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轨交公司官方公布的苏州地铁三号线原“沧浪新城站”更名“新郭站”,在沧浪新城板块引起很大热议和纷争。作为沧浪新城近十年的老居民,我们认为新郭站作为站点名称有待商榷,更合适的名称应该是“世茂广场站”或者“世茂运河城”站。理由如下: 首先,从新郭的命名来看,新郭是从原新郭村得来,而新郭村原先是个很小的村子,没有诞生过任何历史名人或者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并不具备任何历史纪念价值。目前该村已经为世茂运河城和茂苑所在地,仅存的也不过全长四百米左右的一条新郭路。从整个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每年消失的数以万计的村庄上来看,普通拆迁造成村庄消失的事实实在微不足道。所以新郭这样的名字对于整个苏州一千多万人口甚至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来说,是没有任何知名度可言,因此以其命名的价值也是极其有限。 其次,从规划角度来说,世茂拿下了沧浪新城近1/3的地块,为了配合整体规划,当时甚至组织了全国的专家,进行运河城打造的论证、专题会议,从而把沧浪新城板块紧邻运河区域完全交由世茂集团打造开发。由政府牵头的这一行为也给了当时的百姓以购买、置业的信心,包括商业地产投资的勇气和动力。目前世茂商业并没有形成气候,一直处于不温不火中,如果这时候不管不顾,撇开“世茂广场”或者“世茂运河城”这样有利的资源,无论对于当时安家置业还是倾其所有投资世茂运河城板块的业主来说,都是釜底抽薪的巨大伤害。试设想,一个初次到苏州的游客想找一家酒店,结果看到新郭站,根本没办法想到这里会有配套的餐饮、住宿和影院,会选择这样的地方吗?这非但没有为地铁所在区域带来宣传作用,反而使游客对该区域地铁站命名十分不解,这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如果能够顺应形势,以所在地实际情况命名,不仅增加了游客、百姓的便利,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也将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推动作用。 再次,从地理位置上说,该站位于世茂广场的腹地,中心位置,而目前沧浪新城已经形成了以世茂广场为中心的客观事实,周边的世茂影城、大润发世茂店,国美世茂店,可以说世茂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商业品牌,而是一个地域的标签,具有很强的辨识度。这样的例子北上广深比比皆是,如深圳的华强北站、广州的丰田汽车城站。对于百姓心中约定俗成、既成事实的影响力,作为该站点命名时,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样的命名对于百姓的出行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恳请主管部门认真考虑民意,再三斟酌。为盼!
苏州轨道交通公司便民服务员
网友您好,您对3号线站名方案的意见我们会认真进行整理归档,并统一报苏州市交通运输局。再次感谢您对苏州轨道交通的关注与支持。
1、最新的地名命名规则(轨道交通涉及站名)是不允许用商业体或住宅区命名的,平泷路东出来就万达,也没用万达命名。
2、新郭是一个很大的镇,涵盖运河南北。
3、历史可与苏州古城相比,有句话是“先有新郭镇,后有苏州城”。新郭有宴宫里、越城遗址、越城桥、杨素桥、行春桥、越来溪,还有三条老街矮门里、相北街和老新郭街,历史的遗迹随处可寻;再有夫差、勾践、伍子胥、杨素,或是范成大、王宠及余觉,名人的印记无处不在。现在石湖北侧还在开发新郭老街,具有代表意义。
反对!世贸是一个开发商,说不定哪天撤了都不知道,你看看世贸的商业搞了多少年了,人气都没有。亿象城的例子就在旁边。
我认为还是叫“沧浪新城站”为妥。
所有人都认为沧浪新城站最合适,但关键问题是沧浪新城已经不复存在了,所以政府才会改为新郭,我们作为新城居民实属无奈!
“沧浪新城站”为妥
比历史,那还是我说的用吴国吧。吴国涵盖的面积比苏州要大的多,吴国出现的历史也比苏州早。历史有记载的也比苏州早。懂点历史的人谁不知道吴越争霸?为什么叫苏州?苏州为什么不改名吴州市?或者吴国市?
所以单纯从历史出发,而不顾现实是可悲的,是不被大家接受的。现在我们是被政府的沧浪新城的宣传吸引而来买房安家,我们的社区也是叫沧浪新城吴门桥街道新城社区,为什么要改?就叫沧浪新城站是顺应民意的。
你说的新郭都是在运城以南,就是官庄前,为什么政府恢复了官庄前花园不恢复新郭花园。现在却要玩弄文字游戏,早说这里还是新郭村,苏州那么大,我们凭什么要买这里的房子?
按照楼主这么说,那请问沧浪新城第一实验小学、沧浪新城第二实验小学、沧浪新城第三实验小学、沧浪新城实验幼儿园是不是也都要改名了?
