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从高三开学到高考结束前,为了孩子,家长们不要做这两件事

2023-12-29 3:57:49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文/小七
“老师,我儿子这次段考下降了10个名次,怎么办?”
国庆放假前,一位来接孩子的高三学生家长,情绪非常激动。他微微弯着腰,双手握着班主任的手,眼睛里满是焦急和期待。
班主任扶他坐下,安慰道:“孩子还不错,考试成绩小有波动很正常。不要这么紧张。”
家长把手一摊,心力交瘁地说,“我儿子从小成绩就很好,我们的目标是北大啊!这样下去……”
这个孩子成绩虽然不错,但是想考北大却有点不现实。他属于中等生,通常排名在年级300名左右。按照我们学校的情况,考上一本没问题,接下来的8个月拼一点,考上211也有可能,但想上985高校就有点难了,何况北大?
看得出来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非常高,心情非常焦虑。走的时候,孩子跟在家长身后垂着头一句话也不说,似乎很难过。班主任感慨:等放假回来一定要跟他好好谈谈!
谈什么呢?我觉得至少要谈两点。从高三开学到高考结束前,为了孩子,家长不要做两件事:
不要用你的谜之自信“捧杀”孩子。不要用你的虚荣心“捧杀”孩子。
1、家长要理性分析,不要用你的迷之自信“捧杀”了孩子。一到高三,学生们似乎就自觉起来,纷纷定下了高考目标。前年这个时候,我也是高三班主任中的一员,去年这个时候我还教着一个高三班。我带高三时,新高三开学半个月内,学生们就会制定出高考目标表。表格里只有两项内容:一是期待达到的高考分数,二是自己的理想大学。
表格制定出来后,我不会说什么。但是到高三一模后,我会再让他们制定一次表格。一模后的表格我们会打印出来,贴在黑板报上,一般不再变动,直到高考。
为什么要做两次表格?因为第一次制表是新高三刚开学时,学生们热血沸腾,定的目标会比较高。我且让他们趁着那热乎劲奋力拼搏一段时间。而一模一过,学生对自己的情况就有了比较充分而真实的了解了,定的目标相对比较合理。
高三学生目标要定得稍微高一点,但不可太高,太高了会越努力越迷茫,越努力越没信心。如果学生的目标不合理,定得太高,老师就需要及时引导他们调整。
学生这方面其实比较好办,班主任和授课老师多引导基本上没问题。怕就怕家长的“迷之自信”……
就像我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家长,始终觉得孩子能考北大,一直以考北大为目标要求孩子。这样下去孩子内心会很痛苦很压抑的……甚至会对自己越来越失望,丧失信心和斗志。这样下去孩子就被家长的“谜之自信”压垮了。
家长不切实际的期望如果再加上一点执拗,真的会害了孩子!今年6月底填高考志愿时,我还遇到了一个执拗的家长。她女儿考了563分(文科,一本线550分),她要填安徽大学,来咨询我。我告诉她这个分冲击安大没有希望,她却非要坚持。关键是孩子想读师范,想冲击安师大,可是家长死活不同意,一定要第一志愿填安大,最后一个志愿才填安师大。
孩子妈妈的心态是:我们这么高的分,填个师范太屈分了!这就是不了解情况还执拗,带着谜一般自信的家长的典型代表。
既然劝不住,最后怎么填的我就没问了。不过我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按家长的意思填,那个姑娘今年肯定没大学上。
家长这是在“捧杀”孩子!把孩子的成绩想象的太理想了,而且执拗地相信自己的直觉,一意孤行,最后导致孩子高考失败。
其实,孩子本来可以不败的……
2、家长不要把大话说的太满,不要用你的虚荣心“捧杀”孩子。从高三开学到高考分数下来前,家长不要说大话。家长的低调就是对孩子最大的支持。
曾有学生家长问:别人问我,孩子准备上哪所大学时,我该怎么回答?
有的家长很开朗自信,他们会直接说出心中期待的大学。有的家长比较谦虚谨慎,会挑一个低一点的大学说。这两种回答都很好,但是最好的情况却是不要说,告诉别人孩子自己心里有想法,你还没有问过,敷衍过去就行了。
家长越是立目标,说大话,孩子的压力就越大,高考时越容易发挥失常。压力太大的高三学生有时候会给家长抛出一个“测试气球”:假如我考不上大学,怎么办?
很多高三学生都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是那些正面提出这个问题的孩子,基本上都是感受到了来自家长的压力。
有的家长可能要说“我从来没给过孩子压力啊”?你可能没有直接给压力,但是你把对孩子的殷切希望表现的太过明显了,你把大话说的太满了……考前说大话,其实是家长的虚荣心在作祟,最后吃亏的却是孩子。
家长的虚荣心越强,孩子的压力就越大。我表妹2017年高考之前,舅舅和舅妈甚至把办升学宴的酒店都提前定好了,亲朋好友都直言她肯定能考上清华,老师也说她有冲击清华的实力。结果呢,她连安徽大学都没考上。
我表妹这种情况,显然属于被家长“捧杀”了!我记得高考前,舅妈曾不止一次让我上网给她搜北京的风土民情,并打印出来……
家长说着大话觉得扬眉吐气,在孩子眼里却都变成了沉重的大山!高考后表妹跟我谈过,她说那时候最怕回家,最怕见到村庄上的熟人。因为几乎每一个熟人都会说,“大学生回来啦!”“瑶瑶,你可是咱们村第一个考上清华的呀”。表妹说:“那种感觉就像做了亏心事一样,那段日子真的是如履薄冰,整天心里都慌慌的。现在考过了,考砸了,却突然轻松了……”
结束语:高三一年很关键,但是题要孩子自己刷,试要孩子自己考。高三学生其实并不需要家长做什么,家长们如果一定要为孩子做点什么,那就是保持平静和低调。从高三开学到高考结束,不要干涉过多,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不要把大话说的太满,不要“捧杀”孩子。从高三开学到高考结束前,家长们,不要用你的迷之自信和虚荣心“捧杀”孩子!
我是小七,乐于为您解疑答惑。如果您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就给我一个关注呗。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