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水边湿泥那里,多数的蛙都在那儿藏着乘凉呢。”7月29日,在龙泉乡白浩庄村的一处养蛙场,何群坡指着一个养蛙池对笔者说道。当我们走近水池时,便看到一个个如硬币般大小的蛙四散奔逃,场面十分热闹。
带笔者参观的何群坡,是龙泉乡大何庄村人,他向笔者介绍,这个养蛙场是他侄子何俊朝出资建设的,他负责平日里的投喂、照看等工作。
何群坡说,这里养殖的都是黑斑蛙。黑斑蛙是一种常见的两栖类动物,在我国分布较广,其本身可以作为药材。对于爱好饮食的人来说,黑斑蛙还是非常美味的食材,它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因此市场对于黑斑蛙的需求很大。
那么,何俊朝是怎样发现如此“另类”的养殖项目呢?
原来,今年45岁的何俊朝从20多岁时便开始跑长途货车,经常到南方送货。2017年,何俊朝偶然发现南方的黑斑蛙养殖颇具规模,而且收益可观。因此,何俊朝便萌生了在家乡养殖黑斑蛙的念头。
说做就做,何俊朝通过朋友介绍,多次到南阳、湖北等多地考察学习,2018年8月,何俊朝注册成立了平顶山朝艳养殖专业合作社,正式开始了养蛙之路。
在哪里养?何俊朝多方打听,最终将养蛙场建在了龙泉乡白浩庄村。何俊朝以每亩700元的价格流转了16亩土地,建起了38个养蛙池,1个蓄水池,1个孵化池。
万事俱备,只差投苗。2018年4月底,何俊朝将从南阳购买的240万只蝌蚪分别投放在38个养蛙池内,又从湖南省岳阳市陆续购买了近7吨饲料,保证从蝌蚪到成蛙的各个阶段都有适合的饲料。
但由于缺乏经验,第一年投放的蝌蚪大部分被蜻蜓幼虫等吃掉或无处纳凉被晒死,导致蝌蚪数量不断减少。
正常情况下,黑斑蛙长到40克以上就可以出售,2018年9月份该卖成蛙了,可当时每斤才售价15元,为了卖个好价钱,他决定再养些时候,又养了9个月,第一批黑斑蛙到今年6月份出售时每只都超过了50克,而且价格也达到了每斤20元。
第一年的黑斑蛙,南阳的供货商收购了一部分,平顶山的餐饮公司收购了一部分。近6000斤蛙很快就全部售完,这一下让何俊朝赚了十二万元。
虽说这十二万元还无法将成本全部回收,但何俊朝表示,第一年就是为了积累经验,他对养殖黑斑蛙充满了信心。
“今年收完玉米后,我准备再挖20亩养蛙池,扩大规模。”何俊朝说,除此之外,村里的几个朋友也准备挖池养蛙,到时会他提供技术上的帮助,带领更多的农户加入黑斑蛙养殖队伍,共同走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冯栎)
编辑| 赵贝贝 梁一平
叶县今朝 权威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
关注叶县今朝,带你了解不一样的叶县
通读此文,您有何感想
欢迎参与下方评论
获取更多信息
走过路过【在看】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