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大国农业如今诡异莫明

2023-11-13 14:01:14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农业领域现在的情况的非常诡异,我将几组相关数据列举一下:
1,大豆的进口量显著下跌,1-5月进口量3175万吨,较去年同期的3617万吨,同比降幅12.2%。要知道大豆是我国进口规模最大的农作物,是最重要的榨油及饲料生产的原料,年进口量一般都维持1亿吨左右,大豆恨不得算是维持我国全体国民热量供应的根基了。现在这样突然出现显著下降的情况,你要说是国内对大豆的需求下降了的话,似乎怎么看都无法成立,毕竟近14亿张嘴始终都在这里,去年跟今年的饮食习惯也不至于突然之间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诡异的是:国内与大豆有关的各种原料产品的价格也同时丧失了增长性,比如豆粕的价格目前维持在2800左右,较去年同期的3100,同样也是下降了10%左右。表面上看起来,今年以来我国的食品需求确实呈现显著的萎缩趋势了。
2,老蛮胡扯什么我国自身的农业生产也继续维持萎缩趋势,抛荒现象应该还在继续。这完全就是扯淡,他拿农药的使用量来胡乱猜测农业现状,完全不去农村走走看看,不实地考察,张嘴就胡扯。
1-5月份的农药产量86.6万吨,同比去年同期的110.9万吨,降幅21.9%。不知道这个数据是否准确,姑且信之,他说农药产量的剧烈下降,只能是农业耕种面积缩小的缘故。
其实他不知道,农药产量的下降另一个原因,因为农药确实是越来越厉害了,以前我们这里的种田大户,几乎农药不停,这几年,奇怪了,不怎么需要打农药的,只能说明药效太好,害虫都被杀光了。
而除草剂的使用,田间的野草还没长出来,就都被一扫而光,让那些害虫也没有了藏身之地,其实不要说藏身了,连繁殖后代都来不及就挂了。
现在农村里的鸟儿很多,有些鸟儿都开始不吃虫子,专门吃蔬菜,水果。我家屋后的樱桃树结的樱桃还没成熟,还是绿色的,就被鸟儿一扫而光,玉米、花生等农作物种到地里,你前脚刚走,后脚鸟儿就来了,你种多少,它吃多少。桃子也一样,天天要拿棍子赶鸟,赶都赶不走,只能套袋子。这些鸟儿没有天敌,一飞一大片,黑压压的,害虫被杀死,它们却成了更厉害的害虫。
而抛荒之说更是扯淡,今年,各地还对荒地进行整治,挖掘机多厉害,随便在山边上挖挖,一块地就出来了。
另外,小型拖拉机今年1-5月份的产量13.4万台,同比去年同期的20.2万台,降幅33.7%。这种数据,也并不意味着农业机械化、集约化生产的全面停滞。而是,农用拖拉机不是一次性筷子,使用寿命并不是一年两年,保养的好,可以使用很多年。产量和销量下降,是市场饱和的反应。
就像汽车一样,虽然都喜欢装逼,有的还贷款买车,但是汽车这个东西,也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可以使用很多年,当大家都买了车,产量和销量自然也就会下降。
3、然而,在上面这种食品的进口端与生产端出现萎缩趋势的同时,在食品终端消费领域,却出现了显著的价格提升迹象。今年5月份,食品类价格消费指数相对于去年同期的涨幅达到了7.7%,一般而言4%的涨幅已经可以算通胀了,现在这个价格涨幅真是让人目瞪口呆。涨幅最大的四类食品依次分别是:水果类价格涨幅26.7%;肉类价格涨幅12.5%;鲜菜类价格涨幅11.3%;蛋类价格涨幅8.7%。餐桌上与日常的常用食品,全都处于剧烈的价格上涨之中。
5月食品cpi同比上涨7.7%,较前值高出1.6%,环比上涨0.2%。5月食品价格同比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来源于鲜果价格上涨,其中冬储水果受去年冬天以来的极端天气影响,产量、供应不足,而时令水果仍未大量上市,青黄不接推升了水果价格,造成鲜果cpi环比上涨10.10%,对cpi同比的提振较上月上升0.26%。
这就非常诡异了。前面两项数据,似乎昭显我大中国的食品终端需求出现了显著萎缩,但是在第三项剧烈上涨的食品价格数据面前,这种解释根本就站不住脚。老百姓为了维持生存,开始花更多的钱,情愿承受更高的价钱。倘若真是食品需求端萎缩带来的食品进口与生产同时萎缩,那么,食品价格是绝对不会上涨的,即便没有暴跌,无论如何也应该是持平,这才是符合市场规律的。
要知道我大中国的农民在今时今日其实也是做不到自给自足的,总是要买肉蛋油之类的,食品价格上涨,对收入最低的农民群体的冲击力度,是非常大的。至于写字楼民工群体,也都是没啥积蓄的月光族,食品价格上涨的冲击,他们可能是承受不住的。现在明明一方面食品供应在萎缩,进口端与生产端都在萎缩,而另一方面,消费端却陷入了明显的通胀,这种事真是缺乏逻辑,不知道怎么解释。
4.他又说什么涨价,水果类价格涨幅26.7%;肉类价格涨幅12.5%;鲜菜类价格涨幅11.3%;蛋类价格涨幅8.7%。你回顾往年看看,哪年的商品不涨价,房价一夜涨一倍,你都没吓死,现在吓死了。
真是怪事。难道只许房价涨,农产品的价格就不能涨,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民的收入也就相应的提高,没问题啊。
其实涨价是好事,农民也希望自己种的农产品卖更多的钱。
压住房价,让其他的商品价格涨起来,从而抵消高房价的危害,也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老蛮的一些数据,东搬西抄,七拼八凑,没有实际实践,完全就是理论上的空想,也只能吓倒那些整天窝在城市阁楼里的人,任何一个有点思维能力的农民,都是不会相信的。
如果一定要解释的话,那我只能给出这样一个很不确定的答案:所谓共克时艰,所谓不惜一切代价,而现在这种诡异的局面,可能就是我们真正所要面临的艰难,所要付出的代价了。
那么大家怎么看呢?
来源:农业大实话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