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创新工场DeeCamp人工智能训练营正式启动 李开复:AI商业应用面临严峻的人才瓶颈

2023-12-24 18:13:32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冯樱子 北京报道
近几年,ai作为最具颠覆性和变革性的技术,正不断渗透进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但目前,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面临巨大的人才缺口和人才机构失衡危机。
4月8日,在2019年deecamp人工智能训练营启动仪式上,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人工智能工程院院长李开复表示,近两年,ai人才需求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0%,市场供不应求,ai人才很难下沉到传统企业。
在此背景下,创新工场于2017年启动deecamp人工智能训练营公益项目,面向热爱ai技术、具备计算机基础的高校学生。2019年deecamp将扩大招生规模,计划招收600名大学生,培养出一批擅长用ai科技解决真实世界问题、满足产业一线需求的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
人工智能发展面临巨大人才缺口
目前,一方面ai技术快速兴起,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但另一方面,ai人才缺失,呈现供不应求局面。
未来,ai将为全球gdp净增约100万亿人民币。李开复提出,ai技术普及过程将经历四个周期:2012年前后,ai技术公司崛起。这一批技术公司,包括:旷视、商汤、依图,都是以技术为主导,以博士为ceo,技术先行慢慢寻找应用,最终产生很大价值。2017年开始,ai逐渐赋能到产业领域,ai b2b企业成为主流。到2020年,市场将进入“ai+传统公司”的阶段。预计2025年,ai将无处不在。
在李开复看来,ai从一个所谓的黑科技慢慢进入主流的关键是人才的普及。2012年,ai工程师非常稀缺,全球大约1000人,每一个出来都能成为ceo。到了b2b时代,ai工程师有几万人、几十万人。2020年,此类人才将增加至几百万,甚至几乎每个工程都是可以做ai。让ai技术主流化,让大量工程师掌握ai技术对一个国家和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然而,根据腾讯研究院的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书显示,2017年,全球ml人才需求是2015年的35倍。高盛《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分布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ai人才储备,中国只有5%左右。而在已有的ai人才里,学术人才和产品研发人才比例严重倒挂,懂技术又懂商业化逻辑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近两年,ai人才需求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0%,市场供不应求,企业采取高薪抢人措施。而ai毕业生选择非常多,可以到外企、bat、超级独角兽企业。这更导致了ai人才很难下沉到传统企业。”李开复表示。
在此背景下,创新工场于2017年启动deecamp人工智能训练营公益项目,面向热爱ai技术、具备计算机基础的高校学生。2019年deecamp将扩大招生规模,计划招收600名大学生,培养出一批擅长用ai科技解决真实世界问题、满足产业一线需求的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
“我们从尖子里面挑出尖子,他们未来是cto 、ceo,或者是资深的工程师,将产生巨大的价值。”李开复相信,国内大量的工程毕业生,加上优质的培训,会让国家ai发展继续保持世界领先的状态。
用ai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
近年来,华人在ai领域取得巨大学术进展,论文水平有超越美国的趋势。2019年3月13日,艾伦人工智能研究所(allen institute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发布报告指出,“中国在已发表ai 论文领域的表现已超过美国”,中国有望分别于今年在引用率前50%的ai论文领域、明年在引用率前10%的ai论文领域,以及2025 年在引用率前1%的ai论文领域全面超过美国。
李开复认为,基础研究固然重要,但是使用好目前已有的ai技术,就已经能够对当下社会创造出巨大价值。未来,核心科技的突破仍依赖于学术界的努力,但工业界同样可以大力推动ai技术与行业知识的结合,创造ai技术在商业落地方面的巨大机会。
要推动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多种形式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力度,为科技和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充分的人才支撑。创新工场方面表示,启动deecamp人工智能训练营公益项目,正是希望通过联合产业、学界力量,打造应用型ai人才培养平台,提升高校ai人才在行业应用研发中的理论与技能水平,丰富ai人才的实践案例经验,同时推进ai技术的商业化探索以及产学研的深度结合。
李开复提到,按照ai发展的四个阶段来看,今天ai 已经进入商业应用时代,偏重科研发现的“ai黑科技”已不再是ai创业的主旋律,“ai赋能行业”的应用模式在未来将迎来高速成长。但目前中国“ai赋能行业”的研发与应用场景面临严峻的人才瓶颈,大批从校园和研究机构走出来的ai研发者急需在行业实际场景中历练、升级。所以,今年的deecamp人工智能训练营会更加偏重学员的实践能力培养,希望通过5周的集中培训,能够将大学生培养成能“用ai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应用型ai工程师。
2019年deecamp训练营课程体系将更为紧密,分为学术课程、产业课程、实践课程三级课程体系。其学术与产业课程设计将围绕5个ai研究方向展开。这5个研究方向包括: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人与自动化、自动驾驶。来自前沿人工智能企业的研究员和工程师则会基于这5个研究方向,从金融、零售、医疗健康、教育、公益、移动互联网等领域的真实世界场景中,设计出贴近产业一线需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课题,供学员选择。
“deecamp将为600余名学员提供利用最新学术成果,深入真实世界场景,展开工程实践的最好机会,这是对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机补充。”王咏刚称。
目前,有20多个全球产业伙伴深度参与deecamp 2019,其中既有国家气象局等政府机构,也有google、refintive、玛氏、软银等跨国巨头公司,还有快手、科大讯飞、华为、创新奇智、地平线机器人、文远知行、追一科技、飞步科技、爱库存、盒子鱼英语、惠安金科、上海新客农业科技、牛客网、小小牛创意科技、openbayes.com等等国内科技新锐公司,更有优达学城、实习僧、爱思益、量子位等平台公司支持。
deecamp人工智能训练营采取学术+产业“双导师”制度。2019年暑期deecamp训练营导师团队,由来自卡内基梅隆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悉尼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外顶尖高校的学术导师,以及创新工场ceo李开复老师领衔的来自创新工场、华为、路孚特(refinitiv)、快手、追一科技、科大讯飞、文远知行、google、旷视科技、地平线等顶尖公司的产业导师组成。
今年deecamp还引入人工智能专家、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周志华、此前加盟创新工场、兼任科研合伙人的张潼为科学总顾问兼学术导师,还有机器学习学者、飞步科技创始人兼ceo、浙江大学教授、博导何晓飞,旷视科技首席科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孙剑,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伯禹人工智能学院创始人俞勇等ai产学跨界人士。
2019年暑期deecamp训练营将于7月15日至8月23日,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四地同时举办,计划招生超过600人,培养出一批满足产业一线需求的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