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起重机在起重工陈志的指挥下,用两根钢丝绳吊索在废钢堆里绑挂七根废钢管。由于起重机离吊物太远,起重臂伸出9米,但被吊物仍处于斜拉状态。当陈志指挥起吊时,先喊了声“都躲开点”,但何升并没离开吊装现场。当吊装物刚吊起离地面200毫米左右时,发现吊装的物的西头被废钢铁别住,东头也被别住。这时起重工彭云清说:“我用橇棍调正一下”,随后没等彭用橇棍子橇,突然吊装物的西头从废钢中滑脱出来,而东头仍被别着,结果造成吊装物的西头沿弧线方向向起重机方向摆动。何升看见后用双臂去推吊装物,不但没有推动,吊装物反而推着何升不由自主地向后倒退,恰巧后面有一棵树挡住了何升退路,造成吊装物直接打在何升头部,当即死亡。 事故原因提要 起重指挥人员违章指挥,起重司机违章操作。歪拉斜吊交错挤压物品,违反《汽车起重机和轮胎起重机安全规程》中“不准斜拉斜吊物品;不准抽吊交错挤压的物品”的安全规定。当发现吊装物被别住,出现异常情况下,继续违章操作,导致事故发生。
(四)电气设备管理及停送电安全安全技术措施
1、检修或设备接电需停10kv或6kv高压电时,必须提前到所在矿办理停电工作票,严格按照所在矿的停送电管理制度执行;
2、检修或设备接电电压在3.3kv以下工作时,必须由检修电工亲自拉开一级隔离开关,挂牌、上锁,安排专人看守,并做到“谁停电谁送电”的工作原则;
3、非专职人员不得擅自操作机电设备;
4、井下供电必须做到:
(1)所有电缆接头必须做到“三无”;
(2)电工操作时必须持证上岗,任何无证人员不得操作电器设备;
(3)操作千伏级电器设备和带电电缆时,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
(4)供电系统所有继电保护装置均应符合要求,灵敏可靠,严禁甩掉不用,当任何一种保护失灵时,都应立即停电处理,处理不好不准送电,严禁拆除,短接,甩掉保护装置运行;
(5)所有动力电缆在更换后必须检查相序,以免电动机的反向运转;
(6)盘放电缆应成“8”字形,各类电缆应有足够的弯曲半径;
(7)所有移动电缆及待收电缆必须盘放整齐,严禁损伤电缆;
(8)每根电缆之间要用接线盒联接,接线必须满足接线工艺要求;
(9)在盘电缆过程中遇到接线盒时必须将车辆停稳后,多人合作把接线盒抬到车上后,再继续装车,严禁出现硬拉电缆现象;
(10)工作面的配电点,整体移动设备及电缆,派专人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移动,注意在移动前必须切断电源;
(11)设备采用发电机组供电时必须检查发电机组的完好情况,在接线时必须确认设备的工作电压与电源车输出电压相符,同时电源车输出电缆与设备输入电缆必须同设备固定牢固,防止意外拉脱;
三、装载机安全技术措施
(一)检查车辆
1.检查燃油、冷却水及润滑情况。
2.检查行车制动是否可靠,灯光是否齐全完好。
3.检查空载时铲斗系统运行情况。
4.检查供电线路及机械之间是否互相摩擦。
(二)起步
1.起步前观察四周,有无人员物料等,待确认没有时,先鸣笛,后起步。
2.制动气压有读数达到规定值方可起步。
3.起步时不得突然加速,应平衡起步。
(三)行驶
1.下坡时,不准高速行驶,严禁空档高速滑行,尽量避免急刹车。
2.在狭窄环境中行驶应注意四周的安全,转变时不得碰撞其它物。
3.运载物料时,应保持动臂上铰点离地面400mm以上,不得将铲斗提升到 位置运送物料。
4.应尽量避免在斜坡横向行驶及铲装物料。
5.在行走或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制度。
6.在切眼里清理浮煤时注意观察周围水管、电缆情况,禁止装载机碰撞水管、电缆,水管电缆下方浮煤由人员清理到巷道中间再使用装载机进行清理。
(四)作业
1.发动机的水温及润滑油温度达到规定值时可进行全负荷作业,当水温、油温超过90℃时,应停车查找原因。
2.禁止前后车体形成角度时作业,作业前,应使前后车体形成直线。
3.禁止在铲斗悬空时驾驶员离车。
4.起升铲斗下面严禁站人或进行检修作业,若铲斗起升时检查车辆,应对铲斗采取支撑措施。
5.严禁酒后和疲劳作业及开带病车。
6、在作业时装载机司机注意两帮帮的支护,以防撞坏帮锚杆及挂坏帮网。
(五)停车
1.停车后必须对车辆各部件进行仔细检查,并对煤尘及油污进行清洗。
2.铲斗平放,换向操纵杆放在中央位置,关闭电源。
c、电器设备的安装、电缆的连接与拆卸安全技术措施
1、在拆卸接线盒或断开电缆连接之前,必须按照停送电管理制度执行,停电后,先放电再操作;
2、严禁不打开接线盒(腔)将电缆从喇叭嘴附近截断;
3、在取出电缆头子后,应将接线盒(腔)内螺丝上好,密封圈、挡板、挡圈依次装入并拧紧,盖板、弹垫、螺丝依次上好并拧紧。闲置设备也必须保持设备的完好;
4、将取出的电缆头子用防水胶布包好,防止污染电缆芯线;
5、在进行电缆连接时要严格按照电缆接线工艺连接,严禁图快,省事,随意连接;
6、在做电器设备连接之前首先要绘制电器设备布置图和供电系统图,按照图纸设计的标准进行连接和布置,严禁无图随意连接或不按照图纸要求连接,在需要改动接线时,必须经机电队长签字确认后执行,否则任何人无权改动接线方式;
7、在做电器设备连接时必须严格按照《电器设备完好标准》的要求一次性处理完毕。
(六)其它
未尽事项遵守《煤矿安全规程》、《开拓准备中心管理制度汇编》中的有关规定。
附:搬家路线图
第五条 为防止氨压缩机湿冲程,必须在氨液分离器、低压循环器、中间冷却器上设液位指示、控制、报警装置。低压贮液器设液位指示、报警装置。 第六条 在机器间门口或外侧方便的位置,须设置切断氨压缩机电源的事故总开关,此开关应能停止所有氨压缩机的运转。若机器控制屏设于总控制间内,每台机器旁应增设按钮开关。 第七条 机器间和设备间应装有事故排风设备,其风机排风量应不小于8次/小时换气次数的要求。事故排风用的风机按钮开关须设在机器间门口,并应用事故电源供电。 第八条 氨压缩机联轴器或传动皮带、氨泵、油泵、水泵等的转动部位,均需设置安全保护罩。 第九条 禁止闲人进入机器间和设备间。 第十条 设在室外的冷凝器、油分离器等设备,应设有防止非操作人员进入的围墙或栏杆。贮氨器(即高压贮液器)设在室外时,应有遮阳棚。 第十一条 检修氨压缩机、辅助设备、库房内冷风机、蒸发管道、阀门等,必须采用36伏以下电压的照明用具,潮湿地区采用12伏及以下的。 第十二条 机器间外应设有消火栓。机器间应配置氧气呼吸器、防毒衣、橡皮手套、木塞、管夹、柠檬酸等必须的防护用具和抢救药品,并设在便于取得的位置,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确保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