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沙家浜镇颜家浜各届干部不作为,与别村不公平对待

2024-1-1 4:53:20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我是土生土长的颜家浜村民,世代务农,自从两条国家级公路(苏嘉杭及锡太路)做在我们村之后,原本平静的生活从此发生改变。
关于颜家浜各村民反应的实际情况,有以下几个方面:
1。锡太路噪音,影响周边居民生活。西面房子离锡太路距离20米以内,50米以内共计有七八家,车流量特别大,都是重型卡车,集装箱车,通过时噪声和震动特别大,周边居民深受其害,这么多年房屋也有不同程度的开裂,村委会置之不理,上报无门,老百姓怎能安居乐业?
2。环境差,污水未达标直接排放,环境脏乱差。房屋分布太密集,汽车一家都开不进去,东临张家港河,北临锡太路,南面倪家,西面下浜都已拆迁
3。消防通道不畅,路太窄。万一发生火灾,消防车进不去。房屋之间连接太近,如发生大火殃及其他居民
4。村庄的房屋大多数已将近三十年,有的已经35年,属于危房,并多数相连在一起没有弄堂
5。方圆几公里内无民房,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又无医务室。万一生病,离街远,并通行需穿过锡太路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有紧急状况不能及时处理耽误抢救时间。接送小孩不便,买菜不便,医院不便,快递不送,周边的北桥,倪家,陈桥,下浜都已拆迁,就颜家浜没有动,为何?现老村部要拆了,老百姓的危房为何不拆?
6。同样是保留村,为何与其他村庄无法相比。其他村庄交通便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但颜家浜公交无站台,路灯只有一盏,车子开不到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比落后太多太多。
7. 锡太公路,高速公路占用了村民的良田,我们成为了失地农民,当时并未得到国家的补偿款。
8.我们村是保留村示范村:造河岸,铺了一块水泥地、污水站共拨款花费800万左右,现只看到一盏路灯、一块水泥地,200多万的污水处理站建好后没有投入使用过一次,村里的污水至今直接排放,造成河水发臭。村庄面貌依旧是二十年前的老样子。我们不禁怀疑,这样也能叫示范村?村民都说这里是被政府遗忘的地方。
去年陆建元书记讲过,大队部拆除,村民也拆迁的,而如今大队部马上就要拆了, 望各位领导实地查看,尽快给我们满意的答复,让我们远离这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落后地方!村民一致要求拆迁安置,这是大家的心声。
以下是我们村的面貌
下面是周边保留村的面貌
常熟市便民服务员 “追风88875”网友,您好:根据您反映的情况,经市交通运输局、沙家浜镇核查,现答复如下:1.锡太公路为省级公路,全长41.5公里,其中常熟段37.5公里,全线为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于2005年建成通车,建设管理均由苏州公路部门负责。锡太公路竣工时,做过专项环评,符合相关要求。常熟交通部门已多次向上级公路部门反映此情况,建议您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对该区域的噪音进行测定,将专业机构出具的噪音超标报告,由常熟交通部门向上级部门申请资金后再实施噪音防治方案。为有效减少车辆行驶中噪声的产生,道路养护部门已加强日常小修保养工作,着力改善路面平整度状况。2.颜家浜根据2013年6月对外公布公示的《常熟市沙家浜镇村庄布局规划》,芦荡村颜家浜属于保留村庄,可以原地翻建。下阶段芦荡村将结合村庄综合整治提升该区域人居环境。污水收集从2017年开始已经启用ppp系统,并正常运行。如有对该自然村落提升改造有好的想法和建议,请到村委共商共议。3.经了解,失地补偿按常政发〔2007〕55号文件规定,符合条件人员统一按照全市规定落实补偿,补偿款已全部发放到位。感谢您的关注。
“追风88875”网友,您好: 根据您反映的情况,经市交通运输局、沙家浜镇核查,现答复如下: 1.锡太公路为省级公路,全长41.5公里,其中常熟段37.5公里,全线为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于2005年建成通车,建设管理均由苏州公路部门负责。锡太公路竣工时,做过专项环评,符合相关要求。常熟交通部门已多次向上级公路部门反映此情况,建议您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对该区域的噪音进行测定,将专业机构出具的噪音超标报告,由常熟交通部门向上级部门申请资金后再实施噪音防治方案。为有效减少车辆行驶中噪声的产生,道路养护部门已加强日常小修保养工作,着力改善路面平整度状况。 2.颜家浜根据2013年6月对外公布公示的《常熟市沙家浜镇村庄布局规划》,芦荡村颜家浜属于保留村庄,可以原地翻建。下阶段芦荡村将结合村庄综合整治提升该区域人居环境。污水收集从2017年开始已经启用ppp系统,并正常运行。如有对该自然村落提升改造有好的想法和建议,请到村委共商共议。 3.经了解,失地补偿按常政发〔2007〕55号文件规定,符合条件人员统一按照全市规定落实补偿,补偿款已全部发放到位。 感谢您的关注。
就想知道沙家浜镇跟其他镇不一样吗,这么多小房子不拆
陆家村村民表示理解
好一个有江南特色的自然村落,只能羡慕妒嫉恨

2018-9-12 13:50:02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