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询问过这个平台,对教育局的回复存有疑议论
原咨询及回复如下:
敢问教育局,年年喊减负,年年未有成效,这不作为也就算了。现在又搞一个阅读考级新平台是什么意思?
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手机注册,然后在手机上上传每本书的阅读笔记并进行考试。这样合理吗?本来阅读考级本来就已经非常形式主义了,现在又想办法搞这种?
这个新平台不得不让人怀疑某些教育局领导为了创新为了政绩而想出来的花花肠子。
请问,这种东西出台前有经过家长的民意调查吗?
年年喊口号,减负啊,年年喊着让孩子远离电子设备保护视力啊,结果呢?
在我看来,这个平台弊大于利,
请教育局给孩子家长一个满意的明确的答复!
部门回复
常熟市便民服务员 查看楼层
您反映的问题已关注,请等候答复。
常熟市便民服务员 查看楼层
“假发疯长”网友,您好: 根据您反映的情况,经市教育局核查,现答复如下: 从2012年开始,我市开展学生课外阅读考级,其目的是为深入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全面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量化目标要求,着眼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使学生能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促进我市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 为了改变以往学生阅读及阅读考级的相关问题,教育局教研室推出了面向全市中小学的“全科阅读综合管理平台”,不向学生和家长收取任何费用。新阅读平台的使用模式是,学生还是按以往方式阅读纸质书本,然后由家长帮忙把学生的读书笔记拍照上传到网络上做下记录即可,在家长的监管下学生既能完成阅读纸质书的任务也不会过多接触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学生家长可以灵活地选择电脑或者微信小程序,不用安装下载app,对电脑和手机的配置没有过高的标准要求。新平台改变以往只注重单一成绩的阅读考级模式,组成了阅读过程的资料积累、自我阅读检测成绩、阅读任务完成数量等多元评价的体系,能够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自信。 在学生课外阅读中,家长参与是家校合作的一种新的偿试,希望得到家长的理解、配合和支持,并以自愿为前提,对不具备条件或特殊情况,不作统一要求。 感谢您的关注。
看了这一堆咬文嚼字的回复,只能感叹我读书少,我只想知道自愿这个词,是不是真正能够自愿?
据我所知,不做这个作业或者直接拉到底部做完的,都会被老师艾特,因为这样做没有分数,老师都艾特了,这也能是叫自愿吗?
既然不情不愿还要背艾特,你就别说自愿,非自愿那请你拿出相关法定条文来解释下这个新平台
常熟市便民服务员
“假发疯长”网友,您好:根据您反映的情况,经市教育局核查,现答复如下:1.关于语文课外阅读考级与平台的使用,坚持“三不”原则,即:不强迫参与、以自愿为前提;不收取任何费用;不与升学和评价挂钩。只是促使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形成的手段。2.阅读平台的使用,旨在改进以前只注重结果检测、不关注阅读过程的弊端,强调过程管理(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实现家校联合共育),激发阅读兴趣,养成良好习惯,上传阅读心得原则上一本书不超过2次(一周一次),不愿意或者条件不具备的学生可以不上传,或者只分享同班级优秀学生的读书心得及教师评点、不上传自己的心得。自我检测可平时做掉,也可以一学期检测一次完成,也可以不参加检测。3.已要求各校语文老师使用平台时,不在平台上作共性要求,学生如何利用平台由学生自主决定,不得强迫。4.阅读书目的确定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先进地区的目录、语文书本链接书目,由学校语文老师推荐、骨干教师集体审定,同时,根据学生选考数量进行微调(选考少的书将调整掉)。上年度开始语文课本将逐步在各年级推行全国统一的统编教材,其中提供了大量的阅读书目,接下来的调整中将会一并考虑。家长如有优秀书目推荐也可向学校反映。5.青少年读物的要求科学性及规范性强、意识形态要求严,参照苏教基函〔2017〕181号文《关于规范2018年春季中小学教辅用书管理工作的通知》中规定“...承担教辅材料发行的单位应具备教材发行资质。...”,本地区符合要求的是新华书店。家长也可自主选择购买渠道,或通过借阅等方式解决。家长购书时遇到不便或者困难时,可向学校反映,由学校协助解决,已要求学校在图书馆购书时要提高阅读书目的比例。感谢您的关注。
如果自愿,请教育局发个文吧,家长自愿做,不影响今后学习和不会被老师学校冷暴力
同意楼主,如果是自愿参加,不强迫的话,就请教育局发文,学校不用统计完成情况,考级自愿参加。家长可根据学生兴趣自愿购买考级书目,也不用规定制定出版社,相信一个作者写的,不同出版社内容不会不同。本来有的书家里已经有了,再去购买,就是浪费金钱浪费资源!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教育局如果真的站在学生和家长的立场想一想,就应该尊重孩子阅读的权利。孩子读什么书,读哪个出版社的书,怎么读,读到什么程度,都是孩子的自由。相关领导要充分相信我们常熟的家长有自主选择好书的能力,而不是千篇一律地读一样的书,就算每个学期读了那几本书,真的就能改变孩子的阅读习惯吗?
孩子写了读后感,还得打字传上去,还得是每天都要完成,这么多时间,家长苦不堪言
家长也很忙的,我下班回家都很晚了,难道因为你们教育局上班很空,以为大家都和你们一样闲着,在家还有空开电脑打字?
“假发疯长”网友,您好:
根据您反映的情况,经市教育局核查,现答复如下:
1.关于语文课外阅读考级与平台的使用,坚持“三不”原则,即:不强迫参与、以自愿为前提;不收取任何费用;不与升学和评价挂钩。只是促使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形成的手段。
2.阅读平台的使用,旨在改进以前只注重结果检测、不关注阅读过程的弊端,强调过程管理(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实现家校联合共育),激发阅读兴趣,养成良好习惯,上传阅读心得原则上一本书不超过2次(一周一次),不愿意或者条件不具备的学生可以不上传,或者只分享同班级优秀学生的读书心得及教师评点、不上传自己的心得。自我检测可平时做掉,也可以一学期检测一次完成,也可以不参加检测。
3.已要求各校语文老师使用平台时,不在平台上作共性要求,学生如何利用平台由学生自主决定,不得强迫。
4.阅读书目的确定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先进地区的目录、语文书本链接书目,由学校语文老师推荐、骨干教师集体审定,同时,根据学生选考数量进行微调(选考少的书将调整掉)。上年度开始语文课本将逐步在各年级推行全国统一的统编教材,其中提供了大量的阅读书目,接下来的调整中将会一并考虑。家长如有优秀书目推荐也可向学校反映。
5.青少年读物的要求科学性及规范性强、意识形态要求严,参照苏教基函〔2017〕181号文《关于规范2018年春季中小学教辅用书管理工作的通知》中规定“...承担教辅材料发行的单位应具备教材发行资质。...”,本地区符合要求的是新华书店。家长也可自主选择购买渠道,或通过借阅等方式解决。家长购书时遇到不便或者困难时,可向学校反映,由学校协助解决,已要求学校在图书馆购书时要提高阅读书目的比例。
感谢您的关注。
2018-11-2 14: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