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化特点
獭兔属草食动物,体内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是植物性饲料,为了适应其食草性特点,獭兔与其他家畜相比,具有独特的消化系统和生理机能。
1. 消化系统
獭兔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 腺两大部分。 消化管为一条长管,由于各部分的机能分工不同,在结构上又可分为唇一口腔一咽一食管一胃一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一大肠(盲肠、结肠、直肠)一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胰腺、胃腺和肠腺。
2. 消化生理
獭兔属单胃草食动物,胃的容积可达160厘米3,小肠和大肠的总长度为 4.0~4.5 米,约为体长的 10倍。 盲肠长约40厘米,与体长相近,容积占全部消化管道的40%左右,是所有家畜中盲肠比例最大的动物。 在回肠和盲肠的连接处,獭兔与其他家兔一样还有一个膨大、具有发达肌肉组织的圆形球囊,即“圆小囊”。獭兔依靠盲肠中的微生物和圆小囊的协同作用,对粗纤维有较强的消化功能。 据测定,在獭兔的盲肠中含有大量的低级脂肪酸和微生物,圆小囊又有机械压榨、消化吸收、分泌碱性溶液、中和微生物所产生的有机酸的功能,故獭兔在利用低质高纤维饲料方面,具有很强的能力。据报道,獭兔如果饲喂高能量低纤维的玉米、豆粕日粮时,生长速度相对降低,而肠炎发生率相对较高, 如果添加10%纤维素,则可降低肠炎发生率。 由此说明,日粮中供给适量的粗纤维饲料对獭兔生长是非常有益的。
3. 食粪行为
獭兔与其他家兔一样,在正常情况下排出两种粪便,一种是大颗粒、硬粒状的粪便,一种是小颗粒、软团状的粪便。据测定,獭兔排出的软粪量占全天总粪量的45%~60%,软粪粒中所含的蛋白质和水溶性维生素均高于硬粪粒。据观察,獭兔从采食饲料开始就有食粪行为。食粪姿势多呈坐立式,两前肢离地竖起,两后肢呈八字形,口对肛门,边排边吃,并有咀嚼动作。一般每昼夜食粪2~3次,每次持续时间为2~3分钟。 獭兔通过食粪和消化,使其能够充分利用饲料中的营养成分。 食粪是獭兔的正常行为,突然停止食粪,应视为患病的前兆。
(二)生长规律
獭兔在整个生命过程中的生长发育,大致可分为胚胎期、哺乳期和断奶后期三个阶段。
1. 胚胎期
从母兔怀孕到仔兔出生,这一时期称为胚胎期。 根据胚胎发育情况,又可分为胚期(1~12胎龄)、胎期(13~18胎龄)和胎儿期(19~30胎龄)。 据报道,獭兔在妊娠前期(胚期和胎期),胚胎绝对增长速度 很慢,其重量仅为初生重的10%左右;妊娠后期(胎儿期),胎儿重量大幅度增长,约占初生重的90%。据观测,胎儿在胚胎期的生长速度不受性别的影响,但受怀仔兔数、母兔营养水平和胎儿在子宫内排列位置的影响。 一般规律是怀仔多,胎儿体重小;母兔营养水平低,胎儿发育慢;近卵巢端的胎儿比远离卵巢端的重。
2. 哺乳期
从仔兔出生到断奶这段时间称为 哺乳期。 这一时期,胎儿生长发育很快。 仔兔初生体重仅40~60克,1周龄体重可增加1倍左右,3~8周龄期间每天可增重30~50克,8周龄后生长速度逐渐下降,直至10~12周龄。据试验,獭兔在哺乳期的生长发育主要受母乳的影响,一窝多仔虽然窝重增高,但个体重较低。 生后最初几周,仔兔的生长潜力很大,如能供给双份乳汁,生长速度将会大大增加,这说明仔兔生长潜力的发挥与母兔体况、泌乳量多少相关。 哺乳量和断奶重将影响獭兔一生的生长速度。
3. 断奶后期
幼兔断奶后的增重速度,主要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饲料、管理、自然条件等)的影响,一般规律是生长前期快,后期慢,在正常生长发育情况下,4月龄时体重可达2.0~2.5千克。 据试验,8周龄内性别对獭兔生长速度的影响不明显;8~26周龄的獭兔,其生长速度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公兔的生长速度明显低于母兔。好了今天的内容咱们就讲到这里了,还是那句话喜欢小编的记得给赞,不喜欢的也请在下方留言区多多给小编留些意见和建议,另外不要忘记转发哦,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