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仔和熊掌和鱼
对不起,我是哗仔!欢迎朋友们再一次回到这个有点不一样的宠物鱼专栏,我就是那个鱼和熊掌已经兼得的哗仔。
总算回到家了,总算又一次触摸到了熟悉的键盘了,朕心甚慰啊!
今天的文章主题是一位鱼友点的题,他希望哗仔说说水族圈骗局的事情,因为他听人说“硝化细菌和鱼缸滤材是水族圈最大的骗局”,他希望听一下哗仔的观点。
其实,经常看哗仔文章的朋友肯定知道我的观点——我认为硝化细菌不是骗局,鱼缸滤材也不是骗局,只不过,这两个概念很难让观赏鱼新手想明白而已。
可是,为什么会有人觉得它们是骗局呢?
这些反对硝化细菌和滤材的朋友们给出了一个看似强大的论据:古人玩金鱼就不用滤材,更不用硝化细菌产品,人家不是也能把金鱼养得好好的吗?
呦?不错哦,看起来,是蛮有道理的哦!
可惜,只是看起来有道理。
接下来,哗仔就来帮大家分析一下硝化细菌和鱼缸滤材在鱼缸里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顺便再解释一下古人为什么可以在没有滤材的前提下把金鱼养活。
稍安勿躁,且听娓娓道来。
友情提示:本文适合龙鱼和锦鲤玩家,也适合金鱼和小型观赏鱼玩家,更加适合对那些对硝化细菌存疑的玩家朋友们。预计阅读218秒。
非友情提示:哗仔的文章拒绝任何个人、任何媒体和任何公司的善意转载,更加拒绝那一小撮疑似不孕不育的伪原创作者的恶意洗稿。请你们把自己的脸皮保管好,不要随意丢弃!
哗仔的硝化细菌
硝化细菌是不会骗人的当我们在思考“硝化细菌是不是骗局”这个问题的时候,本质上我们是在思考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硝化细菌是真是存在的,还是商家的噱头?第二个问题:硝化细菌真的能帮我玩家养鱼吗?
哗仔一个一个来回答。
先说第一个问题:硝化细菌这个水族圈里神一样的存在,到底是不是商家炒作出来的噱头?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硝化细菌是真实存在的。它不仅存在,而且遍布世界各地的土壤和水体里面,甚至在一些潮湿阴暗的角落里都可以发现它们忙碌的背影。
硝化细菌不是一种细菌的名字,而是两大群细菌的总称。
一种是亚硝酸菌,它负责将鱼缸水里有毒的氨氮转化成有毒亚硝酸盐;另一种是硝酸螺旋菌,它负责将有毒的亚硝酸盐转化成几乎无毒的硝酸盐。
再说第二个问题:硝化细菌真的可以帮我们养鱼吗?
哗仔的答案是肯定的——当然可以。
前文已经提到了硝化细菌在鱼缸里的具体作用,我们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鱼缸里存在硝化细菌发挥作用的客观条件吗?
要想让硝化细菌在鱼缸里发挥作用,需要我们的鱼缸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鱼缸里要具备硝化细菌滋生的物理条件。
首先硝化细菌偏爱15到35度的水温 ,这一点,鱼缸毫无疑问是具备的;
其次,硝化细菌需要氧气,毋庸置疑,鱼缸里不缺氧气;
最后,硝化细菌需要避免阳光直射。鱼缸的环境虽说不能完全避光,但是大部分鱼缸的滤仓遮阴条件是没有问题的。
第二,鱼缸里要有足够多的可以为硝化细菌提供生命能量的“口粮”。
这就更没有问题了。鱼粪便被氨化细菌转化成氨氮,氨氮便是硝化细菌的能量来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口粮。
结论:硝化细菌不仅客观存在,而且有能力帮我们完成硝化任务,从而实现“把观赏鱼养活”的大目标。所以,硝化细菌是目前人饲养观赏鱼最有利的帮手。
对于这个结论,哗仔不仅通过作实验验证过,更通过查阅权威典籍考证过,而非轻信妖媚的度娘和那些不靠谱的养鱼老司机。
接下来说滤材吧!
