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报道,在光合作用和换水条件相对不方便的冬棚和高密度室内养殖,土池的高密度标粗池里,纳水后的做水工作一旦做错了,可能就会带来很大的麻烦。
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分别在池水里投放了一种菌肥(固体,有水不溶成分)、em等等培藻。
苗到了,在池水里泼洒有机酸、vc之后投苗。苗是p5的,投苗数量近五千一平方。
由于看到池水有一点发粘而且水体中肉眼可见悬浮物很多,见下图1:
鉴于以上这种水质条件,于是当天上午马上撒分解底改和解毒大王以图分解这些悬浮物,同时追加藻源氨基液希望加快水体的藻生物量增值。
也就是今天,发现:水体中悬浮腐败物明显增加了,池壁也感到发滑。见下图2:
鉴于以上这种水质条件,于是就计划用点芽孢类产品分解一下这些悬浮物。结果怎么样暂且不说,这里只是希望提醒一下:
在光合作用和换水条件相对不方便的冬棚和高密度室内养殖,在正常换水不方便的苗期、土池的高密度标粗池里,纳水后的做水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希望能够想一想下面几点:
在做底改工作之前,最好考虑一下,底改的目的是什么?所谓的底改也就是底部改良,把底部的污染物清理到对虾苗可以接受的范围。作为刚刚清洗干净(也就是底部很好)的水泥池?投苗也就是那么1-2天,需要底改吗?
二、投苗前、投苗那么1-2天,解毒、抗应激、em、分解、糖(肥水膏)等等等等都往水里加,会不会把池水变成一个药池?这些措施处理过池水,符合虾苗的生理需要不?
投苗前后这样子拼命撒药,应该不符合虾苗的生理需要不反而会伤害虾苗的健康吧!
三、小水泥池,尤其是室内的高密度小水泥池,培藻产品必须是水溶性、藻吸收快的营养素,才能够避免水体悬浮物过多、池壁发滑。
四、水体已经悬浮物过多、池壁发滑大量使用微生物能否及时的纠正这种状况?
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悬浮物)是需要时间的,不能够神话了微生物的作用,见图3:
所以:到了图2那么多的悬浮物的室内小水泥池,撒微生物纠正水质条件已经是来不及了!
下面说的是一个水泥池、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投苗前后10天的过程,看看有没有值得参考之处?
一、投苗准备工作:投苗前两天天,每平方泼洒藻生源5克、丰收宝和米糠发酵物10克。投苗时水色和投苗后10天的水色。见图4:
1、投苗第二天在池塘上悬挂菌屋,每100平方悬挂了500克,每20克一袋。悬挂方法是:尽可能在池塘中均匀分布的悬挂在增氧口附近的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