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网友吐槽
家里的饭桌上
蔬菜越来越多,肉越来越少
不禁埋怨负责买菜的人
能不能多买点做红烧肉
没想到被怼说:
你知道猪肉现在多贵吗?
近日,猪肉价格上涨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1500元/头的利润或许也能让养猪成为最眼热的职业,雷军收购小米被嘲不如去养猪,卖一辆车利润不如卖两头猪……“猪”似乎有成为“新货币单位”的趋势。(注:生猪价格为未宰杀的出栏价的猪,不是肉摊上的猪肉价格)
猪肉价格连涨13周
据商务部网站最新数据显示,上周(8月26日至9月1日)猪肉批发价格达到每公斤34.59元,上涨8.9%。
截图自商务部网站
从商务部监测数据来看,这已经是猪肉批发价格连续第13周上涨,从6月初的每公斤20.69元一路走高至上周的每公斤34.59元,价格涨幅约为67.18%。不单单是最近的这一周,今年以来,猪肉价格整体呈上涨之势。根据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数据,截至今年7月,16省(市)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月平均值已连续5个月环比上涨,第35周平均值比第一周高出一倍多。
猪肉价格为何上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表示,最近猪肉价格持续上涨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一是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前期扑杀生猪、出栏加快,同时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受影响,导致存栏量显著减少;◆二是“猪周期”,此前猪肉价格跌至低点,目前正处于“猪周期”的上升阶段;◆三是一些地方出台了生猪禁养、限养的规定;◆四是结构性因素,目前小规模养殖户加快退出,大规模养殖增加的产能被抵消。
猪肉连续涨价!别慌,中央出手了
面对节节攀升的猪肉价格近期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稳定生猪生产和猪肉保供稳价措施密集出台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了5方面措施,包括:◆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生猪调出大县和养殖场(户)的支持;◆地方要立即取消超出法律法规的生猪禁养、限养规定;◆取消生猪生产附属设施用地15亩上限;◆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增加地方猪肉储备等。
为了让大家妥妥地吃上猪肉
中央和地方真是蛮拼的
近日来连续出实招、出硬招,
招招贴心、招招实用!
实招一
中央储备冻猪肉和牛羊肉将适时投放!
8月29日,商务部表态,将密切跟踪市场动态,会同相关部门适时投放中央储备冻猪肉和牛羊肉,增加肉类市场供应。同时,指导产销区建立稳定的购销协作关系,促进区域间产销衔接,畅通肉类供应渠道。
此外,还将按照市场化的原则,继续鼓励扩大猪肉进口。
实招二
严厉打击囤积居奇、串通涨价行为!
日前,国家发改委表示,各级政府将重点支持种猪场、规模养殖场恢复和扩大产能,及时启动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另外一方面,还进行专项部署,加强市场监管,将严厉打击囤积居奇、串通涨价等不法行为。同时加强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尽快恢复生猪产能。
实招三
加快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发放!
8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快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发放,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生猪调出大县和养殖场(户)的支持,引导有效增加生猪存栏量。将仔猪及冷鲜猪肉运输纳入“绿色通道”政策范围,降低物流成本。
实招四
地方要立即取消
超出法律法规的生猪禁养、限养规定!
