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鸭的特征、习性与场舍建设布局

2023-11-16 10:27:28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鸭的特征、习性与场舍建设布局
1 特征、习性
1.1 特征
1.1.1 早熟 麻鸭 16~17 周龄性成熟,金定鸭
13 周龄性成熟,绍兴鸭 14 周龄开始产蛋。
1.1.2 繁殖力强 蛋用型鸭年产蛋 280~300枚,肉用型鸭年产蛋 140~160 枚,兼用型鸭年产蛋160~180 枚。如果以受精率、孵化率各 80%、育雏率95%计算,则 1 只蛋用型母鸭 1 年可繁殖 170~180只鸭苗,1 只肉用型母鸭 1 年可繁殖 84~121 只鸭苗,1 只兼用型母鸭 1 年可繁殖 99~108 只鸭苗。
1.1.3 生长快 超m樱桃谷肉鸭 42 日龄体重约 3kg,北京鸭 56 日龄体重超 3kg,狄高肉鸭 56 日龄达 3.5kg以上。
1.1.4 具有较强的补偿生长能力 例如樱桃谷肉鸭,4 周龄以前可耐受较低能量与蛋白水平的饲养,增重稍慢,但后期在正常的营养水平日粮饲喂下,前期被耽误的增重可在生长后期获得补偿,最终达到标准体重,这是一个很有经济价值的生物学特征,特别是在节省蛋白质资源、降低饲养成本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习性
1.2.1 喜水 例如下水嬉戏、寻食、游泳、潜水及求偶交配。
1.2.2 喜干 鸭群喜在干净清爽处休息和产蛋,如果鸭舍环境潮湿,则会影响鸭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还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1.2.3 耐寒怕热 鸭皮的脂肪厚,羽绒的保温性能好,加上体表无汗腺,不能借助体表蒸发散热,所以耐寒怕热。在春、秋和冬季生长良好,增重快,产蛋率高,在炎热的夏季,肉鸭生长慢,蛋鸭逐步换羽停产。
1.2.4 喜杂食,消化力强 鸭的味觉、嗅觉不发达,对饲料的味道选择性不强,食谱广,不论任何饲料都可养鸭。鸭无嗉囊,食管膨大,食物只在食管膨大部稍贮存就直接进入腺胃和肌胃,而肌胃的压力大,因此,鸭的消化能力特别强。
1.2.5 视觉、听觉灵敏 鸭对空中飞过的鸟类、昆虫及草丛绿叶上的昆虫观察很敏锐,这有利于它逃避天敌和捕食有保护色的害虫;又由于鸭听觉灵敏,对饲养员的引叫或吆喝声可立即反应,有利于管理人员调教,便于大群管理。
1.2.6 生活有规律 鸭反应灵敏,容易接受调教和训练。一天之中的放牧、觅食、嬉水、休息、交配和产蛋都可形成一定的时间规律。如放牧的鸭群,到放牧结束时间,即使无人驱赶,也会自然收牧回舍;又如交配时间多在早上或黄昏嬉水时进行,产蛋则集中在下半夜等,掌握这些规律对搞好养鸭生产很有益处。
1.2.7 无就巢性 经长期选育,鸭已完全失去抱窝就巢的特性,这就增加了鸭的产蛋时间,使产蛋量增加。由于没有就巢性,鸭在繁殖过程中就必须通过人工孵化繁殖后代。
2 鸭场建设
鸭场是鸭群生长、发育、繁殖的场所,因此,建立一个符合要求的鸭场,必须明确所饲养鸭的品种、规模,再根据当地气候、环境和经济条件、交通情况等选择场地,拟定鸭场各类布局、鸭舍设计与饲养方式相适合的设备和用具。
2.1 生态环境
