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仔猪特别怕冷。因为新生仃猪皮下脂肪层薄,被毛稀疏,保温能力低;大脑皮层发育不全,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在生后3一4天内都不能调节自己的体温,在寒冷的环境下,生后几小时的仔猪,其体温平均下降2.2℃,甚至可达6~7℃。仔猪正常体温较成年猪高1℃以上,更需要保温,由于体温较高和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较大,使得维持体温的单位重量代谢体重所需能量是成年猪的3倍;仔猪出生后24小时内基本不能利用乳脂肪和乳蛋白氧化供能,主要热源是分解体内的储备糖原和母乳的乳糖,24~60小时后氧化乳脂肪的能力才开始增强。总之,仔猪产热少,放热多,保温差,由于寒冷引起的死亡损失较多,特别在每年1月至次年的3月间仔猪的死亡率较高,而且主要发生在出生后的头几天内。因此给初生仔猪保温成厂提高成活率的关键措施。
当猪舍内温度较低时,仔猪首先进行物理调节,即调整躺卧的姿势,将体表面积缩小。寻找保暖性强的物体和温度较高的地方,在实践中可观察到,即使是在暑天32~35℃的气温环境中,饲养于水泥地面上的仔猪如果没有垫草,也往住出现“打堆”睡觉的现象,此时如在猪舍的一角放些少量的褥草,经1小时后,仔猪会自行寻找且舒坦地躺卧在褥草上。因此,即使是炎热的暑天,也需要有少量的褥草供仔猪躺卧。仔猪还能自动相互挤在一起,借以相互取暖;有的仔猪会尽量靠近母体,甚至钻入母猪腹下和两腿之间,企求取得母体的热能。
当物理调节起不到作用时,开始采取化学调节,即加强代谢强度以弥补体表的散热量。若这还不能平衡机体温度时,仔猪体温开始大幅度下降,此时如不及时保暖,以及灌服葡萄糖溶液,往往有死亡的可能。由于初生2一3天的仔猪肠道中尚缺乏分解蔗糖的消化酶,因而饲喂蔗糖不但不会产生热量,反而会引起仔猪腹泻,应予注意。寒冷对仔猪的直接危害是冻死,间接危害是下痢、压死和饿死。
另外,仔猪初生重的大小和耐寒能力有很密切的关系。初生重大的耐寒力稍强些,较能抵御气候的变化和寒冷的影响,亦能免于被压死;而初生重较小的仔猪,御寒能力要弱得多,在5~10℃环境下就表现为蜷缩,肌肉颤抖,不愿活动,甚至因咬肌痉挛而不会张口吸乳,发生所谓“僵口”现象。
仔猪适宜的环境温度是:1~7天—32~28℃;8~30天—28~25℃;31~60天—25~23℃。但同时母猪怕热(母猪的适宜温度是15~18℃)产房的高温会引起母猪的不适应和浪费能源。因此可以为仔猪创造单独的环境—仔猪保育箱。保育箱可用木制、硬塑料制或砖砌,在靠近母猪的一侧留一个可供仔猪白山出入的开口,箱内装有250w的红外线灯泡(距离地面或垫草40~45厘米,高度可随仔猪日龄调整)或地上铺电热板,最低限度也应在仔猪保育箱内铺上麻袋和柔软的垫草,使仔猪能保持温度、躲避较快的空气流动和避免母猪踩压。采用上述方法,只要经过几次训练,仔猪即可来去自如,有效地避免了冻死、压死,并且减少接触粪便的机会。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一些关于仔猪保温的一些知识,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不构成指导意见,仅供学习交流。关注本头条号---进入畜牧新视野主页,每天上午8点半都有及时的生猪价格行情和全面的养殖技术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