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钢板nm450
研究了1000、1050和1100℃水韧处理后fe-26mn-7al-1.3c耐磨钢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分析其变形过程中的形变硬化行为,研究其微观变形机理。结果表明,水韧处理有利于组织中的κ系碳化物细化固溶,得到均匀的单相奥氏体组织,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1050℃水韧处理后试验钢的综合力学性能 ,其抗拉强度为723.9 mpa,规定塑性延伸强度为395.5 mpa,断后伸长率为48.8%,冲击吸收能量(v型缺口)为263.9 j。连续的形变硬化行为使得试验钢获得高强度与塑性的良好匹配;变形后奥氏体中可观察到泰勒晶格、高密度位错墙及微带结构,符合平面滑移特征。
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低成本、高性能的低合金耐磨钢在恶劣工况下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进一步提高耐磨钢的耐磨性能,一直是研究者非常关注的课题。本文以nm500低合金耐磨钢为基础,设计成分相似的低成本耐磨钢,设计并制备了15%硼+稀土硅铁合金+纳米tic颗粒的4组复合变质剂,冶炼了5炉未变质处理及复合变质处理的耐磨钢,并采用合适的热处理工艺,研究不同的变质剂组成对耐磨钢的组织及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表征了钢中夹杂物、析出物的特征,研究了复合变质剂对钢中夹杂物及微观组织的影响,并对5炉钢的性能进行检测与分析。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复合变质剂中组分与铁基体的错配度的计算,结果表明,tic与tin与铁基体组织的错配度均小于12%,可以作为铁素体/奥氏体的有效形核核心,ce在钢中形成多种硫氧化物,其中ceo2与ce2o2s在一定程度上对铁素体/奥氏体的异质形核有效,而ces、ce2s3等无助于铁素体/奥氏体的异质形核。耐磨钢板nm4
耐磨钢板nm400
采用喷射成形工艺制备了耐蚀耐磨钢hsf340,对合金组织、力学、耐腐蚀、耐磨损等性能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hsf340组织中碳化物均匀细小,热处理后具备优异的力学和耐蚀耐磨综合性能。在1 180℃淬火+540℃回火后,硬度达到57 hrc,冲击韧性为22.5 j;在稀释王水(5%hno3+1% hcl)介质中年腐蚀速率为10.95 mm/y;同等试验条件下磨损质量损失不超过d2钢的0.4倍。 利用高性能耐磨钢高硬度、易加工的特性,成功实现了新型混凝土搅拌车的轻量化设计开发。新车型罐体减重约20~30%。根据对新车进行的连续四年使用情况跟踪测量结果表明,其耐磨损性能约为普通搅拌车的4倍。而且,由于罐体具有高韧性、高硬度的特点,能够很好地承受清除余料时风炮的撞击。混凝土搅拌车采用新型耐磨钢设计实现轻量化升级换代将成为趋势。
耐磨钢板5
耐磨钢板nm400
本文对一种低合金耐磨钢进行了等温淬火处理,借助om、sem、xrd等手段对其显微组织的演变和残余奥氏体的含量进行了观察和检测,测量了不同工艺热处理后试样的硬度,分析了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显示:270~450℃等温淬火60 min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均为贝氏体、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随保温温度的升高,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先减少后升高,400℃出现 值;硬度逐渐增大,高于400℃后基本稳定。等温温度为300℃时,随保温时间的延长,硬度先降低后升高,保温90 min后出现 值。通过等温淬火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变试验钢的显微组织进而改善其力学性能。
刮板输送机作为煤炭综采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使用寿命直接影响开采成本。恶劣的工作环境造成刮板输送机中部槽中板(以下简称中板)磨损严重,使中板的耐磨性成为决定刮板输送机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分析了近年来中板材料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中板在材料选用、磨损评价方法以及表面强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中板磨损研究的趋势。 指出中锰钢中板耐磨耐蚀性能的研究、全面模拟中板工作工况的磨损试验研究、高耐磨性堆焊焊条的研发以及中板表面强化工艺的研究将是未来中板的研究方向。
随着散货运输技术的发展,以往散货集装箱只适于装运普通颗粒状、粉末状货物的概念逐步改变,越来越多的矿石、废钢、钢球等货物开始采用散货集装箱运输。普通散货集装箱耐冲击、耐磨损性能较差,矿石、废钢、钢球等货物易对箱体造成损坏,从而缩短集装箱使用寿命;此外,普通散货集装箱与货物接触的箱体板较厚,使得箱体自重增加和载质量减小,导致运输经济效益不佳。为了满足特殊货物对箱体耐冲击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的要求,太
通过m2000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0. 9c-9mn-2cr-mo中锰钢和hardax400(0. 22c-1.6mn-1.4cr-mo)以及hardex500(0.27c-1.0mn-0.94cr-mo)耐磨钢的冲击和滚动复合摩擦磨损性能,并利用xrd、sem和tem等分析了组织转变及磨损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热轧中锰钢比 马氏体耐磨钢表现出更好的抗冲滚磨料磨损性能。中锰钢冲滚磨损表面存在厚度达1 000μm的硬化层, 显微硬度达hv490,洛氏硬度达hrc53。中锰钢磨损机制以凿削破坏为主,伴随局部的疲劳剥落破坏;位错强化、形变孪晶和马氏体相变是中锰钢硬化和抗磨损性能改善的主要原因。
耐磨钢板nm500
以高锰钢mn13cr2为对比材料,采用mld-10冲击磨料磨损试验机,选择低冲击载荷0.5 j,研究新型轻质fe-24mn-7al-1.0c奥氏体耐磨钢在水韧处理和水韧处理+时效后的耐磨性能及磨损机理。结果表明,轻质奥氏体钢fe-24mn-7al-1.0c在水韧处理后其耐磨性是mn13cr2的1.14倍;550℃不同时间时效后,由于大量的纳米尺寸κ-碳化物析出,增加了其初始硬度、强度和耐磨性,1050℃水韧处理+550℃时效1 h后其耐磨性达到 ,为mn13cr2的1.40倍。mn13cr2磨损表面主要以长而宽且凹凸不平的犁沟和反复塑性变形导致的较深凿坑为主,轻质奥氏体钢fe-24mn-7al-1.0c以微小凿坑和较浅犁沟为主。在mn13cr2的冲击亚表层形成大量层错以及凌乱分布的位错。轻质奥氏体钢fe-24mn-7al-1.0c时效前的亚表层出现大量的泰勒晶格,并在时效1 h后呈现泰勒晶格和高密度位错墙,在磨损表面并没有发现孪晶和马氏体相变现象。耐磨钢板360 本文对一种低合金耐磨钢进行了等温淬火处理,借助om、sem、xrd等手段对其显微组织的演变和残余奥氏体的含量进行了观察和检测,测量了不同工艺热处理后试样的硬度,分析了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显示:270~450℃等温淬火60 min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均为贝氏体、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随保温温度的升高,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先减少后升高,400℃出现 值;硬度逐渐增大,高于400℃后基本稳定。等温温度为300℃时,随保温时间的延长,硬度先降低后升高,保温90 min后出现 值。通过等温淬火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变试验钢的显微组织进而改善其力学性能。 耐磨钢板nm400
滁州众鑫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qq: 1500573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