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苏州中考升学率这么低是政府有意为之?

2023-12-10 4:48:09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过去几年,一直听说苏州的中学生想进入高中,只有不到50%的可能性。今年有资料显示45.5%左右的初中毕业生能进入高中,35%左右的毕业生能进入四星高中。这样的升学率,和周边城市以及江苏苏北城市相比真是让人无法平静面对。这是苏州市政府或者教育部门有意为之?是不作为?如果不是,为何持续数年没有明显改变?接下来你们如何打算?让苏州的孩子大比例去上技校、职高以及所谓的3+3,3+4大专班,怎么提高苏州未来竞争力?

市教育局便民服务员
尊敬的网友,您好! 普通高中招生数量计划(即普职比)是根据国家的政策、高校招生的计划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确定的。 一、影响普职比因素 1.目前国家的相关政策 根据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精神,要求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在教育部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有关职业教育内容召开的解读会上,职业教育战略专题组副组长马树超指出:高中阶段“普职比”大体相当,是在总结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同时,借鉴了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我们必须坚持高中阶段‘普职比例大体相当’这一政策举措,今后一个时期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2014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政策文件都再次强调,总体保持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因此,目前的普职比是国家政策的要求,是国家发展规划的要求。 2.苏州地方社会经济的需要 近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无论是进入工业化中期,还是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历史新阶段,都迫切地要求我们大幅度提高一线劳动者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 苏州也是一样,2016年苏州gdp达到7557.36亿元,在“2016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上继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成都后名列第7名,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职业类学校的人才贡献。 近5年来,苏州各类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各个领域输送人才23万人,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6%,为苏州经济连续多年在高平台上发展,始终走在全省乃至全国领先地位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因此目前的职业类招生规模是苏州经济社会的需求,根据国家规定,像苏州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职业类招生比例还可以略高些。 3.高校录取的计划 我国数百万普通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入大学,到2020年将有50%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入本一本二院校,而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而社会各经济产业部门,对各类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却一直供不应求。2016年苏州普通高中考取本一本二学生约占总参考人数的60%,其余40%的学生录取在本三和各专科院校。 之所以大家对普职比特别关注,是因为大家对职业教育存在一定的偏见,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升学渠道不够了解。中考后进入三年制职业类学校(含技工类学校)的学生,可以通过对口单招、3+3、3+4等途径进入高校就读。大专毕业以后可以通过专升本或专转本途径进入本科的学习,说明职业类学生不仅就业率高,升学前景同样是广阔的。 二、其他各国、各城市的普职比情况 在国外,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招生比例大体相当也是非常普遍的。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国际经合组织30个成员国中,高中阶段平均占达到34%。在澳大利亚、德国、奥地利、比利时、挪威等国家,这一比例在50%左右。发达国家之所以重视中职教育的分流,是因为合理的分流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规格,直接影响到劳动就业、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调控高中阶段的普职比例来发展职业教育,提高普通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技能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2016年,上海中考政策整体保持稳定,普职比大体相当;青岛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也明确回答,坚持职普招生比例大体相当是国家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政策,市教育局将会继续严格按照职普1:1的比例来确定招生计划,保证职业学校生源稳定,并且市教育局将采取督导、检查等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各区市落实职普大体相当政策的落实情况的监督。 三、近年来苏州的普职录取情况。 2016年全市报名参加中考人数为6万多人,实际录取普通高中占比为50.2%,针对目前初中学生增加造成对未来高中入学需求的提高,各县市区正在积极开始规划新的高中校。因此,苏州的高中资源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并不缺乏。 四、我们的思考与建议 学生的发展道路的选择是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的,是选择普通高中还是职业类高中,是要根据具体不同情况的,既要考虑高校的招生计划、社会发展的需求,又要考虑学生自己的特点、潜力、兴趣,不能完全从家长的主观愿望出发。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有不同的发展道路,只有适合学生自身的道路才是科学合理的道路。 今后,我们仍将依据国家政策、根据苏州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生源变化及高校录取计划来合理规划高中段学校办学规模、布局结构与发展方向,制定合理的普职比,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切的教育。 感谢您对苏州招生工作的关注!
2017-6-28 11:59:47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