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蔬菜农技:黄瓜种植生产中病毒病的发病症状、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

2023-11-12 7:54:16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近年来,设施黄瓜病毒病的发生有所抬头,原本不作为重点病害,但是近几年黄瓜病毒病发生较重。这与设施栽培种传和生态防治不足有很大的关系。在设施栽培中,防治传毒媒介仍是防治病毒病的重中之重。
文章来源:农技能手
【典型症状】黄瓜病毒病的感病症状有花叶、黄化、畸形等多种。生产中常见的主要有花叶。出现病症时,叶片叶脉稍透明、叶色深浅不形成斑驳花叶,植株有明显畸形或矮化。重症时叶片凹凸不平,皱缩畸形,植株生长缓慢,严重矮化。幼瓜感病瓜面有四凸不平的凸起,生成没有商品意义的畸形瓜,非常疑似黑星病病瓜。
【疑似症状】在现实生产中我们会遇到非常多的类似病毒病的药害症状,也是菜农经常误诊,乱用衣药造成的。
(1)“疱疹病斑”,常误诊为病毒病。在区别此类病症时首先查看上部枝叶与下部叶片是否一致,整个植株长势是否与周围植株相同,没有矮化现象。病毒病的发生是零星单棵,不会成片。而此病症则是接近中下位置,局部发生四凸不平的疱状病斑,应该是细菌引起的疱斑病。(2)黄瓜表面无四凸,但畸形,瓜面有深有浅,病瓜上有大小不一带有褐色的凹陷病斑。观察叶片虽然有畸形穿孔,但没有斑驳花叶,应该是黑星病所致。(3)幼瓜畸形,不伸长,球形,俗称瓜佬。颜色正常,植株没有异常,有使用増瓜灵和唑类杀菌剂史,应是使用抑制生长类药剂的副作用所致。【发病原因】病毒是不能在病残体上越冬的,其只能靠冬季尚还种植在棚室里的蔬菜、棚内存活的多年生杂草、蔬菜种株做寄主存活越冬。来年在存活寄主上依靠虫传和接触及伤口传播,通过整枝打权等农事活动传染。蚜虫取食传播,是病害发展蔓延的主要渠道。高温干旱适合病毒病发生,有利于蚜虫繁殖和传毒。管理粗放,田间杂草丛生和紧邻十字花科留种田的地块发病重。铲除传毒媒介是防治病毒病关键中的关键。
【救治方法】
1、生态防治
(1)彻底铲除田间杂草和周围越冬存活的蔬菜老根,尽量远离十字花科制种田。越冬蔬菜棚室,换茬时要彻底拔清棚内所有生长中的其他蔬菜和杂草,切断蚜虫的食源(最好药剂熏棚),一周后再定植下茬作物。
(2)引进选用较抗病或耐病品种、如金胚系列、津优系列等;
(3)增施有机肥,培育大龄苗、粗壮苗,加强中耕,及时灭蚜,增强植株本身的抗病毒能力。
(4)利用蚜虫的驱避作用,设置防蚜黄板。
(5)秋延后种植除要适当晚播避开蚜虫迁飞时机外,最好在育苗时加护防虫网,采用两网一膜(即防虫网、遮阳网、棚膜)来降低棚温和斯虫、白粉虱、蓟马的为害,加防虫网是设施蔬菜棚室最有效阻断传毒媒介的措施。没有条件的可采用小规模育苗的小拱棚防虫网,利用蚜虫驱避性可采用银灰膜避蚜。
2、药剂防治
(1)种子处理:用10%磷酸三钠浸种30分钟,清水冲洗催芽播种。
(2)根部施药法:黄瓜病毒病综合防控技术已经纳入黄瓜整体解决方案中,四灌三喷法见第七部分黄瓜整体方案。
(3)灌根:用强内吸剂25%噻虫嗪可分散粒剂2000倍液、70%噻虫嗪悬浮剂300倍液灌淋或淋根进行一次性防治,持效期可长达25~30天,把蚜虫防控在初期总数量相对较低的时期。方法是在移栽前2~3天,用25%噻虫嗪可分散粒剂1500~2500倍液(或1喷雾器水加6~8克药),或70%噻虫嗪悬浮剂3000倍液喷淋幼苗。使药液除喷叶片以外还要渗透到土壤中,平均每亩地用药50毫升。
(4)喷药:可选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10%吡虫咻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0%抗虱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剂1500倍液灭蚜。病毒病早期可选用20%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0%病毒唑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5%植病灵乳油1000倍液或30%吗啉胍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等进行喷施,有一定的缓解抑制作用。
综上为黄瓜病毒病从症状、原因以及防治方法详细分析整理,希望种植黄瓜的菜农朋友可以参考。同时一并为菜农朋友附上《黄瓜肥害的诊断与救治方法》内容链接:蔬菜农技:黄瓜肥害的诊断与救治方法介绍
【原创实践内容分享,请点击右上角关注“农技能手”】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