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土传病害高发区种番茄亩纯利润还能过万元
2023-12-5 8:35:54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番茄是我国种植规模最大的蔬菜种类之一,以其漂亮的外观,较高的营养价值而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番茄面积100.7万hm2,产值1500亿元 。
但是在番茄生产中,存在最大问题就是病害频发,由于土传病害为害,番茄生产严重受损,一半以上靠外调满足本地市场,仅长沙马王堆市场每天消耗50万kg,可见湖南和 江西番茄需求量之大。
经过多年潜心研究,湖南省蔬菜研究所近3年来分别在江西吉安、 湖南长沙和张家界进行春大棚番茄栽培,取得了成功,平均667m2产量达到8000 kg,每年4月15日青果上市,一直到6月底罢园,每天供不应求,每667m2纯利达万元以上,我们总结了一年各个季节的栽培技术,本文介绍春大棚番茄栽培技术 ,供科研工作者、种植者参考。
大棚可以减轻恶劣气候的影响,湖南和江西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气候处于南北的过渡带,番茄正常上市可填补我国市场的空白,有望成为我国重要的番茄基地,提高农民种植番茄的收入,促进我国番茄全面均衡发展,尤其改观湖南、湖北、江西三省重病地区番茄面积日益缩小的局面。
品种选择
湖南、江西春天长时间低温寡日照,应选叶量少、叶片小、产量高的中果型、硬 果型及低温下能正常转色,皮厚,耐储存,货架期长且耐裂果的大红果优良品种;种子质量达到gb 16715.3中2级以上要求。
培育适龄壮苗
湖南和江西春天长时间低温,最佳播种期为当年12月15日到次年1月20日,定植期 为2月15日至3月15日。苗期要加强管理,没有加热设施的单位要注意防霜冻,温度高时 ,生长速度快,注意控苗,达到培育壮苗的目的。
1、浸种4步
①常温水浸种1~2 h。
②亮盾(62.5 g/l精甲·咯菌腈)1 ml加水1 kg,浸种45~60 min。
③白糖∶水=1∶5,0.01%芸薹素内酯0.5 ml加水1 kg,浸种8~12 h。
④在0~4℃放置8 h,取出常温催芽,露白50%播种。
2 播种
应采用穴盘或营养体育苗,栽苗时防止断根。因湖南、江西土传病害多,一但断 根有伤口,病害很快感染,一般抗病品种在挂果前也会大量死亡。根据当地栽培习惯或 参考其他育苗方法。
3、出苗后的管理
出苗期间,白天加强通风透气,晚上尽早盖上塑料膜,保持较高的床温;遇霜冻 要排干水,及早盖膜,另加一层无纺布;如遇长时间低温寡日照可在14:00安排通风1~2 h,降低湿度。
4、苗期防病
苗期发现病虫苗及弱苗应及时拔除。苗期可喷2遍杀菌剂(用72%霜霉威盐酸盐水 剂400~600倍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预防病害。
整地定植
1、整地
番茄忌连作,通常和非茄科作物进行2年以上的轮作。栽培地进行25~30 cm深翻。 南方高垄栽植,垄宽0.8~1.0 m,包沟1.3 m,沟深0.5 m以上,走向便于出水和通风。
2、增施基肥
番茄对营养的反应很敏感,高肥足水才能取得高产高效益。整地作畦时应增施基 肥,一般667m2施农家肥5000 kg左右,磷酸二铵100 kg左右,过磷酸钙100 kg左右, 碳酸氢铵50 kg,整个生育期再无需施其他肥料,然后盖膜待栽苗。
3、定植时间
湖南春大棚番茄一般在2月15日栽苗,盖双层膜,即耕层5~10 cm深的地温稳定通 过12℃时定植。如遇阴雨、低温等不良天气,可适当延迟定植。
4、定植密度
主要考虑品种、生育期长短及整枝方式等因素。早熟品种一般每667m2栽2000~2200株,中晚熟品种一般每667m2栽3500株左右,南方一般采用高起垄,便于排水,垄 面宽0.8~1.0 m,包沟 1.3 m,定植2行,株距0.4 m。
5、定植方法
定植最好选择在无风的晴天进行。定植的头一天下午,在苗床内灌水,以便第二 天带土坨栽培。栽植深度以土坨和地表相平或稍加深一些为宜。