按照某些人的意见,新郭那么有名。全部改成新郭第一小学、新郭第二小学,中医院改成新郭医院,就等着苏州市改成新郭市了。
转帖:
第一指位精确。没啥好多说的。
第二根植苏州2500年历史,有历史底蕴,有乡愁,谁说园区、新区就一定要洗白历史,这不和文革里的破四旧一样嘛,看看深圳、北京再土的乡土地名都在用作站名,甚至还有**坟用进去,越是时髦的国际大都市越不在乎自己的东西土不土。这就是文化自信!
第三就是有小片区的区域统摄力,为什么金厍、新郭能够脱颖而出,就是因为这两个地名具有无可比拟的区域统摄力,你找不到更有统摄力的地名,什么沧浪新城、科技园、什么城邦花园,统统一边玩去!
具体拿新郭来说,沧浪新城的新郭是真正的新郭所在。因为新开运河,所以才将新郭一分为二,南面是新郭老街,沧浪新城附近也有新郭路。沧浪新城整个路名体系也是围绕新郭文化做文章的,马上沧浪新城南跨运河的桥也将命名为新郭桥,南北新郭重新连在一起。
因为新郭历史原因,所以即便现在运河以南的新郭属于高新区(虎丘区)行政区域,但是其人口管理、土地开发仍属于姑苏区,和北新郭一起。
所以,新郭老街看区划是在高新区(虎丘区),具体实施是由姑苏区负责的。
再普及一下,啥叫新郭,是隋朝初期,统治者觉得苏州城没有山可以依傍,容易攻破,就移到石湖边上靠近上方山的地方,建设新城俗称新郭,郭就是城郭的意思,但是不久还是因为交通不便移回苏州城,新郭的名称保留下来至今。这也是历史上苏州唯一一次较大范围移动城址的事件。
而沧浪新城这种名字呢?基本已经名存实亡了,地皮已经卖完,新城也成了旧城了,基本死了。
新郭,一个土的掉渣的名称,却要为3号线姑苏区唯一一个站点冠名。除了原先的本地人,没有一个现在居住在这里的人愿意拿2019年才开工的现代交通设施来用这个农村名字。姑苏区政府,你把世茂全都拆迁吧,我们愿意走,叫回你们的新郭村吧。
一,指位准确的“吴”为什么没有代替“苏州”?
二,当时为什么不保留“新郭”,哪怕是拆迁小区的名称,或者设置新郭社区?当时什么都没有做?
三,现在沧浪新城由我们这样苏州其它地区的人来购房了,来生活了,才要改成新郭。早干嘛去了?
四,如果叫新郭,要把沧浪新城改回新郭村,建议姑苏区政府把世茂、湖山新意等全部拆迁安置,这样我们没有异议。
如果沧浪新城站要改成新郭站,那势必会造成现在世茂周边居住着的人的反对。建议直接取消该站得了。不要什么姑苏区唯一一个站了,和新郭有关的历史都是吴国的历史,和吴有关,真宗的衣钵应该由吴中区继承过去。
反对用商业名字
叫新郭就代表农村?那市区彩香一村,彩香二村,没人因为叫村就认为那里是农村,相反吴中高新区很多把农民拆迁小区称为某花园社区,比如浒墅关的新浒花园一区,二区。你认为一般人是会把彩香一村当城市还是新浒花园一区当城市
第一,关于指位准确的问题。大到城市“吴”纵观整个历史,都是远胜于“苏州”,苏州是否需要改成“吴”?
第二,关于底蕴关于乡愁关于文化自信。底蕴和乡愁是需要人来维护的,正是这片土地上的人对土地的热爱,才会创造悠久的文化与底蕴。从周庄、同里小到陆巷村,多少有着原始的风貌,原始的人文情怀。而新郭,自从全部拆迁完毕的那天起,这里的底蕴和文化,都已经荡然无存了。至于乡愁,那和我们现在居住在这里的无关,不是我们灭了你们的乡愁,而是你们想要复辟乡愁。
第三,关于小片区的区域统摄力,今天沧浪新城和世茂运河城,已经根植在我们这些居住在这里的人的心中,也根植在了苏州人心里。而新郭这词,已经是一个遥远的名称,化作一条路是它最好的归宿。
第四,新郭文化,隋朝建立新郭村等,也有一些典故。那都是吴国的历史,既然苏州已经把吴县给灭失了,那吴中区应该承担起这个发扬新郭文化的重担,不是高新区,更不是姑苏区。
第五,新郭文化有没有必要发扬的问题。既然人证物证全部都已经灭失了,还去发扬假老街有多少现实意义?
可以不瞎折腾,用原来的沧浪新城站挺好。
还要南新郭北新郭合二为一?这个梦做的香甜的。村的农村宅基地是集体用地,那我们这些人怎么会落户到这里?
其实个人觉得不管“沧浪新城”站,“新郭”站,都没有那么准确,“中医院”站会不会更好一点?
希望有个高大上的名字!!!!
2018-1-11 15:5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