8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对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内关停搬迁的养殖场(户),要安排用地支持异地重建。发展规模养殖,支持农户养猪。取消生猪生产附属设施用地15亩上限。
实招五
国家补贴20亿吃肉
今年4月份以来,全国已经有29个省份启动了价补联动机制,共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超过20亿元,补贴困难群众8000余万人次。
按人均每天2两肉测算,精瘦肉价格上涨10%,每人每月可能增加支出10元左右,按价补联动机制发放的补贴,能够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大的影响。如果今后物价涨幅继续扩大,补贴标准还将相应提高。
再具体到地方全国多地已着手出台措施
广西南宁:实施临时干预,上架销售限价猪肉
9月1日上午9点起,南宁市淡村农贸市场、华园农贸市场、官塘农贸市场等10个农贸市场,开始在定点摊位上架销售限价猪肉,限价肉按低于前10日市场平均价10%以上的价格销售,主要供应精瘦肉、五花肉、前后腿肉、排骨这4个主要消费品种,每位消费者每日购买不超过1公斤。
浙江:加快推动“调猪”向“调肉”转变
7月11日,浙江省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通知》指出,支持浙商在省外建立屠宰企业,支持屠宰企业、肉品流通企业、农贸市场共同建设冷链体系,加快推动“调猪”向“调肉”转变。省级以上财政对种猪场和年出栏5000头以上规模猪场给予贴息补助,要求地方财政根据财力给予贴息。进一步完善能繁母猪和育肥猪政策性保险,适当提高保险保额。
广东:加强生猪及其产品产销对接,打击“炒猪”
7月25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十条措施的通知》,要求加强生猪及其产品产销对接,广州、深圳、东莞等生猪主销区要主动对接主产区,建立相对稳定的供销联系,提高自身供应保障水平。加大对私屠滥宰、“炒猪”、妨害动物防疫检疫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对生猪运输车辆进行监督检查,对阻碍检查、暴力抗法以及其他突发事件及时进行处置,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加快制定冻肉储备调控方案,加强市场监测预警和供给调节力度,落实经费保障,适时启动生猪价格调控预案,扩大各级冻肉储备规模。
福建:价格明显波动时增加生猪和冻肉储备
7月29日,福建省发改委等五部门发布《福建省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明确,防止价格过度上涨方面,当国家公布的猪粮比价高于红色及黄色时,由福建省发改委牵头会商,提出增加省级生猪活体储备或冻猪肉储备投放计划。
海南:建议落实生猪复产资金等
7月29日,海南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召开关于推进生猪恢复生产保供给工作座谈会提出《生猪恢复生产保供给工作8条建议》指出,要落实生猪复产资金,鼓励养殖主体恢复生产;深入推进生猪保险,解决养殖业后顾之忧;适度扩大限养区养殖规模,进一步增加产能。
江苏:7月底已下达2.61亿元补助资金
8月20日,江苏农业农村厅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生猪生产恢复发展有关扶持政策的通知》指出,7月底已下达2.61亿元补助资金。将能繁母猪、育肥猪保险金额分别从1000元/头、600元/头提高到1200元/头和800元/头,降低生猪养殖风险。加大信贷担保支持,缓解贷款难、贷款贵问题。统筹利用省以上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对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含地方猪保种场)和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给予短期贷款贴息支持。
广西:组织技术专家团队深入县乡开展技术培训指导
8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指挥部(扩大)会议召开,自治区主席陈武要求,实行生猪生产红线制度,将生猪供应100%自给纳入“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尽快恢复生猪生产,组织技术专家团队深入县乡开展技术培训指导,支持和鼓励规模猪场按照防非要求进行升级改造,加快补栏增养,鼓励屠宰加工产能向养殖集中区布局,推进养殖、屠宰和加工全产业链发展;做好冻猪肉储备,适时启动生猪价格调控预案,缓解生猪价格波动,稳定猪肉市场供应。
安徽:积极为5000头以上规模猪场提供信贷担保
8月23日,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财政厅发通知提出,对安徽省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及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给予短期贷款贴息支持,贴息范围重点用于相关企业购买饲料和购买母猪、仔猪等方面的生产流动资金。此外,各市、县级财政还可通过自有财力等其他渠道安排贴息资金。安徽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公司要积极为种猪场和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提供信贷担保服务。
贵州:认真执行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
8月26日,贵州省召开生猪生产保供及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会议。贵州省长谌贻琴批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稳定生猪生产,有序增加出栏量。在流通环节,要强化市场调节,加强组织调度,提前做好产销对接,必要时及时投放储备、进行适度补贴。严厉打击操控市场价格的违法违规行为,认真执行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
四川:全年生猪生产4008万头,逐步实现猪肉自给
8月26日,四川省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由省农业农村厅等15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九条措施的通知》。要求在健全猪肉市场供应保障机制上,逐步实现区域内猪肉自给,除甘孜、阿坝外,成都市、攀枝花市自给率应达到70%,其他市(州)达到100%以上。
一同印发的《四川省生猪生产基本保障任务》明确,四川省生猪生产确定了全年4008万头的基本保障任务,除阿坝、甘孜外,全省其他19个市(州)有17个市(州)保障任务都在100万头以上。
黑龙江:促进生猪生产恢复性发展
黑龙江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稳定生猪生产,保障猪肉市场供应,促进生猪生产恢复性发展。生猪规模养殖场发展到1840个,规模化养殖生猪出栏量占比由2018年末的19%提高到27%。将在落实扶持政策,制定出台规模猪场贷款贴息、种猪场保种等政策措施的同时推进生猪规模养殖场配套设施建设。
相关部委还正在酝酿大招更具体有力的保障措施已经在路上了!
来源:新华网、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民生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