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行业深度】一场只能胜利的“山西小米”产业革命(三)

2023-12-7 18:55:58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第一、二部分请点击链接
一场只能胜利的“山西小米”产业革命(一)
【行业深度】一场只能胜利的“山西小米”产业革命(二)
5.企业:政府、行业、企业能“步调一致”吗?
山西鑫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首批被授权使用“山西小米”公共品牌的企业,也是朔州市首家涉农电子商务企业。2017年,鑫霏农业通过线上线下批发、销售农产品交易量达1.66万吨,总交易额达6300多万元,占山阴县小杂粮交易量的37.5%,其中,销售谷子4130吨,销售收入2891万元。企业已将山西小杂粮打入国际市场,远销欧洲、东亚及东南亚地区。
山西鑫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山西小米”产业联盟第二届轮值主席张海元在谈到企业发展时说,如今全省上下擦亮“山西小米”金字招牌的行动,对企业无疑是重大利好,“山西小米”已成为企业产品推广的“通行证”。但在企业运作中,还存在不少令他头疼的事,比如绝大多数企业面临的“资金”问题。农产品种植加工与季节直接相关,因此企业“最缺钱”的时候是往往是春天和秋天,但政府补贴项目、政策落地的“节奏”却无法与生产企业“合拍”......
山西(忻州)首届杂粮产业博览会在忻州开幕
对于资金问题,山西石鼓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武生选择“努力自筹”。“山西小米”近几年在市场上的表现让刘武生难掩兴奋,因为热销,谷子的收购价从1.8元涨至3元,种植户积极性高涨,企业品牌“石鼓小米”成品散装销售价也涨至5到6元,为历史最好时期。“入行”第10年即2017年,企业主打品牌“石鼓小米”销售收入已达2800万元,同年入选“中国好粮油”第一批企业名录(全省入选三家,包括沁州牌沁州黄与汾州香),同时入选“山西好粮油”(全省共十家)。
刘武生庆幸自己“赶上了好形势”,但仍然因为“贷款很难”,需要从生产环节中抽出很大精力来“筹措资金”,完成今年将谷子种植面积达从6000亩扩展到2万亩的计划。“撑过这几年就好了”,刘武生说。
中国·大同杂粮产业暨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研讨会在广灵召开
6.职能部门:不让“短视”企业“坏了一锅汤”,考验管理者智慧
顶层设计层面,山西小米“产业革命”的“宏图”已经铺展开来,且捷报频传。但具体到企业经营中,能够“撑下去”其实并不容易。据山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产业发展处处长程虹介绍,过去山西省的小米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条中间弱、两头散,有品类无品牌,不成规模。就如农作物品种不跟进会退化、淘汰一样,近年来,政府层面对山西小米产业的全面跟进、规范引导、品牌塑造,也会起到“大浪淘沙”的作用。但相对政府部门引导来讲,企业才是追求品质的主体,而品质是产业链的发端和依据。但一些小企业的“短视”和“游击”,却有可能“坏了一锅汤”。
同样让企业负责人担忧的是,在企业真心做实业,从源头扎实打造产品品质,消费者对“山西小米”的“地域好感和品牌好感”刚建立起来的时候,又出现“山寨”和“李鬼”搅局。品牌建设的同时,市场管理、追溯体系建设同样任重道远,需要政府、行业和企业,步调一致,共“御”假冒伪劣之“敌”。
7.行业专家:谁来回答什么是“好小米”?为什么山西有好小米?
山西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品牌战略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郭守祥认为,品牌建设是对“山西小米”价值链的系统打造。很显然,这需要时间,是一场“持久战”。
同样需要时间的还有市场培育。山西省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白少勇表示,小米作为调剂粮,消费规模有限,目前我国谷子消费的类型主要还是原粮消费,而且仍将持续。单一化的“小米粥”消费方式是限制谷子产业发展的最大的挑战,更是限制谷子发展的最大问题。小米主食化品种培育、传统主食恢复、主食化食品研发、其他消费途径拓展虽然迫在眉睫,但都需要一个市场培育的过程。
在山西小米产业联盟的19家成员企业中,较为成熟的有4-5家,多数企业还处在初级价段。相较集中打造的“山西小米”公共品牌效应,一些县域小米品牌如“武乡小米”、“广灵小米”、“阳曲小米”等等,还显得比较单薄。
在山西省食品工业协会专家工作委员会的专家们看来,山西小米“革命”还是一场“整体战”。在这场“硬仗”中,首先应明确分工,政府通过梳理公有资源,在各地争夺“好小米”公共品牌的博弈中的“先声夺人”,之后制定规则,并为企业搞好服务和保障;企业则着眼找特色、寻差异、做普及,在长期摸索中积蓄能量。
(图片来源网络)
但到底应该由谁来回答什么是“好小米”?为什么山西有好小米?管理体系授权是“好小米”的保障吗?
专家认为,山西独特的环境资源,“山西小米”完善的评价体系、追溯体系和标准体系,才是好小米真正的“背书”,才能够构建起企业差异化个性品牌的成长空间,实现县域品牌的以点带面,省域品牌的抱团发展。而我们更长远的目标是:以“山西小米”为抓手和样本,最终拉动山西小杂粮产业的发展,拉动红枣、党参、黄芪等山西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让“小杂粮王国”名至实归。
山西小米产业“革命”,“硬仗”还在后面......
文章未完待续!
采编部
内容:沈赓前
编辑:惠凤婕
往期回顾
【食协头条】丨两大白酒国标同步更新,为中国白酒国际化铺平道路
【食协头条】“醋界泰斗”与现代科技“过招”,“火花飞溅”…….
【科普干货】丨食品生产企业必填的30项记录表格及其法规依据
【朋友圈】丨汾酒颁奖中酒展改革开放40年功勋酒商,汇集全国大商掀起2018酒业新浪潮!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