2.1.1 空气 鸭舍内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清新。鸭场内有毒、有害气体和污染物指标符合相关标准。
2.1.2 水 水质无异味、无异色。
2.1.3 土壤 沙壤土。非沙壤土地的鸭场,应做到排水良好,保证在多雨季节不出现潮湿和泥泞。
2.1.4 卫生环境 鸭舍内外卫生经常打扫,保持清洁、干燥;勤换垫料,清除粪便。饲料用具在每次喂料后清洗干净,晒干后备用;定期消毒。病、死鸭及时隔离或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疫病传播。夏季及时消灭蚊、蝇、快羽虱等。另外,应了解鸭场的生物生长量、生物量、特种量、牧草资源、植被覆盖率、野生动物种群、水土流失情况、沙碱化程度及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以便更好、更有效地开展鸭场的生物安全工作。
2.2 场址选择
节省土地、能源,如地面平养、离地网养、笼养等不同场地,占地面积和差别在 30%~100%。另外,育种场是用于积存品种、品系的鸭场,其建筑系数约在10%,即育种场建筑物占地面积占鸭场占地面积的10%,以方便生产、管理、防疫和消毒。
2.2.1 水源 水源不宜离鸭场过远,水位不宜过深,水面不宜过宽,水流不宜过急。没有自然水源可利用时,也可利用自来水或地下水建造人工水池,水深约 1m,水面约 100m 2 ,水能引进和排出。供水量以夏季最大耗水量为标准,平均每只鸭每天用水量约为 8 000ml(包括饮水量、洗浴用水量等)。
2.2.2 地势 鸭场地势应平坦或稍有坡度,自然倾斜深入水池,地形排水好。山区不宜建在昼夜温差大的山顶,也不宜建在通风不良和潮湿低洼的山谷,最好选择坡度不太大的南山腰处,目的在于易排水、通风、向阳、干燥。鸭场建设应该远离沼泽地区,因潮湿沼泽地区是鸭体内寄生虫和蚊、虻生存聚集的场所。场地不要过于狭长或边角过多,否则,会增加鸭场防护措施的成本。场地阳光充足,但鸭舍四周需植树。
2.2.3 朝向 鸭场坐北朝南,建在水源北面,舍门正对水面向南开放,这样冬暖夏凉。如找不到朝南的地段,朝东或朝东南也可,但不宜在朝西或朝北的地段建鸭场。同时,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如林带、河川等作为鸭的天然屏障。
2.2.4 交通、通信和电力 为便于鸭产品的运输和饲料、鸭苗、鸭场职工生活物质的运入,鸭场交通既要求方便,又不要靠近交通要道,否则不利于防疫卫生,环境嘈杂会影响鸭的休息和产蛋。要求离居民居住地1 000以上,距主要公路不少于2000m,距次要公路 500~1 000m;鸭场宜修建专用道,分别与主要公路相连。
现代化养鸭场,其照明、孵化、供温、收粪、饮水、通风换气及饲料加工都离不开电。因此,要求电源充足,还必须自己备有发电设备,电力安装容量以每只种鸭5~6w、每只商品鸭1.5~2.0w为宜,还要求通讯方便。
2.2.5 排污 大、中型鸭场每天会产生大量的粪便和污水,可利用污水灌溉林地和农田。
2.3 鸭场布局
一个规模较大的养鸭场,包括职工生活区、行政区、生产管理区、鸭的饲养区和粪污处理区。行政管理区包括门卫传达室、办公室、会计室。生产管理区包括饲料库、产品库、配电室、水塔、水泵房、锅炉房、机修及车库、更衣室和消毒室。生活区包括宿舍和食堂。排污区包括病、死鸭处理区及粪便、污水处理区。小型鸭场(养鸭专业户)的布局是将饲养员宿舍、仓库、灶间放在最外侧一端,将鸭舍放在最里侧,以防外来人员随便进入,也便于饲料、产品等的运输和装卸。
