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温室葡萄栽培建造设施一次性投资大,日常生产费用也较露地高,因此,一定要采取高投入、高产出的措施,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选用栽培品种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效益的高低。从目前各地大棚、温室葡萄栽培中所选用的品种来看,大多是着色不良的中晚熟品种巨峰、品质欠佳和风味偏酸的康太等欧美杂交种品种,而很少选用品质优良的欧亚种早熟品种。 这就在品种上失去优势,给大棚、温室葡萄栽培的经济效益引来不良影响,达不到应有的高效益。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葡萄
大棚种植葡萄:根据我们从之前开始的不同葡萄品种的大棚、温室栽培比较试验及调查各地大棚、温室葡萄栽培中的品种表现的结果看,大棚、温室葡萄栽培选用品种时应紧紧抓住早熟、优质这两个关键环节。
选用早熟品种:早熟品种的生长期短,一般从萌芽到果实成熟只需120 天左右。在不加温的日光温室中,管理好的5月下旬即可上市,一般在6月中旬前后采收,比露地栽培的同一品种提早近2个月。即使在保温性能差的塑料大棚里栽培,也要比露地的提早采收1个月左右,这就为获取高效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葡萄
选用欧亚种品种:一般认为,欧亚种品种的抗病能力较欧美杂交种品种差。 这是一个事实。因而,有人推想,在温室和塑料大棚内的高温、高湿环境里栽培欧亚种品种,病害一定难以控制而不敢选用。实践证明,这是一个错误的判断。
欧亚品种突出的特点是品质极佳,不但穗形美观,色泽鲜艳,肉质硬脆,酸甜可口,深受人们喜欢,而且管理方便,易于稳产,适合于日光温室栽培,从市场价格来看,在六七月份,高品质的欧亚品种葡萄要比欧美杂交葡萄高出3-5倍或更高,即使是颗粒稍小的无核葡萄,市场也同样欢迎。
▲葡萄
在亚洲葡萄栽培最多的是日本,近年来正不断地扩大欧亚品种葡萄的比重,减少了原先应用的欧美杂交种的比重,这也说明了日本保护地葡萄栽培中,葡萄品种选择的发展趋势,可供我们借鉴。大棚、温室葡萄栽培强调发展早熟品种,主要是针对我国目前早熟葡萄奇缺,特别是每年的5-7月份,冷藏的葡萄已经售完,当年生产的葡萄尚未成熟,市场对葡萄的需求无法满足,以致不得不依靠高价进口国外的葡萄来供应市场。
同时,也是考虑到我国目前现有的保护设施还很简陋,多无良好的加湿和通气设备,而且保护地的栽培管理技术水平也不高,尚难完全根据市场需要,全面安排葡萄的工厂化生产的情况。但这并不是说,保护地葡萄生产只能发展早熟品种,而不能发展中晚熟品种。
在北方的日光温室条件下,只要合理地控制负载量,做到架而通风透光,控制好棚内的温度、湿度,并保持棚内地面清洁,在葡萄生长结实过程中、即使不很抗病的欧亚品种,也可在不喷农药的条件下,生产出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葡萄果实来。
▲葡萄
从世界一些国家保护地葡萄栽培来看,他们除应用早熟品种外,还大量应用欧亚种中的中晚熟品种,并能在他们先进的保护设施中,根据需要,控制果实成熟期。欧洲一些国家在保护地栽培中,也普遍采用一些著名的晚熟品种。
还有就是,强调发展欧亚种的优良品种,主要是这类品种的含酸量较低,肉脆味甜,品质优良,再加上它们大多色泽鲜艳(鲜红、紫红、黄、绿黄等色),深受消费者欢迎,而且售价也高,易于获得高效益。
不过,这也不等于说,大棚、温室葡萄栽培中就不能发展欧美杂交种品种。为适应我国大棚、温室设施条件,增加市场花色品种,适量发展一些欧美杂交种品种,也是无可非议的、但一定要注意选用优良品种。
▲葡萄
好了,以上就是大棚栽培葡萄品种的选择介绍。今天的内容咱们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我是三农晓露,喜欢我文章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