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一回到农村就被老一辈的人指责,“你怎么还穿这种衣服,现在农村人都不穿了。”
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是,现在很多农村女性总是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穿着也很时髦,相比之下,城里人的穿着反而显得太朴素、老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从心理层面看,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心理补偿机制
心理补偿(compensation)机制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既有消极影响也有积极影响。农村女性之所以看起来比城市女性更爱打扮,根本原因是心理补偿机制在起作用,因为她们平日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大城市的时尚讯息,会羡慕城市女性的穿衣打扮。毕竟爱美是人的天性,正是这种“羡慕”与“缺失”心理,使他们更愿意投入时间精力去打扮自己,来满足这种心理缺失感。
心理补偿机通俗来讲,就是“越缺什么,越想得到什么”。例如,越是没钱的人越喜欢穿名牌,追求排场,而那些真正有钱的人反而很低调。从更本质的层面来分析,“缺失心理”使我们的注意范围变窄,更容易去关注那些自己缺乏的东西。因此,对农村女性来说,她们觉得忙碌的生活阻碍了自己对美的追求,因此去拼命补偿这种内心缺失感,甚至将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
二、自信心不足
正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很多时候,合适的穿着打扮的确能给人不错的第一印象,增强其自我价值感,可以将其看作个体“印象管理策略”。而一个人给他人的印象是多方面的,是个人的气质、形象、谈吐、为人处事方式等因素的综合,我们总是期望获得他人较好的评价,提升自我魅力。
对于城市女性而言,她们的个人综合能力比较强,对自己其他方面有信心,有较高自信心。她们可能会这样想,即使自己穿着朴素,也并不影响她们的工作效率与社会交往,自己并不是仅靠外在形象给他人留下良好印象的;而农村女性则相反,他们的教育水平、见识与经历有限,可能会导致自信心不足,进而希望通过穿衣打扮来提升自信心。如果他们也有足够的自信,就不会过于在意自己的外在,而选择朴素的穿衣风格。
三、思想观念不同
对于在城市中打拼的女性而言,他们靠自己的能力与知识经验在社会中已经有了立足之地,接受了更多自我与独立的思想。正如人们主义所提倡的观念一样,在当今快节奏社会中,我们要学会“关注自我、接纳自我”,没必要为了迎合他人审美,去逼迫自己做不乐意的事。
那些穿着朴素的女性,更关注自我的舒适度与内心感受,不去取悦他人,因此没必要费过多时间精力去打扮自己。每个人的核心价值观、追求都不尽相同,当我们尊重个性、关注内心的时候,就愿意去追求本质,减少不必要的生活束缚。
而对于某些农村人而言,他们可能还存留着某些刻板印象,认为女性最重要的是漂亮,才能赢得他人赞赏的目光。而这种思想观念导致他们去过度追求外在,而忽略了内心的真实追求。
为什么城市女性比农村女性穿着更朴素?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是不能一概而论,不仅仅是心理层面,我们还需要考虑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因素。比如,在城市的很多办公环境中,女性都是要求职业装,不允许自己搭配,又或者是在一些宴会场合,女性的服饰也是有相似性的。另一方面,城市家庭普遍是一家三口,简约的穿着风格也更实用。
总的来说,每个人对于穿衣打扮的态度不同,所表现的理念与行为也不同,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为了迎合他人审美去改变自己的形象,因为自信与独立的女性才是最美的。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行为心理学研究报告》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