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奉献关怀用爱赋予希望 ——感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生殖内分泌科全体医护人员 作为一个曾经胎停过又怀孕困难的女性,能够重新怀孕并顺利看到胎心胎芽,其中的酸甜苦辣恐怕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而我十分庆幸,在重新备孕的路上正确地选择了苏大附二院生殖内分泌科,让我再次顺利怀孕。胎停后半年,我重新开始备孕。在另一公立医院监测排卵三个月没有中奖,我听说二院张主任是看习惯性流产的名医,所以慕名前往二院,结果被告知张主任去北京学习了,每月不定期出诊一次。本以为无法看诊了,但初诊室的吴老师向我解释,虽然张主任出诊少,但并不代表其他医生不能诊治,而且他们是团队工作方式,统一治疗理念,所以并不是说非得看张主任才行。这种模式我是能理解的,此前我也了解过上海一妇婴鲍医生团队(主要是看习流,鲍医生和张弘主任好像还师出同门)和上海九院匡医生团队(主要擅长试管婴儿),他们都是团队工作模式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并不是每个病人都非得由团队带头人亲自看诊(如果真的必须由团队带头人亲自看诊,那只能说明这个病人的问题真的太复杂了)。就这样,我开始了在二院生殖内分泌科的看诊之路,在做了免疫检查、子宫动脉检查、宫腔镜、监测排卵、造影一系列的诊治后,基于我们夫妻二人的实际情况,我们决定进行夫精人工授精。人工授精的成功率并不高,这并不是医学技术高低决定的,是因为人工授精是几乎等同于自然怀孕的人工辅助生殖方式,本来自然怀孕的成功率也只有20%左右。所以,在决定做人授的时候,我当然也做好了这个心理准备。尽管如此,第一次人授失败后,一方面我非常清楚这个结果很正常,另一方面当然也很失望。所以在做第二次人授的时候,我的心态比第一次要平和很多,第二次促排的效果也比较好,也许就是这样一切都恰到好处,第二次人授就这样幸运地成功了!测到中队长是周六晚上,第二天一早我就挂了妇科准备去验血(因为生殖科周末不上班哦)。我知道李雪医生周末有时候在妇科出诊,所以去医院路上还在想会不会碰到李医生,结果真的就那么巧,李医生就在妇科出诊。从准备做人授开始,李医生就是我的主治医生,也是李医生亲自为我做的人授,所以那天看到李医生出诊我就好激动。等轮到我进入诊室了,李医生看见我,还是平时那样不慌不忙、有点懒洋洋地问我:“你怎么样啊?”我压抑着内心的不平静故作镇定地说:“测到两条杠了。”结果李医生就跟变了个人似的,激动地搂着我的肩说:“真的,我太高兴了!”然后马上掏出手机一边打字一边自言自语:“太好了,我要马上告诉他们。”(“他们”,我猜是团队其他医生)李医生会为我高兴是肯定的,但是她这么激动我当时真的感动得差点流泪了。之前的检查有几项指标比较高,所以李医生给我重新复查了些项目,我们约好第二天(也就是周一)再去看诊。由于部分检查项目要周二才出结果,所以我索性周二下午拿了所有报告再去看诊。结果李医生一看见我就开始数落我:“昨天怎么不来,指标一个一个那么高,急死我了,我要给你用药啊。”李医生平时很少着急,所以看见她那么激动地数落我,我还蛮开心的。接下来就是按照李医生的方案,保胎,直到8周,看见了胎心胎芽。老实说,在做人授之前,我也考虑过是不是要去人工辅助生殖业务更成熟的医院。但现在我想说,附二院的人工辅助生殖业务可能比其他一些医院开展得晚,但生殖内分泌科的就诊体验绝对是我经历过的最好的,而这些对于经常跑医院的老病号来说,是我看重的并且我认为对病人、医患关系、治疗效果都有益的。我记得几年前备孕第一胎的时候,去某公立医院第一次看不孕不育门诊,我问医生,压力大是不是会影响怀孕,那位医生头也不抬、爱理不理地说:“那你就不要那么大压力呗。”这说了跟没说有区别吗?解答了我的疑惑吗?第一次胎停,拿着报告去看专家门诊,同样也是这家医院,那位主任就像是让我扔掉一件旧衣服一样无关痛痒地对我说:“拿掉吧,没用了。”