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闽南特色美食

2023-12-31 11:22:10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01。
| 面线糊
美食是极端的乡愁和极端的偏见。对于每个泉州人来说,一碗滚烫鲜香的面线糊,不仅仅是一种食物,也是每个泉州人在外最怀念的味道。
一碗地道的面线糊,讲究色泽通透,汤汁浓稠,面线糊而不烂,鲜香味美。
据说泉州面线糊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是真正的古早味。面线在泉州蕴含着长命百岁、富贵吉祥的美好祝福。现在它是泉州人最经典的早餐和夜宵,一碗热腾腾的面线糊,一口浓郁的海鲜、大骨汤头配上早已入味的面线,加上酥脆的油条及各色小菜,足以温暖到每一位早起晚归的人。
02。
| 姜母鸭
姜母鸭起源于泉州,用“千里飘香”形容姜母鸭最合适不过了,它的香气简直可以蔓延一整条街。姜母鸭滋而不腻,温而不燥,加了许多老姜,味道更是独特。
03。
| 海蛎煎
泉州做海蛎煎的小店多不胜数,海蛎煎必须以新鲜的海蛎为主要原料,把鸡蛋、番薯粉和切碎的大蒜调匀,然后用适量的猪油在锅里煎至两面酥黄。吃时,以蒜泥、芫荽、沙茶酱等为作料,方能达到香脆可口之境界。
04。
| 醋肉
醋肉是闽南地区独具特色的小吃,它外表金黄,外酥里嫩,还带着淡淡的醋香,即可当零食解馋,也是面线糊的好配料,非常具有人气。对于嗜好炸物小吃的泉州人来说,醋肉也是无可替代的美味。
05。
| 牛肉羹
泉州的牛肉小吃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选用上等的牛腿肉,用传统的手工做法经木棒碾碎后反复敲打,加水、酱油、味精、生姜、地瓜粉,搅拌均匀。吃的时候,用手把拌好的牛肉捏成不规则条状再分散放入锅中氽,约10分钟后肉熟浮起捞出,撒上料酒葱末姜丝即成。
煮好的牛肉羹爽口筋斗,肉质呈淡红色,鲜美十足。
06。
| 土笋冻
闽南地区最古怪的一种小吃,一定是“土笋冻”了,如果你第一次来这里,当地人肯定会特别向你推荐。“土笋”其实不是笋,而是虫!因为这种小虫子状如圆筒笋,滋味比山上的冬笋还好,所以闽南沿海一带称之为“土笋”。
至于味道如何,不亲自品尝一下怎能体会到它的妙处。
07。
| 浮粿
选用最新鲜的海蛎、瘦肉、米粒、包菜、胡萝卜、以及姜泥和蒜泥和当地特有的地瓜粉等为原料,调制成有六个角、象征六六大顺的形状,放到锅中炸至金黄,颜色诱人且香气扑鼻的浮粿就诞生了。
出锅后的浮粿外酥里嫩,趁热咬上一口,顿时香气四溢,鲜味十足。食用时蘸点酱醋,更为香嫩可口,是泉州人老少都爱的一款美味。
08。
| 四果汤
四果汤是闽南人夏季消暑的重要饮品,它味甜爽口,用料丰富,清凉润肺。石花、豆沙、芋头、园子……,四果汤早已不限于四种果子,人们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不同水果入料,加水加冰加蜂蜜,一碗清凉可口的四果汤下去,绝对可以使人在炎热的夏季恢复活力。
09。
| 蒜蓉枝
泉州版的麻花,外表挂着一层糖霜,口感酥脆不油腻,还带着浓浓的蒜香味,是闽南人茶桌上地道的茶点。
10。
| 地瓜粉团
洛阳镇上也有不少特产,经过当地人的巧手烹饪,也是少见的美味。洛阳本地盛产薯粉,这种不太起眼的食材制作简单,却是当地人特别喜欢的小吃,具体做法就是将番薯粉加水搅拌,然后用手抓捏成一团一团的形状,直接放入锅里煮熟食用。
粉团里还可以加上不同的配料如花生仁、花菜,猪肉片、猪油粕、巴浪鱼干等,高级点的有放新鲜带鱼段的。只要镇上有婚丧嫁娶的宴席,这道食物就会出现,一口大锅煮开,可供20余人食用,非常具有本地特色。
11。
| 子鱼
子鱼是洛阳江的特产,与鲫鱼、蛏螺、大蚝、红蟳一样是洛阳江的珍品。其体型不大,约四五寸长,两三寸宽,但肉质肥美,做法多样,在以前可是进奉皇帝的贡品。每年秋冬季节,子鱼最为肥美,也是渔民们撒网捕鱼的最佳时刻。
当地常见的吃法主要是煎和煮。煎子鱼前,先要对鱼控水。然后将去掉内脏洗净的子鱼放在盆中,撒上适量盐,用手码一下,使盐分布均匀,腌制10分钟以上。之后,在锅内放适量花生油,油热后放入子鱼,小火,煎至金黄,出锅即可食之。子鱼煮汤,佐以豆腐、生姜,葱段,汤鲜肉香,营养丰富,也是当地的一道美味佳肴。
12。
| 鸭蛋海蛏汤
洛阳江是淡、咸水交汇的河流,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这里的海蛎、海蛏相比别处更肥大鲜美。将海蛏去其外壳,与鸭蛋一块搅拌,佐以葱花和盐,使其零碎成小块后加汤煮熟,入口品尝,蛋之香、蛏之鲜、汤之甘,直叫人欲罢不能。
除了闲适自得的古居古厝,洛阳街有的是闽南丰富的多元文化和特色鲜明的美食特产,有空来这里转转,穿梭在这样古老街道间,慢慢品味这些最闽南最贴近日常的吃食,一些眼里看不懂的情愫,舌尖反而更有体会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