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住在解放路锦邻缘小区,从5月起就看见小区里每幢楼下张贴了数张关于电瓶车不允许停放楼道里充电的通知单,单子结尾也有逾期不整改的相应的措施,可是一个多月过去了,电瓶车楼道里(家门口的过道里)充电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而且都是夜间充电,整晚充电,着实让人心惊胆战。安全隐患啥的我相信大家心里都懂,由于电瓶车电瓶燃烧引发的血淋林的教训也近在眼前,可为什么有些人还要继续把命运交给电瓶车的电瓶? 我希望街道社区能真正起到起到带头作用,抓一抓、管一管、治一治。虽然悲剧很多看似都有偶然性,但是平日管理部门眼开眼闭和不认真去履职往往是悲剧发生的必然因素。比如我这个锦邻缘小区,若有人问:“你们‘331’整治行动宣传了吗?”,我都可以回答:“宣传了!各级部门挨家挨户的宣传了。”但要是再追问:“整治情况如何啊?达到预期效果了吗?” 我无言以对,我想问问各位领导,你们怎么来回答这个问题?
ps:要是回答什么工作一直在开展啊,时间周期长啊什么的就没意义了,生命只有一次,能排除的“定时炸弹”不应存在放之任之拖之的态度。“331”行动有时间周期,如果不用“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去为民服务,有关部门都抱着拖到整治时间过了就可以松口气的态度,那悲剧离我们还远吗???
深夜回家,电瓶车不睡,我如何安睡???
姑苏区便民服务员
网友您好,经了解,该小区有独立的物业公司。有关上述反映的情况,街道相关部门已告知物业,物业表示宣传工作已做,但是还存在有些业主不理解不配合继续在楼道充电,物业会加强巡逻,进一步做好劝说教育工作,也请小区居民配合规范充电。
一大堆的易燃物就在旁边,这种情况绝对是个隐患!真不知道那样的住户是怎么想的!交通事故、电瓶充电起火事故那么多,看来禁止电瓶车的运动要来了!!!
参考以前的交通大整治
2018-6-24 23: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