6、地膜覆盖
使用银黑双色地膜,盖膜时应将排水沟也覆盖住,防止杂草生长,同时保持土壤 疏松,保水、保肥,提早成熟,增加产量。
定植后的田间管理
1、浇水
定植时浇足定苗水,定植后3~5天,待植株心叶颜色变为嫩绿,生长点开始生长时 ,一般用荧光假单杆菌、井冈霉素或多黏类芽孢杆菌三者之一灌1次缓苗水。缓苗水要大 ,如营养坨或营养钵育苗,一定要把坨泡开,促进根系尽快发出坨外、扎进土壤,以缩 短缓苗期。
整个生育期减少对根部的操作,以免造成根部伤口,为青枯病发病创造条件 。缓苗后到第一花穗坐果期间,如不遇特别干旱,一般不用浇水,要进行蹲苗。蹲苗时 间长短应根据植株长势、品种特点及环境条件灵活掌握。
2、插架与绑蔓
插架根据当地的栽培习惯进行,开花前插架绑蔓,以防倒伏。叶小的品种绑蔓时 要把花穗调整到架内,茎叶调整到架外,避免果实损伤和预防日灼病,并提高植株通风 透光,有利于茎叶的生长。
3、番茄整枝打杈
因湿度较大,一般采用单秆整枝,侧枝要及时摘除,疏花疏果趁早,每穗果摘除 后及时去掉果下面叶片。
4、保花保果
春大棚番茄长时间低温寡日照,花期使用坐果激素授粉,自然授粉或振动授粉效 果差。为提高果实产量,还要叶面喷钙肥和硼肥。
5、通风透气
进入3月下旬,温度回升较快,应把大棚两边的边膜揭起,温度越高,边膜升得越 高,最热时边膜升起的高度一定大于番茄株高,便于热气及时排出,防止为害番茄。
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1、青枯病
青枯病是湖南、江西番茄生产中的主要土传病害,一般4月初开始发病,发现有叶 片失水就开始防治,用200倍倍量式波尔多液灌根,每株250 ml,将失水的叶片打掉,隔 20~40天再灌1次,整个生育期不发病,在湖南和江西,青枯病发生严重,如果其他病害 造成伤口都会发病,因此番茄整个生育期避免根部进行农事操作,以防为青枯病发作创 造条件,近年来荧光假单杆菌、申嗪霉素、多黏类芽孢杆菌对番茄青枯病也有防治作用 。
2、疫病
湖南、江西春季长时间低温、高湿非常适合疫病大面积暴发,通过近几年观察, 在大棚容易从秆和叶部开始发病,建议以预防为主,每15 kg水加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 剂80 g,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0~50 g,一个星期1次,3~5次;
治疗:每15 kg水加 72.2%霜霉威水剂40~50 ml,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30~40 ml,一个星期1次,病重4天1 次。发现非常严重的植株用普力克和泥浆拌在一起,在病处刷1次,整个生育期不会再发 病;杜邦抑快净(噁酮·霜脲氰)、先正达阿米西达(嘧菌酯)对番茄疫病有很好预防 与治疗效果。
3、枯萎病、黄萎病
枯萎病、黄萎病也是番茄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尤其是重茬大棚。防治办法:
① 在7~9月灌水,持续水淹1个月以上,同时高温闷棚;
②育苗时基质每1 m3加50%多菌灵可 湿性粉剂100 g;
③移栽前用多黏类芽孢杆菌灌根;
④治疗:每15 kg水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 g、50%敌磺钠粉末40 g,5%萘乙酸水剂3~5 ml。
其他病害目前在本地区不会造成大面积死亡,防治办法可参照已发表文章和自己 的经验。
果实采收
春大棚番茄大约在定植后60天便可陆续采收。鲜果上市最好在转色期或半熟期采收。贮藏或长途运输最好在白熟期采收。适时早采收可以提早上市,增加前期产量和产值,并且还有利于植株上部花穗果实的生长发育。番茄采收时要去掉果柄,以免刺伤别的果实。番茄采收后,根据大小、颜色、果实形状,有无病斑和损伤等进行分级包装,以提高商品性。
该用户其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