在这家医院监测排卵期间,我也会问医生一些问题,但总是感觉多问几句以后医生就开始强压着不耐烦的情绪敷衍,然后就不敢再多问了。我非常理解医生工作压力大,每天要看很多病人,无法照顾到每个病人的情绪,可是对病人而言,医生是他/她全部的希望,医生如何对待病人,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病人对医生的信任度、好感度,最终可能影响到治疗效果。我在二院看病期间,别的科室我不敢说,生殖内分泌科从医生到护士给我的就诊体验真的都非常好。做宫腔镜时,我本身很怕冷,也可能是太紧张,躺在手术台上不停地发抖,手术室的护士用手术衣给我盖了又盖、裹了又裹,让我保暖了许多,高主任也很温柔地安慰我不要紧张。做造影的时候,蔡主任同样也是很温柔地操作,细心地告诉我手术流程,手术结束以后还关心我有没有过敏。而初诊室的吴老师在病人管理方面更是事无巨细,不厌其烦地交代各种注意事项,提醒我什么时候需要做什么,还开导我精神上不要太紧张。李雪医生,我几乎没见她对病人不耐烦过,对病人也都是轻言细语,不时和病人开开玩笑,让看病的氛围变得轻松许多,就算有时候病人出于多虑或者一知半解问了一些不必要的问题,李医生也都能很巧妙地化解了,至少不会让病人觉得不舒服。更重要的是,李医生一直鼓励我,“要坚信自己没问题”,“心情要好”。我其实是挺容易胡思乱想的一个人,但自从遇见李医生,我一开始胡思乱想,就会迅速想起李医生的话,然后调整自己的心态。第二次促排的时候,其中有一天需要监测卵泡的日子是星期六,周五的时候,李医生交代我星期六挂妇科找高主任,等我第二天进到高主任的诊室,正要告诉高主任我是谁的病人、今天需要做什么,刚说了“我在十楼做人授的”,高主任就说“哦,我知道的,他们跟我说了”,然后就省下了我一大段的解释。这个事情很小,可能对于医生们来说也是正常地内部工作交接,但这个细节让我真切地体会到医生在为病人服务,医生在努力提高病人的就诊体验。所以,二院也许不是最好的,但至少是最适合我的。这些都是我的真实感受。我在网上看过张主任和病人的在线交流,很多不孕不育或者胎停患者在和张主任交流时也会情不自禁地表露备孕之路的艰辛,张主任也都耐心鼓励、开导她们,其实医生本没有义务做这些。也许正是有张主任这样理解和体谅女性的好医生,无形中带领了整个团队的正能量和新风气。在我看来,一个医生的厉害之处不仅仅在于他的医学专业水平,医生毕竟是一个和人打交道的职业,在针药、手术刀之外,如何让病人完全相信、配合医生,把自己放心地交给医生并且和医生一起努力攻克病症,而不是不情不愿地执行半信半疑的治疗方案,这才是一个医生真正难能可贵的品质。当然,现在医患关系紧张,病人恐怕也需要承担一部分责任。作为病人,我想说,既然选择了这家医院这位医生,就请相信他/她,至少尊重医生,有疑问可以通过正常的方式和医生沟通。一个巴掌拍不响,医患矛盾如此,治疗效果也如此(病人不配合,治疗方案再好也没用)。请相信,医生比病人更想弄明白这些病症是怎么回事,怎么去解决,生殖科医生可能比病人家属更想让病人成功怀孕,这是这个职业的天性,也是这个职业最大的成就感来源。医患矛盾有深层次的原因,不是我们普通老百姓能解决的,但我想也许每个医生和病人可以从自己做起,一点一滴逐渐改善。 最后,再次感谢生殖内分泌科全体医护人员,感谢徐珍珍医生给我安排了各种检查发现了子宫粘连和各种不正常的指标,感谢高主任为我行宫腔镜手术解决了粘连,感谢蔡主任为我做了造影让我顺利地开始了人授之路,感谢祁医生多次细心的b超监测,感谢吴老师一直以来的照顾,感谢李雪医生的治疗和鼓励,也感谢慕名而来却从未照面的张主任,是各位的帮助让我的二次备孕之路少了许多的不安和担忧,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踏实、勇气和信心。谢谢你们,你们是最美的白衣天使!
苏州市卫计委便民服务员
尊敬的网友,您好!非常感谢您对苏大附二院相关医护人员的信任和赞扬,我们会及时转达,医院也会给予表扬!再次感谢您的关心和支持!
2017-5-18 11:3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