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为什么联想品牌在国外被高度认可,而中国消费者近乎口诛笔伐?

2023-11-16 11:38:43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推荐语:
“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曾经的联想在国内科技市场拥有着崇高的地位。从品牌创建之初就具有强大的优势,不仅受到了我国中科院的大力扶持,更是获得了来自各方面的有利支持,短短几年就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
联想“因地制宜”的两种发展策略注定了昔日的辉煌和今日的落后,在一桩桩名噪一时的海外并购案的推动下,联想的国际化转型终于成功,但是国内的市场却拉响了警报。用“顾此失彼”来描述今日之联想最为形象!
前言
起初,联想的电脑产品最先弥补了我国的市场空白,也凭借先发优势在业内筑起了强大的护城河。坚固牢靠的城防让竞争对手无从下手,但也开始让自己变得固步自封、掉以轻心,优势反倒变成了劣势。
在国内科技市场独占鳌头之后,其国际化野心就像一剂兴奋剂一样,催动着联想以不计成本的代价直扑海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联想的电脑在国外市场的价格普遍低于国内市场。
昔日的联想,作为民族品牌、中国科技企业创新的典范,很多消费者以拥有联想产品为荣,但是时至今日,形势已然急转直下,不可同日而语。
也许联想的销售量并未受到影响,但从信任度、口碑、影响力等方面,如今的联想和过去已然判若两人。
值得庆幸的是,与国内消费者相比,国际市场对联想的态度还是十分认可的。甚至在早些年一位北美资深猎头认为“如果你的个人简历上有联想或华为的工作经历,那将使你非常具有竞争力。”甚至不少国内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科技企业出海的模式只有两种:华为模式和联想模式。
从国内到国际,是什么导致联想的口碑会有如此巨大的差距?本栏目认为这源于联想的发展路径所导致的,其中的两个重要转折点奠定了联想目前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全球化崭露头角——并购ibm
“做好了,一步登天;做不好,打入地狱!”在柳传志忧心忡忡的讲出这句话的几个小时后,8日上午,联想动用12.5亿美元收购了ibm的全球pc业务,这在风平浪静的2004年12月震惊了全球it行业。
彼时的联想已经明确提出了“高科技联想、服务的联想、国际化的联想”三大战略转型方针。但在即将收购ibm之前的几年,由于纳斯达克指数的狂跌、投资项目失败、网络泡沫破裂等原因,联想已然处在了悬崖的边缘,岌岌可危。
特别是2004年3月份联想的“裁员风波”,更是几乎将柳老爷子苦心经营多年的联想文化一举击碎,联想的pc业务份额也从2001年国内市场占有率的30%下滑到了24%。
此后联想决定全面淡出it服务、网络、软件领域,重新聚集力量于个人电脑领域。正在这时,ibm找到了联想,并愿意出售其全球pc业务,而此时联想的决定可以看做是一步险棋,亦或是一根救命稻草。
虽然在并购ibm的pc业务之后,国内外的舆论沸腾,呈现出了极端的两面化。一方面,很多人称赞联想的国际化雄心,另一方面,忧虑之声也不绝于耳。香港联交所上市的联想股票也波动不平,更是先涨后跌,权威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因为券商普遍看空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的消息。”
就当时的情况来看,其实无论是哪种声音占据上风,在联想收购了ibm的pc业务之后,也让全世界看到了联想的强大实力,并极大的提高了联想在全世界的知名度。
以目前的眼光看待这起收购案,用时间得出的结论是,联想当年收购ibm的pc业务无疑是非常成功的案例,也为联想屹立世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联想花了12.5亿美元巨资获得的不仅是ibm这个品牌,而是它背后的三样法宝:一是全球市场份额,二是先进技术,三就是博取联想品牌的“全球本土化”。
运筹帷幄——多元化发展
在收购了ibm的pc业务之后,联想几乎在一夜间成为世界第三大个人计算机厂商,拥有了7.6%的全球个人计算机市场占有率和至少130亿美元的年销售收入。
联想2005年第一季度业绩,期内实现纯利3.57亿港元,这是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后,首次计入该业务的季度财务报告。
不断发展的联想在2006年获得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再次体现了联想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明显技术优势。在2008年更是首次进入了全球财富500强企业榜单,这是中国上榜企业中唯一一家民营企业。2013年,联想电脑销量位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最大的pc生产厂商。
联想更在2014年4成立了四个新的、相对独立的业务集团,分别是pc业务集团、移动业务集团、企业级业务集团、云服务业务集团。
其中pc业务集团独立出lenovo和think两个品牌;企业级业务集团旨在为企业提供服务器和存储器支持与服务,而在成立不久之前被联想以23亿美元收入囊中的ibm x86服务器业务也将被归入新成立的企业级业务集团;云服务业务集团涉足android和windows两大主流平台;移动业务集团主要负责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市场中产品。
从“被崇拜”到“被质疑”——联想的危机是怎么来的?
联想的国际化形象似乎和其口碑表现并不对称。过往数据证明,一个企业国际化的成功,从品牌、口碑、信任度等都是正比提升的,而联想似乎是反其道而行之,到底是为何?
消费者对联想的态度,更是褒贬不一,抱怨之声在网络上随处可见。
先是在沸沸扬扬的5g投票方面,有媒体报道称联想站队高通,以至于导致华为因一票之差铩羽而归。随后,媒体称联想竟然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企业,虽然联想做了出面解释和说明,但似乎没有人愿意选择原谅联想。随后传出联想产品,国内外售价区别对待的情况。
至此,联想遭遇到了自公司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危机,股价更是达到了单日下跌20%的惨烈情况。在种种负面情况的影响下,联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是联想在公关方面的败笔,还是联想对中国消费者的态度使然?
我们仅从国内消费者对联想近乎口诛笔伐的态度来看,这已然就是联想的失败。
其实联想的危机不在于市场份额,更不在于其商业模式,而在于有被国内消费者抛弃的危机,在于国内消费者的信任在降低,这才是最致命的!
对此你怎么看?评论区与我们分享你宝贵的看法!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