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应试教育扼杀童年,素质教育就能解放孩子了?

2023-11-27 13:26:41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最近,南京家长和浙江家长们相继经历了新一轮中小学生减负政策的洗礼。
  这不,南京最近搞了个素质教育试点,不准补课、减少考试还不公布分数、提前放学,率先引发了家长们的一顿吐槽。
  作为邻省的浙江也忍不住了,马上把拟了的减负方案公布,又吸引了一大波火力。
密密麻麻的33条规定,其中一条赫然写着“小学生晚9点、初中生晚10点不作业”。
  我都看傻了,还有这等“好事”?这意思是不是,我家娃玩到晚上9点,就可以不做作业啦?
这一年年的,素质教育、减负宣传了不知道多少轮了,应试教育也被拿出来批判了不知道多少次了,现在公布出来的政策却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
  这减负真的是往素质教育方向引的吗?确定不是对应试教育的矫枉过正吗?
不得不说,这些年,国内对素质教育的吹捧几乎到了盲目的地步,甚至有人高喊“应试教育不除,素质教育不兴”的口号。
  而批评应试教育则成了一种政治正确,专家批评、学者反对、民众起哄。
  如今不过是减负,便已经争议重重。
  有多少人考虑过废除应试教育后,这个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吗?
  又有多少人真的了解素质教育呢?
  作为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长,我觉得,保留应试教育,是对中国广大的普通家庭负责,素质教育也不见得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快乐”。
素质教育解放孩子?
  首先,山竹妈先来例举几个对素质教育的常规误解:
    素质教育的说法来源于西方。
  素质教育的说法是国内首创,是针对应试教育“唯分数论”的弊端而提出的。
    素质教育等于快乐教育、宽松教育。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升受教育者多方面的素质,但并不意味着没有文化课要求,也不意味着没有考试和竞争选拔。
所以,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应试教育中该有的竞争,素质教育一样也不会少,只是为了避免孩子成为“书呆子”,增加了综合素质的要求。
  不可否认,相较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综合能力会更高。
  但在教育资源有限、中高考竞争依然存在的国情下,素质教育在本质上给孩子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特长两把抓。
  所以,千万不要觉得素质教育就解放孩子了,对于广大普通家庭而言,反而是负担大增。
废除应试教育,然后呢?
  我觉得,首先我们都得想明白一点:即使“消灭”了应试教育,人与人竞争依然会存在。
  这里不是芬兰,在中国,有14亿人口,高中、大学这些教育资源是有限的,没了高考,也会有其他的选拔淘汰方式。
  那用什么方式选拔呢?不考高考那就是考特长咯。
  特长怎么考?首先,孩子得有特长吧,特长这种一看天赋,二看砸钱。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种安慰的话:孩子不是读书的料,但他一定有其他的天赋。其实我们都忘了,我们都是“平凡的大多数”。
  柯洁今年被清华免试录取了,因为他是一代围棋天才,他打败了无数学围棋的人。
韩寒高中辍学了,成为了青年作家。大家都会写作文,为啥他成为了作家?首先你得有获得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的实力吧。
我们羡慕黄磊女儿多多,她多才多艺,会弹钢琴会画画会设计,小小年纪就能和国际名导斯皮尔伯格谈笑风生,2岁就出入剧场——但不要忘了,她的家庭条件足够支撑她学习那么多才艺,甚至给她请最好的老师。
所以,如果你家孩子不是天赋异禀,比特长比综合素质就永远比不过富人,这样的竞争,就比高考公平吗?
  后来的韩寒提起退学往事,发表了一篇名为《我所理解的教育》的文章,他说:
  一、读书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学习读书的确未必在学校,但学校和高考,是基本最公平和最有效率的,你要是普通家庭,更应该感谢与遵循。
  二、别以为读了几本书,有了点知识,有了个文凭就了不起了,这只是开始,是人生的标配。每当你觉得骄傲自满时,就去帮正在上小学的孩子辅导一下作业吧,你会宁愿复读十年的。
  对于富人家的孩子来说,即使学习不好,他们还有各种各样的退路;而普通家庭的孩子如果耽误了学习,恐怕就真不知道在哪里打苦工了。
欧美国家孩子读书很轻松?
  很多人都以为,像英美这些发达国家都在实行素质教育,孩子读书很开心,轻轻松松就进入大学了。
  都是骗人的毒鸡汤!
  除了拼爹的,你见过哪个进入世界名校的孩子不努力的?他们没有一个不是经常通宵读书,同时还到处当义工、当研究员,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的。
  比如爱课的哈佛外教yanet,她出身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从小便懂得要努力才能改变人生。她说,哈佛招生官们不仅考察你的学习成绩,也关注你的各种人生经历,考察是否是一个有思想、有目标、有趣的人。
比如最近我又看到一位剑桥学霸晒出了自己的一天:从早上7点到凌晨1点,满满的计划和安排,全都一丝不苟的完成。
当然,如果不想进入好的大学那学习确实挺轻松的,在哪里不轻松?只是长大以后都成为了蓝领工人。
  说到轻松读书,日本倒是真的尝试过。在平成年代,日本文部省提出基础教育改革,减少课堂内容和时间,希望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结果是,学生的创新能力没见着提高,能力反而肉眼可见的下降了,直接得到了“平成废物”的称号。
所以,不适合自己的,即使看起来再好,也不要随便尝试。
一刀切才是最大的不负责
  在中国,不管是对于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一刀切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
  应试教育固然有其硬伤,但不是一无是处;素质教育虽有其优势,但也不能过度神化。
  作为普通人,我们羡慕黄磊家的教育方式吗?羡慕;我们有这个实力吗?没有。
  对于亿万普通家庭来讲,一味反抗应试教育,神化素质教育,无异于画了一个脱离现实的空想主义大饼,多少人吐槽“一考定终身”的同时,我想说:
  幸亏还有一张考卷,能让孩子在未来的竞争中,得到一点公平。

杭州潘哒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