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全国多地的猪肉价格飞涨,猪排骨的价格更是高出天际。导致很多人笑称:“连猪肉都吃不起”,“猪肉嫌贵?去吃海鲜便宜。”没错,在一些沿海地方的猪肉价格真的比海鲜要贵。有网友称“土豪才能吃猪肉,我们穷人只能吃海鲜”。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一天不吃肉饿得慌。”无肉不欢已经成为现代大多数人的饮食习惯。如今肉价这么贵,穷得吃不起肉怎么办?每一位资深吃货都走在食物端的前沿,于是吃货们安利了一个新有名词“人造肉”!
“人造肉”是什么?相信对于很多网友(包括小编)来说第一次听到这个词,看来大家都需要科普一下新知识了:
据了解,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副教授李健实验室团队与植物肉珍肉品牌合作研发的中国第一代“人造肉”产品预计9月面市,更有消息称这款产品会在中秋节期间应用于鲜肉月饼中。“人造肉”月饼仿制老上海鲜肉月饼,原材料为大豆蛋白和碗豆蛋白,零胆固醇,中秋或许就能吃上。
“人造肉”产生背景:1、地球资源消耗越来越大
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全国人口将达到97亿,如果仍然延续现在的肉制品消费习惯,地球资源将无法承载。目前牛肉和猪肉的能效产出比分别是40:1和25:1,也就是说,每产生1卡路里热量的牛肉需要消耗40卡路里的热量。对于植物肉而言,这个比例仅为2:1.植物肉生产效率非常高,会极大减少土地、饲料和水的消耗。
2、吃肉破坏生态环境
养殖业直接和间接占用了更多的耕地,增加了二氧化碳排放。地球一般的土地被用于畜牧业,而仅仅是养牛业,就贡献了所有人类活动产生的甲烷的四分之一。甲烷是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对环境的杀伤力是二氧化碳的30倍!到2050年,联合国农粮组织统计,到时候的人均肉类食用量比现在还要增加75%。这个数字也意味着,将来人们想要吃肉要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大。
3、寻找更健康的蛋白质来源
“人造肉”目前已逐渐投入市场:如今在国外“人造肉”已有一定接受度,8月8日汉堡王正式推出“人造肉”汉堡,售价5.59美元约40元人民币,比普通牛肉煲贵1美元。国内,8月份,在深圳一个健身爱好者聚会上,中国第一代“人造肉”产品——“人造牛肉”汉堡推上餐桌供人品尝。而在9月份,国产首款“人造肉”会正式面市,进入到消费者的视野里。
另外,starfield第一代“人造肉”产品也将于9月初开始市场投放。在starfield旗下4家深圳和香港的素食餐厅里,消费者可以花28元购买“人造牛肉”汉堡!
未来,“人造肉”将会在国人的餐桌上占据一席之地,你对“人造肉”食品的看法是怎样呢?会选择吃“人造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