哗仔的滤材
鱼缸滤材也不会骗人先声明一点:本文提到的滤材指的是生化滤材,与物理过滤滤材没有一毛钱关系。
我们既然要利用硝化细菌来帮我们养鱼,我们就离不开滤材,可是滤材很浪费钱,动辄几百,甚至几千,于是就有人站出来质疑购买滤材的必要性。
其实,对滤材的质疑,本质上还是对硝化细菌的质疑,当我们对硝化细菌的质疑烟消云散以后,其实就很可以很容易接受滤材的必要性了。
因为硝化细菌不是一个洒脱的“游牧民族”,而是一个执拗的“农耕定居民族”。
硝化细菌需要菌床来繁衍和“捕猎”,也会在菌床上代谢和逝去,而唯一可以承担这个任务的东西就是滤材。
要想成为鱼缸滤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多孔多面。空隙越多,硝化细菌可以利用的表面积越大。
第二个条件:不向水体释放有害物质。关于这一条,不解释。
第三个条件:不易溶解或者粉化。我们可以接受滤材溶解,但是它必须溶解得极其缓慢,比如珊瑚骨;我们可以接受滤材粉化,但是它必须粉化得特别慢,比如mp。
接下来我们说说滤材多寡的问题。
很多人希望可以出现一种体积很小但是可以培养出超多数量硝化细菌的滤材,可惜现在还很难。
比如我们的鱼缸是1.5米的底滤鱼缸,假如我们只需一个鸡蛋大小的滤材就可以满足我们所有观赏鱼的硝化任务,我们就可以省下一大笔购买滤材的银子。
哗仔的答案是:低密度养小鱼的小鱼缸勉强可以,养大鱼的大鱼缸不行。
因为我们搞不清楚每天观赏鱼拉出多少粪便,也搞不清楚在不同温度和酸碱度条件下硝化细菌分解氨氮的效率如何,更搞不清楚自己能不能坚持每天定时定量地喂鱼。
既然不确定因素这么多,那我们只能以不变应万变——滤材越多越好。
滤材多了,可供硝化细菌着床的面积就大,这时候我们就可以不用去理会那些“不确定”了。
结论:鱼缸里的滤材是必须的,而且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使用比例数据,为保险起见,我们多放一点就行了。
从这个结论倒推便可以知道,我们市面上绝大多数的滤材都是可以用的,都不是骗人的东西。唯一不同的是,有的滤材值那个价格,有的滤材价格虚高而已。
哗仔的水质测试剂
为什么有人会质疑购买硝化细菌的必要性?质疑硝化细菌的观赏鱼玩家大有人在,大家去某度去搜一下就知道了。
哗仔总结了一下,质疑硝化细菌的玩家有三个基本观点。
第一个观点:古法养金鱼就不需要硝化细菌。
什么是“古法养金鱼”?
古法养鱼是指古代中国人用陶瓷容器或木海饲养金鱼的手法,金鱼盆内壁会长出很多藻类,利用藻类来饲养金鱼。在这个饲养套路中,是没有滤材的。
这是真的!
可是硝化细菌依然是存在的,只是古人没有意识到硝化细菌的存在而已。
金鱼盆的内壁会长出硝化细菌,金鱼盆内壁的藻类表面也会生出硝化细菌。足够多的藻类会变成足够多的菌床,然后再由藻类吸收硝化细菌形成的硝酸盐。
第二个观点:空气中就有硝化细菌,所以我们没有必要购买硝化细菌产品。
这句话其实没有完全说错。
硝化细菌会通过空气进入鱼缸,这不假。
但是在开缸养水的时候,我们是没有那个耐心等待硝化细菌慢慢滋生的。
哗仔做过一个实验:在平均水温20度和酸碱度为7.5的前提下,如果依靠空气中的硝化细菌来养水,我用了两个月才把水养到满意的地步;而如果直接使用硝化细菌产品,只需要三周时间。
对于一个心急如焚地想尽快把观赏鱼带回家的人来说,你是愿意花几十元来缩短养水时间,还是慢慢地等待?
让养水时间缩短,这就是硝化细菌产品存在的最大意义。
第三个观点:硝化细菌太小,我们看不见,所以我们无法判断我们买回家的是白开水还是硝化细菌。
其实,这才是质疑硝化细菌产品的终极问题!
不论你是在质疑硝化细菌,还是在质疑滤材,本质上就是因为你的肉眼看不见硝化细菌本身,所以心里不踏实嘛!
如果硝化细菌是可见的,你就放心地去消费了。
硝化细菌是细菌,我们的确看不见,但是我们可以曲线救国呀!
哗仔的做法就是使用水质测试剂来判定水里有没有硝化细菌。
操作原理:氨化细菌将粪便变成氨氮,氨氮被亚硝酸菌变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又被最终变成硝酸盐。
换句话说,一个硝化细菌数量充足的鱼缸,其中的硝酸盐含量一定是可以被明显检测出来的。
哗仔的做法就是用硝酸盐测试剂去检测鱼缸水,如果能测出超过12mg/l的硝酸盐浓度,即可宣告硝化细菌数量已经充足。
哗仔相信,聪明如你,已经顿悟了。
哗仔的心里话:原理分析了,方法分享了,逻辑理清了,你还会质疑硝化细菌产品和鱼缸滤材存在的必要性吗?
知识彩蛋:哗仔用的是哪款硝化细菌产品?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已经发布在了哗仔的头条圈子里面啦!如果你想知道答案,您可以通过点击下方蓝色小鱼图标加入哗仔的观赏鱼圈子,和哗仔的好朋友们一起学习哗仔的那些不可告人的养鱼小秘密。#萌宠小戏精#
敬请关注今日头条哗仔说鱼专栏,带你明明白白玩转观赏鱼。
点击文末的“赞赏作者”,就可以给哗仔打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