2.4 鸭舍设计
2.4.1 简易鸭舍 在南方,多建简易鸭舍饲养各种类型的鸭群,以拱形鸭舍和大棚形鸭舍常见。鸭舍骨架用竹构建,高度以便于人员操作为宜。鸭舍长度根据饲养鸭的数量而定。顶棚采用芦苇席铺盖而成,再覆上油毛毡或塑料薄膜以防雨雪,四周用竹栅或网围起。冬季棚顶及四周再加防风保暖材料,棚的两端加设门帘。鸭舍多是泥土地,可铺厚垫草。
2.4.2 固定鸭舍 投资大,造价高,易于管理。
2.4.2.1 育雏鸭舍 分平养和网养鸭舍。平养育雏鸭舍:要求地面铺上木屑、稻草等垫料。为避免饮水器中的水溅到地上,在育雏舍一侧用水泥筑一水槽,上面盖铁丝网或漏放地板,饮水器放在铁丝网或地板上,使溅出的水流入水泥槽内再排出舍外。网养育雏舍:在育雏舍内用水泥杆、木料或竹竿搭成框架,长度根据鸭舍的大小而定,离地面约 1m,上铺塑料网、金属网或竹笆等,网眼约为 1cm 1cm。每圈分若干小圈,便于分群管理。网养育雏舍铺设水泥地面,并有一定坡度,以利于粪便清除。总之,育雏舍要求保温性和采光性能好。
2.4.2.2 育成舍 育成鸭阶段,平养鸭舍配备运动场,饮水位置设在运动场外墙。蛋用鸭鸭舍需修建水池或利用自然水源。网养只适用于肉用鸭,其结构与育雏舍网养相似,只是网眼大些。
2.4.2.3 种鸭舍(产蛋鸭舍) 成年鸭怕热不怕冷,因此,鸭舍只要能关住鸭群,挡住风雨即可。圈舍内铺设水泥地面,铺上垫料,也可用塑料网或竹制成网笆,放在舍内,供鸭休息。舍外设置一定坡度的运动场(低于舍内),运动场终端设水池。运动场系水泥地面。运动场与水池间设排水暗沟,以保持清洁。
2.5 陆地运动场
陆地运动场是鸭休息和采食的场所。地面用三合土、砖或水泥制成。运动场上种树,让鸭夏季可乘凉,冬季落叶后,可晒到太阳。运动场上没有树荫的,要搭建凉棚,凉棚的大小与鸭舍相似,供舍外饲喂。陆地运动场与水上运动场的连接部,建一个坡度不大的斜坡,用砖和水泥制成,水泥要有防滑面。其斜坡要延伸到水上运动场的水下10cm,使鸭上下自如。
2.6 水上运动场
水上运动场供鸭洗浴和配种用。人工浴池宽2.5~3.0m、深 0.5~0.8m,用水泥制成,如利用天然河流作为水上运动场,靠陆地运动场这一边,用水泥或石块砌成。水上运动场的排水口要有一沉淀井,排水时可将泥沙、粪便等沉淀下来,避免堵塞水道。
另外,鸭舍、陆地运动场和水上运动场三部分均需要用围栏围成一体。根据鸭舍的分间和鸭的分群需要,将鸭舍隔成几部分。水上运动场的水围应保持水面约 50%以上,若是育种上应用,其水围应深入到底部,以免混群。
2.7 鸭舍用具
2.7.1 保温设备 育雏时所用的保温设备和用具有火炕、煤炉、电热育雏伞及保温炉等。
2.7.2 喂料用具 用塑料盆作为食盆,也可用木制槽喂料。目前,有专用的饲料桶喂食,更为方便。用料槽或料桶喂料,下面放一层塑料布,承接鸭采食时甩出的饲料,节约饲料。
2.7.3 饮水用具 有塔式真空引水器,适用于网上平养和平养的雏鸭。成年鸭用饮水器或水槽,也可用塑料盆或铁盆,但需要在盆口加盖用竹条或粗铅丝制成的罩,以防鸭饮水时,窜入盆中洗澡。
2.7.4 孵化用具 按孵化方式有土炕、火炕、木桶或平箱等。电孵化机具按结构形式分平面与立体两种类型。平面孵化器有单层和多层之分,立体孵化器分箱式和房式孵化器等。
2.7.5 其他用具 水桶、水围、蛋筐、竹笼及喷雾器等都是常用工具,必须储备一定的数量。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