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再论高效养鹅六要素

2023-12-25 8:55:55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规模高效养鹅,只有认真解决好品种、草料营养、安全、适时养鹅和卖鹅、提高鹅的综合利用率和实施产业化这六个问题(即六个要素),才能获得鹅群成活率高、生长发育正常、产品品质好、投入产出比合理、经济效益高等理想效果。
(一)选养优良品种鹅
品种是决定效益的内因,好种出好苗,好苗结好果,好果才有好效益。以河南省为例,目前规模养鹅中约80%左右是“土种鹅”和“土杂鹅”,这类鹅,体型小、生长慢、产蛋少、蛋重小、饲料转化率低、饲养周期长、羽绒量少质劣、饲养成本高、产品价格低,最终导致微利、无利或亏本。
规模养鹅不宜饲养所谓“四季鹅”,从市场角度分析,不宜养褐色、灰色等有色的鹅种,如雁鹅等;没有成功实施产业化工程的地方,不宜养莱菌鹅、朗德鹅;没有鹅肥肝生产销售任务的地方不要养朗德鹅,更不能养所谓的进口雁鹅。
这里应该指出的是,近年来一些地方购进了莱茵鹅、朗德鹅作为种用繁育推广或利用公鹅杂交地方鹅种,甚至搞杂交育种,引起鹅群繁育混乱,后果堪忧。因为引养户不了解这些人工育成的专用良种鹅的繁育体系的真实情况,买回去后随意利用。例如,很多地方买回来的是商品代,商品代是不能作种用的。
因为不了解它的体系,只知道它是良种鹅,就把它们当作种鹅繁育推广,甚至把商品代多次继代繁殖的鹅作父本与某些地方鹅随意杂交,繁殖的后代又当种鹅利用,这种严重违反遗传育种原则的繁育作法,必将导致鹅群生活力、生产性能下降,免疫力降低,发病率、死亡率增高,整齐度差,生长发育缓慢等恶劣后果。因此,这种混乱局面,应该引起业界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并设法予以制止。当前最简单而有效的办法是引养这类鹅种的养户(场),首先要摸清其来源及底细之后,再作决策,绝对不能用买回商品代自群繁殖的小鹅作种用,否则既害己又害人。
(二)种植牧草和全营养养鹅
鹅是以吃草为主的水禽,它能充分消化吸收优质青粗饲料中的营养物质,转化为优质的鹅产品供人们食用。用 70% 左右的优质牧草加30%左右营养全面的配合精饲料喂鹅,不仅使其生长发育快,健壮少病,而且肉毛同步快长,肉质优良,节省了大量精饲料,降低了饲养成本。
根据国家的“粮—经—饲”三元结构调整政策,应该因地致宜,适当种植鹅爱吃的一年生多花黑麦草、冬牧70黑麦草、苦荬菜、籽粒苋、墨西哥玉米等和多年生的菊苣、紫花苜蓿、聚合草、白三叶等优质牧草。以每667平方米优质牧草一批养80只鹅计算,一般连续饲养3~4批肉仔鹅,其产值是粮食作物的1~3倍。用优质牧草养鹅,其产品属绿色食品,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既能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更能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真是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
(三)安全生产 
这里所说的安全生产就是施实科学养鹅和生物安全措施可以让鹅群健康成长,减少鹅群病伤死亡,提高成活率,少用药,不用药,获得优质鹅产品。在规模养鹅过程中,若因为环境条件差,饲养管理不科学,清洁、卫生、防疫、消毒、隔离工作不到位,使鹅群机体抗病力下降,感染疾病,即可引起病伤死亡,造成重大损失。
从大量实践中发现,造成鹅群病伤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小鹅瘟、鹅副粘病毒病、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雏鹅感冒、雏鹅脱水、雏鹅水中毒、雏鹅有害气体中毒、饲料中毒、药物中毒、低温环境中造成的挤压、寄生虫病、热射病、日射病等。
因此,应该彻底纠正那种认为鹅的抗病力强 ,粗放饲养管理也不会闹病的错误观念。在开始养鹅之前必须先学习一些关于科学养鹅的知识,尽力给鹅群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并按照科学养鹅规程,进行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灭病工作,特别是小鹅瘟、鹅副粘病毒病、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禽流感等危害严重的疫病,一定要因地制宜,拟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以确保鹅群安全和正常生长发育,充分发挥鹅的生产潜能,从而获得高效。
(四)适时养鹅和卖鹅 
我国已进入市场经济的买方市场时期,一切生产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实施以销定产策略。目前和今后的一段时期,我国的鹅产品市场虽然空间很大,但市场运营尚不规范,产销和季节性价格的差别现象会存在较长时间。特别是我国当前仍以传统养鹅方式为主,顺应自然气候,靠天养鹅的情况普遍存在,加之“北方养鹅、南方吃鹅”的老格局不可能很快消除,鹅产品市场短期内难以出现产销平衡。
一般情况下,活鹅销售市场可分为7~9月分低价期,10~12月份为中价期,1~4月为高价期三个阶段,不同价期的价格差别较大,其效益也差异明显,例如1只体重4千克的活鹅在低价期只能卖24~28元,高价期可卖32~40元。所以,现代养鹅应该是养反季节鹅,即每年的9月下旬开始养鹅到来年 4月底连续养3~4批肉仔鹅,出栏时正值活鹅的高价期,效益高。而传统养鹅是2月底或3月上旬开始饲养,一直养到6 月底,出栏时正值低价期,所以养鹅要紧跟市场。肉鹅也要适时销售,例如,1只中型鹅70~80日龄,活重达4千克左右,羽毛长成,就应及时出栏,若延长饲养期,耗料不少,增重却很少,导致微利或亏损。若想等待高价期再卖,在延长养期中,最好及时进行一二次活体拔毛,以弥补损失。
(五)尽力提高鹅的综合利用率
鹅的生物学特性和生理特点优异,全身是宝,其羽绒价格比其肉贵许多倍,鹅舌、鹅掌、鹅脖、内脏都比肉贵得多,肥肝比肉贵几十倍,卖4千克重的活鹅,以1千克售价8~9元计算,可卖32~36元,若屠宰加工,其胴体、鹅掌、鹅舌、内脏、羽毛、血等分别计价可卖65~90 元。
特别是鹅血的药用价值很高,据黑龙江省肿瘤研究所的试验报道,鹅血用于防癌抗癌的效果很好,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应着力开发,为人类造福。若把鹅肉加工成各具特色风味的食品,其价格是普通胴体的3~4倍。由此可见,养鹅卖活鹅效益最低,只有千方百计搞加工、精加工、深加工才能充分发挥鹅的最大价值,获得最佳效益。
(六)实施产业化工程 
养鹅业是我国21世纪的朝阳产业,市场空间很大,前景十分广阔,但在市场经济进入买方市场时期,以千家万户分散的、各自为政的、无限无序的养鹅模式,无法同有限有序的且又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卖鹅难”仍是困扰鹅业正常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有效解决办法就是由能人带动,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因地制宜,创建鹅业实体(养鹅协会、合作社等),组建以“龙头实体+基地+农户”的模式,以契约的方式,实行四统一,即统一供应良种鹅苗,统一种植牧草供应配合饲料,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收购产品、销售产品的产、供、销一条龙,牧、工、贸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模式,结牢产业链条,形成互惠互利,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从根本上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让养鹅户不再为卖鹅发愁。
不仅如此,有了产业化组织机构,养鹅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都有可靠的服务体系进行适时有效的服务,惟有如此,才能真正实施科学养鹅,从而实现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无害化的养鹅业稳定、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