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上旬当前病虫发生与防治建议(第八师第四期病虫情报)
2023-12-26 0:11:40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一、当前病虫害发生情况及近期趋势预测
1、棉铃虫:目前棉铃虫已进入卵孵化高峰期,5月18日田间苘麻百株卵量10-40粒,5月27日棉田内已见初龄幼虫。目前为最佳防治时期。发生程度预计为中度发生,部分长势偏旺棉田为中度偏重发生。
2、棉叶螨:自5月19日已在部分团场棉田发现棉叶螨中心株。由于4月下旬至5月下旬的多雨低温天气对棉叶螨发生发展较为不利,田间发生期明显推迟,偏晚7-10天。后期的气候条件对棉叶螨的发生较为有利,预计近期内将在各棉田出现棉叶螨中心株和点片发生。
3、棉花蚜虫:自5月22日田间发现棉黑蚜中心株,5月28日棉田内发现棉蚜中心株,田间发生期明显比历年偏晚,后期的气候条件对棉蚜的发生发展较为有利,预计近期在棉田内将陆续出现棉蚜中心株并逐步扩散。
4、盲蝽蟓:目前盲蝽蟓已迁入棉田开始危害,近期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盲蝽蟓的发生,近日部分团场调查百株虫口0.01-0.3头,为害率为0.01-1%,长势偏旺棉田最高达2%。发生危害高峰期为6上中旬,发生程度预计为中度发生,靠近苜蓿地块的棉田中度偏重发生。
5、番茄细菌性斑点病:5月份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发生,田间发病率1-5%。
6、玉米螟:5月26日已诱到玉米螟成虫,羽化高峰期预计在6月10日左右,最佳防治时期在6月中旬。
二、近期植保工作建议
1、高度重视农作物病虫害的调查和监测工作。目前棉铃虫、棉叶螨、盲蝽蟓和棉蚜等主要害虫已迁入棉田并开始危害,小麦病害和番茄病害已开始发生。各单位要按照兵团植保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要求,高度重视植保工作,组织植保技术人员和职工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调查。对当前的植保工作重点要突出一个“早”字,做到早调查、早发现、早防治,做好各项植保常规技术措施的落实工作。
2、做好棉铃虫的防治工作,有效压低一代幼虫数量。要继续使用杀虫灯、杨枝把、棉铃虫食诱剂等物理措施诱杀越冬代成虫;目前已进入棉铃虫最佳防治时期,要加强对棉花、加工番茄、小麦及苘麻和玉米等诱集带上的棉铃虫卵及幼虫调查工作,对达到防治指标,棉花百株累计卵量达到6粒或者百株初龄幼虫3-5头时要使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等进行防治。
3、狠抓棉叶螨和棉蚜的早期防治工作。防治棉蚜翅蚜迁飞和棉叶螨扩散蔓延,苗期棉叶螨有螨株率达到5%时则应进行全面防治。使用阿维菌素、四螨嗪、哒螨灵、噻螨酮、螺螨酯、乙唑螨腈等专性杀螨剂防治,将叶螨控制在点片发生阶段,做到头水前不防治不进水。对棉蚜中心株和点片发生的要插好标记,要使用啶虫脒、吡虫啉、噻虫嗪、吡蚜酮和氟啶虫胺腈、氟啶虫酰胺等农药点片喷雾,防止有翅蚜迁飞。
4、高度重视盲蝽蟓的监测和防治工作。重点做好苜蓿地周边棉田的调查和监测工作,百株达到5头时使用啶虫脒、氟啶虫胺腈等农药防治,施药时要选择早晚时间进行,施药的顺序由棉田边开始向棉田内。
5、继续做好小麦病害的防治工作。对于小麦白粉病和锈病使用三唑酮等农药及时防治。
6、做好玉米螟防治工作。6月中旬要根据调查情况使用苏云金杆菌、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进行防治。
7、做好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和葡萄病害的防治工作。
8、高度重视蝗虫监测和防治工作。各团场要加强对周边荒漠区域的蝗虫监测,重点区域是下野地垦区各团场。发生后要及时将发生面积、虫口密度等信息上报并进行防治。
9、高度重视农药安全使用工作。目前已进入农药使用高峰期,农药使用者要遵守国家有关农药安全、合理使用制度,妥善保管农药,并在配药、用药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发生农药使用事故。
作者:张新全,来源:第八师石河子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图文编辑:天山植保,转载请注明出处!
该用户其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