生事业的伯乐。与湖南鑫广安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新市镇新联村建立大型养殖场,走生态绿色之道,推广“养殖场+沼气池+生态种植园”循环经济模式。
“这十年来,养猪业也经历了深刻的变革,比如现在各种防疫措施会做得比较好,基本上不会出现大范围疫情,但对环境保护要求提高,所以像以前一些小型猪场就很难达到环保的要求。”肖喜华与鑫广安的成功合作,给大家一个启示:个体养殖户可以与大企业合作,减低成本与风险,更好更快的致富。
“创业永远不要怕晚,也不要担心失败,谁不经历几次挫折?坚持是最重要的,而且永远不要怕重头再来。”
积累一定资产之后,开始有人邀请他去加入一些其他的项目,但他都拒绝了。
“我觉得做事应该专注,我既然想在农村做种养业,我就一心一意做好这件事。”
已经成功的的肖喜华并不满足与现在的成就,对于养殖事业有了更大的设想,将养殖业的链条延伸,把养殖融入一个大农业体系中,建立一个大的生态园。2019年再度出发,在湖南鑫广安农牧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下,与李阳一起发起万头梅山富硒猪项目,筹建株洲智能生态猪场。他最得意的作品“新市徐公店”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环。飞檐翘角、白墙黛瓦,融合了他的美学修养和人文情怀的农庄“新市徐公店”,贯彻了他的整个人生最重要的经历。
新市徐公店
现在“新市徐公店”已经基本建成,对外开放。如果你想感受古韵的农庄,品尝原生态美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的人,“新市徐公店”便不得不去。想去体验的关注3月30号的“湘安攸县农场一日游”活动,现在报名免费参与(文末有惊喜)。
“我与其他猪倌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多了一点坚持,多了一点专注。”
正是比他们多的这点情怀,使他在前进的路上,永远知道自己的方向!
想创业,想成功
加群听成功企业家分享经验
转发本条推文+加群
可免费领取“湘安攸县农场一日游”福利,同时还可参于“全猪宴”活动
来回接送,全部免费
了解更多戳原文链接
成功的人都在关注
该用户其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